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毒傷津型丹毒
治療方法:國老膏、黃連消毒飲。 證候表現:丹毒發如湯火傷,細癗赤暈渴非常。(注)此證生於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癗無數,赤暈延開,發時其渴非常。 病因病機:丹石剛劑致此證。(注)由素服丹石剛劑所致。 ...
2017-03-04 -
毒氣入裡型丹毒
治療方法:紫雪散。 病因病機:毒氣入裡 證候表現:腹脹堅硬不乳者 處方:紫雪散下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毒氣入裡,腹脹堅硬不乳者,紫雪散下之。
2017-03-04 -
血熱受風型丹毒
證候表現:如色赤而幹,發熱作癢,形如雲片者 病因病機:屬血分有火而受風也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原文:如色赤而幹,發熱作癢,形如雲片者,即名赤遊丹,屬血分有...
2017-03-04 -
肺胃熱鬱型丹毒
治療方法:升麻葛根湯。 證候表現: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 處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2017-03-04 -
痰食蘊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宜一撚金服之;丹毒仍作者,宜犀角散。 證候表現:初發形若赤遊丹,若唇焦便秘者。 方用:宜一撚金服之;丹毒仍作者,宜犀角散 處方:一撚金。 處方:犀角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四(卷)·...
2017-03-04 -
肝脾生風型丹毒
治療方法:急向赤腫周圍,砭出紫黑血,以瘦牛肉片貼之(羊肉片亦可),其毒即可減半。化斑解毒湯、雙解貴金丸。 病因病機:丹毒肝脾熱極生,嘔噦昏脹毒內攻。(注)此證由肝、脾二經,熱極生風所致。 證候表現...
2017-03-04 -
肝肺濕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防己散。 證候表現:遍身起皰,遇水濕摶之,透露黃色,恍如有水在皮中,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者,多生腿膝。 病因病機:屬肝肺有熱而夾濕也 處方:宜防己散主之。 出...
2017-03-04 -
脾肺濕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防己散。 證候表現:如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者,多生腿膝。 病因病機:屬脾肺有熱而夾濕也 處方:宜防己散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
2017-03-04 -
寒鬱火毒型丹毒
治療方法:烏藥順氣散。 證候表現:亦有起白斑,無熱無痛,遊走不定者 病因病機:由火毒未發,肌膚外受寒鬱 處方:宜服烏藥順氣散,外用薑擦。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2017-03-04 -
毒熱蘊積型丹毒
治療方法:五福化毒丹。 證候表現:若煩躁、唇焦、面赤者 處方:宜服五福化毒丹。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六(卷)·嬰兒部(篇) 原文:若煩躁、唇焦、面赤者,宜服五福化毒丹;
2017-03-04 -
丹毒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風熱毒蘊發於頭面部,皮膚掀紅灼熱,腫脹疼痛,甚至發生水皰,眼胞腫脹難睜;伴惡寒發熱,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風熱毒邪犯上,與血分熱邪蘊結,鬱阻肌膚,故見頭面部皮膚掀...
2017-03-04 -
足底疔病證簡介
足底生疔,初起如小瘡或小泡,根腳堅硬,四圍腫,或疼痛,或麻木,令人憎寒,頭痛發熱,或嘔吐噁心,煩躁悶亂。此由肥甘過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蘊結而成。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此之謂也。凡患此者,多有...
2017-03-04 -
紅蝴蝶瘡的病因簡介
紅蝴蝶瘡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15—40歲女性。臨床常見類型為盤狀紅蝴蝶瘡和系統性紅蝴蝶瘡。其特點是盤狀紅蝴蝶瘡好發於面頰部,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害,多為慢性局限性;系統性紅蝴...
2017-03-04 -
五子棋入門 五子棋棋具與棋型簡介
五子棋遊戲因其簡單易上手深得人們的喜歡,五子棋雖然看似簡單,但是想要真正成為一個五子棋高手也是不容易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五子棋技巧,以及五子棋入門知識,一起看看吧。 五子棋入門 一、...
2016-01-01 -
橋牌叫牌 三種常見橋牌叫法簡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橋牌呢,橋牌是撲克的一種玩法,大家知道知道橋牌規則是什麼嗎?知道橋牌叫牌是什麼意思嗎?今天小編就給介紹一下橋牌的入門知識,三種橋牌基本叫法的介紹。 橋牌叫牌 布萊克伍德...
2016-01-01 -
螻蛄癤病證簡介
螻蛄癤:病名。指皮膚所生癤瘡如螻蛄竄穴狀者。常見頭皮瘡瘍之一。見《外科大成》卷三。亦名曲蟮拱頭、螻蛄竄穴。該病因暑熱生癤失治所致。多發于小兒頭皮。症見初起為毛囊性丘疹,逐漸增大如黃豆至梅李大小之癤...
2017-03-04 -
少腹疽病證簡介
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臍下二寸,關元在臍下三寸,皆屬任脈經。此三穴或一穴發腫,即為少腹疽。高腫紅活,疼痛牽背,易潰稠膿者易治;若漫腫堅硬,綿潰腐爛,膿稀如水者難治。凡遇此證初起,急用艾灸腫頂,...
2017-03-04 -
膿窩瘡簡介與診斷
膿窩瘡又稱“膿窠瘡”。一種易於接觸傳染的化膿性皮膚病,癒合較慢,愈後留有瘢痕。本病西醫稱之為深膿皰瘡。此症可因肺熱脾濕蒸郁而成,也可由於濕疹、痱子等經搔抓破皮而染毒所致,多見於兒童。多發於頭面,手...
2017-03-04 -
狐惑病病證簡介
狐惑病是一種與肝脾腎濕熱內蘊有關的口、眼、肛(或外☆禁☆陰)潰爛,並有神志反應的綜合征,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白塞氏綜合征。狐惑病首載于《金匱要略·百合病狐惑陰陽毒篇》:“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
2017-03-04 -
小產的病因簡介
小產亦名半生、半產、失胎、傷娠、草產、損娠。指婦人懷孕三月以上,由於氣血虛弱,腎虛,血熱及外傷等原因損及沖任,導致沖任不固,不能攝血養胎;或毒藥傷胎,以致未足月而產。 病因 一、中醫認為由於氣血虛...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