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 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 鬱悶不樂等情況均能偶然發生, 好發於唇、頰, 舌緣等, 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現, 但在角化完全的附著齦, 硬齶則少見。 年齡不拘, 發病年齡估計在10~20歲之間, 女性較多。 一年四季均能發生, 潰瘍有自限性, 能在10天左右自愈。 若口瘡經常發生或此起彼伏稱復發性口瘡。 其病損呈潰瘍性損害, 潰瘍具有週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
口腔潰瘍症狀就是口腔粘膜破裂, 露出下面敏感的組織。 所有的口腔潰瘍在外觀上差不多都是一個樣子的。
鑒別診斷
1、以潰瘍癒合時間來區分
良性口腔潰瘍一般數天至數周可以癒合, 而惡性口腔潰瘍則呈進行性發展, 數月甚至年餘不癒合。
2、可以形態區分
良性口腔潰瘍一般形態比較規則, 圓、橢圓或呈線條形, 邊緣整齊, 清楚, 與周圍組織分界清, 凹陷的基底部較平滑, 摸上去柔軟, 疼痛明顯。 而惡性口腔潰瘍形態多不規則, 邊界不清, 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
3、可以病程規律區分
良性口腔潰瘍常常反復發生, 有自限性, 惡性口腔潰瘍卻無復發史, 一旦發病, 就遲遲不癒合。
4、可以全身情況區別
良性口腔潰瘍全身症狀少見, 頸部淋巴結不腫大或雖腫大但不硬不粘連。 惡性口腔潰瘍則相反, 有的甚至有惡病質。 最後可根據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作出判斷。 良性口腔潰瘍一般用消炎防腐類藥物後效果明顯, 癒合加快, 而惡性口腔潰瘍則常常對藥物“不理不睬”, 療效不明顯。
口腔潰瘍的危害
1、機體免疫
口腔潰瘍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 更嚴重的是長期的反復發作將直接影響患者整個機體的免疫功能。
2、內分泌失調
口腔潰瘍引起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 出現發熱、頭痛、頭暈、噁心、無力、視力減退、眼球痛、飛蚊症、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3、病變風險
口腔潰瘍長期久治不愈, 極有可能大致口腔癌, 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4、臟器惡變
口腔潰瘍也可引發肌膚關節及內臟器官和多發性潰瘍、復發性色素膜病變等全身症狀, 甚至造成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