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常挖鼻孔小心患丹毒

丹毒在中醫看來是濕熱之邪侵犯皮膚所致。 高溫天氣裡空氣濕熱, 特別容易發生皮膚癬菌的感染。 丹毒可發生於任何部位, 常見於小腿、面部、頭皮和嬰兒的腹部等處, 數日後, 不再擴展而開始消退, 體溫也逐漸下降, 但是有些重病患者由於細菌的擴散及毒素的作用, 還可能出現腎炎、心肌炎等嚴重後果。

中醫對丹毒的四種療法

1、風熱火熾證

見於頭面、耳項、臂膊等處, 灼紅, 重則雙目合縫, 不能睜開。 伴見口渴引飲, 大便幹結, 舌紅, 苔薄黃, 脈滑數。 治以散風清熱解毒為主, 方以化斑解毒東加減。

2、濕熱火盛證

常發於下肢腿股、足背等處, 紅腫灼熱, 向上蔓延,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行走困難。 伴見納少, 渴不欲飲, 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治以清熱利濕解毒為法, 方以利水滲濕東加減。

3、肝經鬱火證

發於胸腹、腰背、脅肋、臍周等處, 紅腫, 向四周擴展, 舌紅, 苔薄黃, 脈弦數。 治以清肝利濕解熱為法, 方以柴胡清肝東加減。

4、毒熱入營證

重證者範圍較大, 可見神昏譫語, 躁動不安, 噁心嘔吐等諸逆證。 治以涼血解毒, 清心開竅, 方用清溫敗毒飲加減。 水煎服, 日1劑。 神昏譫語者, 加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或牛黃清心丸, 選用一種。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