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黃芪栽培種植技術
蒙古黃芪又稱綿黃芪,多年生草本,高40~150釐米或稍過之,主根直長,圓柱狀,長25~75釐米,稍帶木質,根頭部徑直1.5~3釐米,表皮淡棕黃色或深棕色。莖直立,多分枝,被長柔毛。奇數羽狀複葉,互...
2017-03-07 -
浙貝母種植的選種
浙貝母選鱗片抱合緊密、芽頭飽滿無損、無病蟲害、大小一致的小號鱗莖作種。 產區在長期的栽培實線中,經過選育,主要有以下幾種農家品種: 細葉種:莖高73釐米,莖下部直徑0.6釐米。葉對生或互生,葉片狹...
2017-03-07 -
白術的栽培種植技術
白術為多年生草本,高30~60釐米,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喜涼爽氣候,怕高溫,較耐寒。高溫對白術生長不利,易誘發立枯病,白絹病等病害,造成根莖腐爛而死。白術怕乾旱、也怕水漬,以排水良好...
2017-03-07 -
月見草栽培高產種植技術
月見草源自於北美洲,俗名山芝麻、夜來香、屬柳葉菜科,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為柳葉菜科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花卉栽培。株直立或斜上,少分枝,具粗長毛。下部葉線狀倒披針形,莖生葉披針形,無柄。...
2017-03-07 -
浙貝母種植過程的田間管理
浙貝從下種到出苗期間,要求土壤保持一定濕潤。生長期需水不多,但在植株旺盛生長時期(2月初~4月初),需水相應較多,如這時缺水、莖葉生長不良,直接影響磷莖的膨大。 從出苗到現蕾期,遇久旱需灌水抗旱。...
2017-03-07 -
人參的種植管理方法
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於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專家介紹,種植人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選地種植 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
2017-03-07 -
遠志的種植技術
一、生長特性 喜涼爽氣候,耐乾旱、忌高溫、多野生於較乾旱的田野、路旁、山坡等地,以向陽、排水良好的沙質栽培為好,其次是黏壤土及石灰質壤土,黏土及低濕地區不宜栽種。 二、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在...
2017-03-07 -
元參種植技術
元參也叫玄參,是常用中藥。栽種技術簡單,當年栽種當年收益。畝產幹品500公斤左右,市場收購價每公斤16元,零售價每公斤25元,年產值在7000-8000千元。 元參對土壤要求不嚴,任何土質,零星邊...
2017-03-07 -
重樓種植簡介
重樓又名七葉一枝花(在《神農本草經》中名“蚤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根,中醫治內病外傷運用十分廣泛。重樓為野生藥材,目前在南方的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實現人工種植。我對野生重樓的引種馴化進行了長...
2017-03-07 -
紫蘇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壤土。整地把土壤耕翻20釐米深,耙平。整細、作畦,畦和溝寬160釐米,溝深15—20釐米。 二、直播方法 春...
2017-03-07 -
甘草種植栽培
一、選地、整地:栽培甘草應選擇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耕翻30釐米左右即可。目前多實行平作,極少作高床;為排水良好及灌溉,也可將地整成小畦,施入基肥。整地最好是秋翻,春翻必須保墒,否則影響出...
2017-03-07 -
旱半夏種莖要分開種植
半夏播種前,先把種莖一般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簡稱分級。種莖直徑2.5釐米以上的為一級種,約占總統種量的10%左右;種莖直徑1.5—2.5釐米的為二級種,約占總種量的50%左右;種莖直徑1.5釐米以...
2017-03-07 -
防風的種植技巧
1、選地 防風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 但應選擇地勢高燥的向陽土地,土壤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適宜。粘土、澇窪、酸性大或重鹽鹼地不宜栽種。 2、整地 防風為深根植物,二年生根長...
2017-03-07 -
蓽茇的種植技術
用扡插、壓條繁殖,可提早開花結實,保持母株優良性狀及控制雌雄株比例。宜在高溫、濕潤季節進行,插條或壓條長度以帶3-4個節為宜,用細沙或壤土作苗床,保持濕潤15-20d可生根。待長出4-5個新節時,...
2017-03-07 -
郁李的人工種植
栽培技術 用種子或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秋播在9月至12月中旬。以秋播為好,播後,可借助冬季低溫,使核殼破裂,利於發芽,並減少層積手續。播種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按15cm...
2017-03-07 -
海金沙種植栽培技術
鐵線蕨喜溫暖濕潤和陰蔽的環境。不耐寒,生長室溫為14℃~22℃,越冬不低於12℃,適宜肥沃、疏鬆、略含石灰質的沙壤土。 以分株繁殖為主,宜於春季尚未發芽時進行,切割其根狀莖分裁即可。生長期間保持盆...
2017-03-07 -
升麻種植技術
種子採收、處理 由於升麻花期較長,種子成熟時間長短不等,果實成熟時果瓣自然開裂,種子隨風飄落,因此,要隨熟隨采,當果實由綠開始變黃,果皮開始枯乾,果瓣快開裂時將果穗剪下,曬乾後果皮全部裂開,除去果...
2017-03-07 -
鱧腸種植栽培技術
生活習性 鱧腸喜生於濕潤之處,見於路邊、田邊、塘邊及河岸,亦生於潮濕荒地或丟荒的水田中,常與馬齒覓(Portulacaoleracea)、白花蛇舌草、(Hedyoftisdiffusa)、千金子(...
2017-03-07 -
地膚子栽培種植
地膚子,別名:地葵、地麥、落帚子、拉丁文名: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石竹目、藜科、地膚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約50~150釐米。莖直立,多分枝,綠色,秋季常變為紅色,幼...
2017-03-07 -
艾葉的分類與種植
生艾 每年的五月是采艾葉的最佳時期,採摘的鮮艾葉經過反復的日曬後的幹品即為生艾,生艾葉就是中藥材原料,也是製作陳艾葉、製作艾絨的原料。 陳艾 是指艾葉製作方法與儲存的時間,每年收存的生艾,再加以長...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