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在幼稚園為什麼愛討好老師?

一些“准專家型”的家長認為, 幼兒在幼稚園裡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討好”行為, 一方面是其受社會影響的結果, 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體現。

這是一個自然的現實, 家長們大可不必緊張。

有著一線幼教實踐經驗的專家認為, 幼兒行為過早“社會化”, 大背景是社會環境, 關鍵因素在於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 這種社會化的行為對幼兒的成長有著諸多不利:

一是不利於幼兒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過早讓孩子接觸社會行為, 會讓孩子的人生觀過早染上“金錢至上”的色彩, 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是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正常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幼兒交往的過早“社會化”, 無助于引導孩子學習掌握正確的社會交往能力。 過於功利化的社會交往, 有其客觀存在的一面, 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負面作用可能更大, 不對孩子的“功利”交往方式進行及時糾正, 將不利於其成長。

如何引導幼兒有學習交往走上一個正途, 專家認為, 應該多方面下手, 以期起到根本的引導作用:

家長首先要以身做則, 在家庭教育中正確引導孩子的言行。 的確, 幼兒在幼稚園的“行賄討好”行為有社會影響因素的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 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著更為關鍵的推波助瀾作用, 一些家長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以社會陰暗的一面說事,

或者在日常家庭行為中毫不忌諱地進行“厚黑”行為, 這也直接影響了幼兒的行為判斷標準。

因而, 家長日常的生活中, 一方面要規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現, 另一方面則更要以正確的言行來教育孩子, 幫助孩子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社會交往意識。

其次, 要注重家園共育的作用, 如發現幼兒“功利”交往行為有強化的趨勢, 家長一定要注意和老師相互配合, 要注重幼稚園正規教育。 有的時候, 老師的教育比家長的苦口婆心的說教更為有效。 只有家園共同下功夫, 才能幫助幼兒樹立科學的人生觀與社會交往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