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火蘊毒型丹毒
症狀:發於新生兒,多見於臀部,局部紅腫灼痛,可呈遊走性,並有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噁心嘔吐。 治則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千金要方》)加減。水牛角、地黃、赤芍、牡丹皮、黃柏、茯苓。
2017-03-04 -
風熱毒蘊型丹毒
症狀:發於頭面部,皮膚焮紅灼熱、腫脹疼痛、水皰,眼胞腫脹難睜;惡寒,發熱,頭疼;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東垣十書》)加減。黃芩、黃連、陳皮、甘草、...
2017-03-04 -
熱毒襲表型丹毒
治療方法:犀角地黃湯。 證候表現:初起身發寒熱,口渴舌幹,脈洪數,頭面焮赤有暈 處方:治以犀角地黃湯,或羚羊、地丁、銀花、黃芩、山梔、石斛、元參、丹皮、知母、連翹之屬。 出處:《瘍科心得集》·卷上...
2017-03-04 -
火毒傷津型丹毒
治療方法:國老膏、黃連消毒飲。 證候表現:丹毒發如湯火傷,細癗赤暈渴非常。(注)此證生於背,形如湯火所傷,細癗無數,赤暈延開,發時其渴非常。 病因病機:丹石剛劑致此證。(注)由素服丹石剛劑所致。 ...
2017-03-04 -
毒氣入裡型丹毒
治療方法:紫雪散。 病因病機:毒氣入裡 證候表現:腹脹堅硬不乳者 處方:紫雪散下之。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毒氣入裡,腹脹堅硬不乳者,紫雪散下之。
2017-03-04 -
血熱受風型丹毒
證候表現:如色赤而幹,發熱作癢,形如雲片者 病因病機:屬血分有火而受風也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原文:如色赤而幹,發熱作癢,形如雲片者,即名赤遊丹,屬血分有...
2017-03-04 -
肺胃熱鬱型丹毒
治療方法:升麻葛根湯。 證候表現: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 處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2017-03-04 -
痰食蘊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宜一撚金服之;丹毒仍作者,宜犀角散。 證候表現:初發形若赤遊丹,若唇焦便秘者。 方用:宜一撚金服之;丹毒仍作者,宜犀角散 處方:一撚金。 處方:犀角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四(卷)·...
2017-03-04 -
肝脾生風型丹毒
治療方法:急向赤腫周圍,砭出紫黑血,以瘦牛肉片貼之(羊肉片亦可),其毒即可減半。化斑解毒湯、雙解貴金丸。 病因病機:丹毒肝脾熱極生,嘔噦昏脹毒內攻。(注)此證由肝、脾二經,熱極生風所致。 證候表現...
2017-03-04 -
肝肺濕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防己散。 證候表現:遍身起皰,遇水濕摶之,透露黃色,恍如有水在皮中,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者,多生腿膝。 病因病機:屬肝肺有熱而夾濕也 處方:宜防己散主之。 出...
2017-03-04 -
脾肺濕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防己散。 證候表現:如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者,多生腿膝。 病因病機:屬脾肺有熱而夾濕也 處方:宜防己散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
2017-03-04 -
寒鬱火毒型丹毒
治療方法:烏藥順氣散。 證候表現:亦有起白斑,無熱無痛,遊走不定者 病因病機:由火毒未發,肌膚外受寒鬱 處方:宜服烏藥順氣散,外用薑擦。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中)(篇...
2017-03-04 -
毒熱蘊積型丹毒
治療方法:五福化毒丹。 證候表現:若煩躁、唇焦、面赤者 處方:宜服五福化毒丹。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六(卷)·嬰兒部(篇) 原文:若煩躁、唇焦、面赤者,宜服五福化毒丹;
2017-03-04 -
丹毒的辨證論治與預防
一、內治法 1、風熱毒蘊發於頭面部,皮膚掀紅灼熱,腫脹疼痛,甚至發生水皰,眼胞腫脹難睜;伴惡寒發熱,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風熱毒邪犯上,與血分熱邪蘊結,鬱阻肌膚,故見頭面部皮膚掀...
2017-03-04 -
布氏桿菌病的飲食注意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又稱瑪律他熱或波狀熱。牛、羊和豬是主要傳染源,母畜感染後可引起流產,人因接觸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乳製品而感染。潛伏期1~3周,臨床特點是緩慢...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的預防及預後
預防包括隔離病人、治療病畜。加快畜產品的衛生監督。做好個人防護和職業人群防護。對有可能感染本病的易感者進行菌苗預防接種。家畜亦可進行菌苗免疫。目前國外已進行DNA疫苗研究。預後,本病一般預後良好。大...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急性期症狀體征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又稱瑪律他熱或波狀熱。牛、羊和豬是主要傳染源,母畜感染後可引起流產,人因接觸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乳製品而感染。潛伏期1~3周,臨床特點是緩慢起病...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有哪些症狀及併發症
症狀在細菌感染後5天到數月出現,通常為2周。特別在疾病早期階段變動較大。起病以寒顫和發熱、嚴重頭痛、身痛、感覺不適,偶然有腹瀉而突然發病。亦可以輕微不適感、肌痛、頭痛、項背部疼痛等症狀而隱匿起病。如...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該如何預防
布氏桿菌病又稱被波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睾丸炎、肝脾腫大等。病菌為革蘭陰性短小球桿菌,按生化和血清學反應分為瑪律他布魯菌(羊型)、流產布魯菌(...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的鑒別診斷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又稱瑪律他熱或波狀熱。牛、羊和豬是主要傳染源,母畜感染後可引起流產,人因接觸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乳製品而感染。潛伏期1~3周,臨床特點是緩慢起病...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