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甲亢的中醫證治分類

中醫稱甲亢為癭病, 又稱為癭、癭 氣、癭囊等, 主要是指頸前喉結兩側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疾病。 中醫認為癭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和飲食失節, 但也與體質因素有關係。

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 中醫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1.痰氣凝結

主證:頸前腫大, 可摸到結塊, 質地不硬, 光滑, 咽梗胸悶, 情志不舒則病情加重, 苔薄白, 脈弦。

治法:舒肝理氣, 化痰消癭 。

2.痰結血瘀

主證:頸部腫大日久不消, 按之較硬或有結節, 腫塊隨咽喉處吞咽動作而上下;病情重者, 腫塊可迅速增大, 質地較硬, 表面高低不平, 邊緣不清,

苔薄白或白膩, 脈弦滑。

治法:化痰軟堅, 活血消瘦。

3.肝火旺盛

主證:頸脖粗腫, 多無結節, 觸之柔軟光滑, 隨吞咽動作而活動, 面紅, 目赤, 口苦, 怕怕熱, 多汗, 性情急躁易怒, 突眼, 指尖顫抖, 舌紅苔黃, 脈弦數。

治法:清泄肝火, 平肝消癭 。

4.心肝陰虛

主證:頸前輕度或中度腫大, 質軟光滑, 心悸不寧, 怕熱多汗, 眼突而幹, 消瘦乏力, 手指顫抖, 女子月經量少或閉經, 男子陽痿, 舌質紅, 脈弦細。

治法:養心清肝, 柔肝寧心。

5.陰虛風動

主證:癭腫或大或小, 眼球突出, 咽幹, 急躁易怒, 手顫, 嚴重者猝然暈倒, 手足抽搐, 暈眩, 舌紅無苔, 脈弦細數。

治法:滋陰養血, 柔肝息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