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經辨證 陽明病證治
從中醫理論上分析,我們能夠給更加直觀的治療陽明病證,很多人對陽明病證不瞭解,其實,中醫辨證治療非常有效。中醫療法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研究證實,中醫辨證治療陽明病非常有效,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吧!...
2016-04-25 -
面癱病證有哪些常用經驗方?
在治療面神經炎的諸多方中,首推宋·楊亻炎《楊氏家藏方》之牽正散,本方由白附子、僵蠶、全蠍組成。方中白附子能入陽明,善治頭面之風痰,僵蠶能驅絡中之風,兼能化痰;全蠍祛風活絡,長於止掣。三藥合用,藥...
2017-03-06 -
奇經虧損,真元頹廢,絡氣虛滯會導致怎樣的病理機理
人體內真元乃人之根本,真元之氣乃正氣之根本,《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重症肌無力患者真元頹廢,絡氣虛滯勢必造成正氣不足,邪氣趁虛而入而致病。中醫的正氣包含人體正常的免...
2017-03-06 -
奇經虧損導致免疫系統疾病,現代醫學支援這種觀點嗎
現代醫學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種觀點,近年來關於經絡與免疫的關係的研究已經開展,但有關論述並不多,目前有人認為經絡實質是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循行的道路,是免疫系統調節傳輸管道,是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網路的重...
2017-03-06 -
對奇經在本病發病中的作用,古代醫家的論述
對奇經在本病發病中的作用,其實早在《內經》中已經提及,如《素問·痿證》中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于宗...
2017-03-06 -
奇經受損會出現怎樣的病理機制
首先奇經受損,八脈失養,氣血不能正常的滲灌,十二經脈的氣血受到影響,全身的氣血運行會出現逆亂無序的狀態。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血不能正常運行,則全身的肌肉筋骨失於濡潤和滋養而出現萎軟無力。氣屬陽,血...
2017-03-06 -
上焦病證 三焦辨證
很多人對三焦辨證並不瞭解,三焦辨證分為上焦病證、下焦病證、中焦病證三種,從中醫理論上分析,不同病症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中醫療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人們喜愛。下面就來瞭解一下中醫辨證疾病的知識吧!...
2016-04-26 -
《脈經》脈經卷第六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乏,複耳前熱。苦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中心,邪在小腸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沖腸...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六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裡。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管,則抑而刺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六 大腸手陽明經病證第八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腸中雷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裡。 大腸有寒,鶩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六 膀胱足太陽經病證第十
膀胱病者,少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則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足小指外側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者,取委中。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 病先發於膀胱者,背筋痛,小便閉;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酸;...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六 三焦手少陽經病證第十一
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為本,留則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少腹病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九 平郁冒五崩漏下經閉不利腹中諸病證第五
問曰:婦人經水適下,而發其汗,則郁冒不知人,何也?師曰:經水下,故為裡虛,而發其汗,為表複虛,此為表裡俱虛,故令郁冒也。 問曰:婦人病如癲疾郁冒,一日二十餘發。師脈之,反言帶下,皆如師言,其脈何類?...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九 平小兒雜病證第九
小兒脈,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 診小兒脈,多雀鬥,要以三部脈為主,若緊為風癇,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氣。 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而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者,脈亂無苦也。 小兒...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三焦手少陽經病證第十一
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為水,留則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赤見於脈,取委陽。 少腹病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太陽大絡,視其結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膀胱足太陽經病證第十
膀胱病者,少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則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足小指外側,反脛踝後皆熱。若脈陷者,取委中。 膀胱脹者,少履滿而氣癃。病先發於膀胱者,背膽筋痛,小便閉。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酸...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胃病者,腹脹,胃管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裡。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則抑而刺之,在下管則散而去。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較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 胃中...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面痛,時窘之,複耳前熱。若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沖心,邪在小腸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沖腸胃,...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膽足少陽經病證第二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將捕之,嗌仲介介然,數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見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刺陽陵泉。善嘔有苫汁,長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則...
2017-03-07 -
脈病人病的問題
在判斷疾病預後輕重吉凶上,醫界有“脈病人不病者死,人病脈不病者生”的俗諺。所謂脈病人病,簡單地說,脈病就是脈象的異常變化,即病脈;人病乃機體發病後的症候表現,即症狀。 最早談到脈病人病問題的是《難...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