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頜面部放線菌病?
放線菌病(actinomycosis)是一種慢性特異性炎症,面頸部是放線菌病的好發部位之一,亦可累及涎腺,但比較少見。由放線菌引起的慢性化膿性疾病。病變好發於面頸部及胸腹部,以向周圍組織擴展形成瘺管...
2017-03-06 -
頜面部放線菌病可以併發哪些疾病?
沿結締組織間隙向四周蔓延。偶爾也可發生血道播散。本病可遷延數月至數年,久病後,常使頜骨受累,引起骨髓炎。上頜骨的病變,可進一步擴展到眼眶、顱骨及腦膜。下頜骨的病變,可形成腮腺瘺管或向下蔓延到頸部及胸...
2017-03-06 -
頜面部放線菌病該如何治療?
以抗生素為主。如有膿腫形成,應手術切開排膿,可收到控制炎症的效果。 一.藥物療法 抗生素及磺胺藥對放線菌病都有明顯療效。 1.一般應用大劑量青黴素G治療,每日200萬U以上,肌注或加普魯卡因局部...
2017-03-06 -
頜面部放線菌病的病理改變
放線菌病侵入組織後,可引起組織壞死及形成膿腫,其中有放線菌顆粒(actinomy cotis granules)或稱為“硫磺顆粒”(sulphur granules),由菌體和菌絲組成,色淡黃,直徑...
2017-03-06 -
頜面部放線菌病的病因學
發生在人體最常見的病原菌是以色裂放線菌(actinomyces israeli),此菌為厭氧、革蘭氏染色陽性、非抗酸性的。很多人口腔內有此菌存在,由於炎症可引起組織缺氧和抵抗力降低,有利於放線菌生長...
2017-03-06 -
頜面部放線菌病鑒別診斷
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細菌學檢查。如果早期臨床不能確診,必要時可做活體組織檢查。 放線菌侵入組織後,可引起組織壞死及形成膿腫,其中有放線菌顆粒(actinomy cotis granules)或稱為“硫...
2017-03-06 -
頜面部放線菌病病因病理
發生在人體最常見的病原菌是以色裂放線菌(actinomyces israeli),此菌為厭氧、革蘭氏染色陽性、非抗酸性的。很多人口腔內有此菌存在,由於炎症可引起組織缺氧和抵抗力降低,有利於放線菌生長...
2017-03-06 -
丹毒至效散
【別名】至效散【處方】黃丹1兩,樸消1兩,赤小豆(兩頭齊者,為末)半合。【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小兒一切丹毒,及龍帶發作。【用法用量】井水調,以雞毛刷。【摘錄】《活幼口議》卷二十
2017-03-06 -
【腳氣不治可誘發丹毒 治療需避免5個誤區】
由於腳氣的高發性,使得很多患者認為“腳氣是再普通不過的小病了,對健康沒多大影響,無非就是腳癢的時候不舒服而已,擦點藥止止癢就好了”。其實這種觀念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即使是腳氣這種“小病”也會來帶大危...
2017-03-07 -
手足真菌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積極預防 再現健康 手足真菌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病人患有手癬或 足癬,搔抓後自身傳染;密切接觸家中的癬症病人可交叉感染;此外, 病人甲外傷、不良的衛生習慣、生理特點、健康狀況...
2015-12-11 -
皮膚癬菌病的偏方
癬菌病類似於真菌感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牛皮癬了。關於這個皮膚癬菌病其實頑強度是很強的,如果暫時治療好的話,不好好注意生活中的環境也是很容易導致復發的情況。利用一些偏方對於根治的情況是比較好的,但是...
2014-08-01 -
常挖鼻孔小心患丹毒
丹毒在中醫看來是濕熱之邪侵犯皮膚所致。高溫天氣裡空氣濕熱,特別容易發生皮膚癬菌的感染。丹毒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小腿、面部、頭皮和嬰兒的腹部等處,數日後,不再擴展而開始消退,體溫也逐漸下降,...
2015-08-05 -
足廯與丹毒有什麼區別
很足癬是足部常見病,其主要表現為紅斑角化過度,皮膚乾燥、脫屑,微癢,冬季裂口,夏天起泡。還有一種足癬臨床表現為腳趾間浸漬發白,糜爛並有流水狀,常發出難聞的味道,好多病人常常因此羞於脫鞋。奇癢難忍...
2012-06-15 -
類丹毒的偏方
類丹毒是一種急性的皮膚炎症,類丹毒是由於類丹毒桿菌所引起的,一般這種疾病在動物間流行著,但是人也可以被傳染到,類丹毒我們可以採用一些青黴素等西藥進行治療,也可以採用中醫的療法,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有...
2014-08-01 -
布氏桿菌病的概述
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又稱馬爾他熱或波狀熱。牛、羊和豬是主要傳染源,母畜感染後可引起流產 ,人因接觸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乳製品而感染。潛伏期1~3周,臨床特點是緩慢起病,長期發熱...
2017-03-08 -
丹毒的診斷要點
1.皮疹好發於小腿和面部,也可發生於其他部位。 2.發病急驟。常見有惡寒,發熱,疲倦乏力,頭痛骨楚,納呆,噁心、嘔吐等前驅症狀。 3.皮疹為略高於皮膚表面的紅斑,掀熱腫脹,色如塗丹,壓之褪色,放...
2017-03-08 -
丹毒的預防治療
〖預防治療〗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
2017-03-08 -
丹毒的臨床特點
丹毒(erysipelas)系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中醫稱為火丹、流火。 〖臨床特點〗 一、病因: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二、先驅症狀:畏寒、全身不適、高熱,39~40℃ ...
2017-03-08 -
骨放線菌病
病因 放線菌是絲狀黴菌,常呈放射狀排列,存在土壤中,種類較多,使人致病的是牛型放線菌。該菌革蘭染色陽性,有厭氧特性。在正常人的口腔中,齲齒及扁桃體隱窩中均可發現放線菌菌絲,其形態與致病菌相同。...
2015-09-18 -
丹毒
【丹毒】是一種急性的皮膚熱毒病症,以患部皮膚紅如塗丹,故名。又稱“流火”或“火丹”。多發於小腿或面部,患處皮膚大片紅腫,略高出皮面,差緣明顯,表面光滑發亮,觸之堅實,患部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伴有寒戰,...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