說到碟頭飯, 沒吃過的人估計很少, 一邊是菜一邊是飯, 再澆上一勺汁, 點擊率最高的前3名總是離不開豬扒、雞扒、番茄牛肉, 給人印象永遠都是一餐十來塊錢就能搞掂的, 但其實它一樣有很多花式可玩, 甚至連異國風情都可以“插一腳”, 你沒想到吧?
日式咖喱飯
做得有水準的日本咖喱飯首推開在天河的紅燈籠。 這裡的日式咖喱飯上桌就可嗅到甘香味;舀一勺起來, 不會稀溜溜地、水一樣飛快往下滴, 而是會有少許掛勺, 慢慢落下, 濃稠適度;而且入口夠香夠甜。 它是用日本咖喱膽+雞湯+牛肉+洋蔥+三花淡奶做成,
咖喱豬扒飯(45元)米飯是用秋田小町米, 夠煙韌, 豬扒酥化有肉味, 汁底甜甜的, 滿是洋蔥香, 夠滑口。
印式碟飯
在花城大道的印度之約餐廳可以吃到“印度碟頭飯”, 其實這是一個taste menu的印式套餐, 食客可以自由選擇6款菜式搭配成一個套餐, 可選擇的菜式如雞肉Tikka Masala, 入口酸辣, 滑溜濃味, 雞肉燒烤後再用咖喱煮過, 特入味;特色羊肉咖喱, 辣度比雞肉的溫和;芝士球咖喱, 濃稠滿帶腰果香, 是典型的東印度菜;菠菜汁扁豆泥, 印度人愛吃扁豆,
TastingTHalli印式套餐(65元)是用手吃的哦。
尼泊爾素菜餐
尼泊爾碟頭飯是用黃銅大碟子盛著上的, 不過裡面的菜式就各自用小小黃銅盞分開, 白飯直接擱在銅盤上, 而且還會配一份薄餅, 南亞人吃飯是離不開麵食的。 麓境路上金瑞麟餐廳就有得吃, 一個套餐才二、三十元左右, 印度和尼泊爾式的都有。 吃的時候如果想更有氣氛, 記得用手抓飯吃, 尼泊爾人都習慣這樣。
尼泊爾素菜套餐(35元)包括了炸薄餅、籽丁香飯、炸蠶豆湯、特製優酪乳、薄脆餅、雜菜沙律、蔬菜、醃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