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從中醫角度講解小兒麻痹後遺症

小兒麻痹後遺症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的骨科疾病, 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那到底什麼是小兒麻痹後遺症呢?下面就從中醫角度為大家講講小兒麻痹後遺症。

中醫關於小兒麻痹後遺症的闡述如下:

小兒麻痹後遺症, 西醫病名。 屬中醫痿證、痿躄的範圍。 小兒麻痹後遺症多由風濕熱之邪內竄經絡所致, 不同于一般溫邪襲肺或暑濕壅阻腸胃。 小兒麻痹後遺症的臨床表現早期類似感冒, 如發熱、嘔吐、腹瀉等。 發生麻痹前期多有面赤, 咽紅, 出汗, 全身肌肉疼痛拘急, 四肢顫震等。

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時宜通利濕熱,

祛風通絡。 若病毒深入, 可見嗜睡, 昏迷, 抽搦, 項強或喘促, 吞咽困難等症。 治宜熄風鎮靜, 或定喘降逆。 小兒麻痹後遺症進入麻痹期, 癱瘓可發於身體各部, 常見於四肢, 尤以下肢為多見。 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時宜疏風通絡, 調和氣血, 用獨活寄生東加減。 如面部癱瘓, 用牽正散加減或針刺頰車、地倉、合穀。 若此期未能恢復, 日久可致肌肉萎縮, 關節變形等, 即為小兒麻痹後遺症, 治宜補益肝腎, 溫通絡脈, 用虎潛丸、活絡丹或金剛丸等。 並積極配合針灸、按摩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 上肢癱瘓取肩髃、肩髎、曲池、大椎;下肢癱瘓取足三裡、解溪、環跳、風市、陽陵泉;腹肌癱瘓, 取中脘、梁門、氣海;頸肌癱瘓, 取天柱、天鼎、天容。

以上就是從中醫角度講解的小兒麻痹後遺症的相關知識,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關於小兒麻痹後遺症的疑問可以諮詢我們的線上專家, 他們將為大家詳細解答。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