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貼壓是在耳穴表面貼敷顆粒等, 刺激耳廓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有研究者發現採用耳穴貼壓貼法可改善外傷性癲癇患者病情。
取穴:主穴取癲癇點、腦幹、皮質下、腦、神門、枕、肝、腎, 根據辨證分型取枕小神經點、耳顳神經點等配穴。 腦幹為鎮驚要穴。 皮質下、腦, 可調節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功能, 有醒腦寧神作用。 神門、枕, 鎮靜, 安神。 肝、腎, 本病為肝腎不足, 風動痰湧, 陰陽逆亂, 痰阻清竅所致, 取肝腎, 以滋水涵木, 清瀉風痰, 開竅蘇厥。 枕小神經點、耳顳神經刺激性點, 有通經活絡醒腦開竅的作用。
操作方法:治療時用探棒進行耳穴探查, 找出陽性反應點, 以酒精棉球輕擦消毒, 左手手指托持耳廓, 右手用鑷子夾取割好的方塊膠布, 中心粘上準備好的藥豆, 對準穴位緊貼壓其上, 並輕輕揉按1~2分鐘。 每次以貼壓5~7穴為宜, 每日按壓3~5次, 隔1~3天換1次, 兩組穴位交替貼壓。 兩耳交替或同時貼。
中醫辨證:耳為百脈、氣血彙集之處, 與經絡及臟腑密切相關。 現代生物全息說也證明了人體的任何一個獨立的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資訊, 都是整體結構與功能資訊的縮影。 耳穴可通過經絡的傳導反作用于諸內臟, 進行治療, 這也從耳穴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故直接刺激全息部位上的對應穴位, 可緩解主體對應部位的疼痛。 而且在留置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