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燥救肺湯由來
出處:《醫門法律》 本方由桑葉、石膏、人參、甘草、炒胡麻仁、阿膠、麥門冬、蜜炙枇杷葉、杏仁諸藥組成。用於溫燥傷肺,氣陰兩傷之頭痛身熱,乾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幹鼻燥,心煩口渴,舌幹無苔等症。有...
2017-02-22 -
通關散由來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 本方由豬牙皂、細辛二味藥物組成,研極細末,和勻,吹少許入鼻中取嚏。用於中惡客杵或痰厥所致之猝然口噤氣塞,人事不省,面色蒼白,牙關緊閉,痰涎壅盛,而屬於閉、實證者。有通...
2017-02-22 -
三品一條槍由來
出處:《外科正宗》 本品由明礬、砒石、雄黃、乳香四味藥物組成,先將礬、砒鍛紅,再研成細末,加雄黃、乳香二味,調搓成藥條,陰乾後外用。適用於痔瘡、肛瘺、癭瘤、疔瘡、發背、腦疽等症。有袪腐、拔瘺...
2017-02-22 -
大補陰丸由來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黃柏、知母、熟地黃、炙龜板四藥組成,研末,用豬脊髓蒸熟,煉蜜為丸。用於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熱、盜汗、吐血;或煩熱易饑,足膝疼痛,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等證...
2017-02-22 -
升降散由來
出處:《寒溫條辨》 本方由僵蠶、蟬蛻、薑黃、大黃為末,黃酒、蜂蜜調勻冷服。用於溫病表裡三焦大熱, 證見憎寒壯熱、頭痛咽腫、煩渴引飲;或上吐下瀉、吐衄便血等。近年來廣泛應用於眩暈、胃脘痛、不寐...
2017-02-22 -
四生丸由來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 本方由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 生地黃四味藥物組成。用於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血色鮮紅,口乾咽燥,舌紅或絳,脈弦數有力等證。有涼血止血之效。 本方為治血熱吐衄之...
2017-02-22 -
如意金黃散由來
出處:《外科正宗》 本方由天花粉、黃柏、大黃、薑黃、白芷、紫厚樸、陳皮、甘草、蒼術、天南星十味藥物組成,研為極細末,未成膿用茶湯同蜜調外敷,成膿用蔥湯同蜜調敷等。用於癰疽,發背,疔瘡,乳癌,...
2017-02-22 -
開噤散由來
出處:《醫學心悟》 本方由人參、薑黃連、石姜蒲、丹參、石蓮子、茯苓、陳皮、陳倉米、冬瓜仁、荷蒂等十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噤口痢疾,火盛氣虛,下痢嘔逆,不能飲食諸症。有益氣健脾,化濕和胃之功。 ...
2017-02-22 -
平胃散由來
出處:《醫方類聚》 本方由陳皮、厚樸、蒼術、甘草四味藥物組成。用於濕滯脾胃,氣機受阻所致之脘腹脹 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嘔穢噁心、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 苔白膩而厚...
2017-02-22 -
四色斷癇丸由來
出處:《幼科發揮》 本方由黃連、朱砂、膽南星、甘遂四味藥物組成,研為細末,粟米糊與豬心血杆為丸,燈蕊煎湯送服。用於小兒驚癇抽搐,日久不愈,一月一發或再發者。有袪風、鎮痙之功效。 由於本方之...
2017-02-22 -
五瀉湯由來
出處:《銀海精微》 本方由黃柏、知母、木通、梔子、生地黃、甘草、玄參、桔梗、黃芩、防風諸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瞳仁乾澀火旺,以及五臟虛火妄動諸症。有滋陰瀉火之功。 中醫眼科有「五輪」之說。即...
2017-02-22 -
趁痛散由來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 本方由酒炒牛膝、炙甘草、薤白、當歸、桂心、炒白術、炒黃耆、獨活、生薑九味藥物組成,共為細末,水煎後服。用於治療婦人產後骨節疼痛,發熱頭重,四肢不舉之症。有益氣活血,袪...
2017-02-22 -
二妙散由來
出處:《丹溪心法》 本方由黃柏、蒼術兩味藥物所組成。用於濕熱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軟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舌苔黃膩等症,有清熱燥濕之功。本方主治濕熱下注的痿證。方...
2017-02-22 -
川芎茶調散由來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川芎、荊芥、白芷、羌活、甘草、細辛、防風、薄荷葉等組成為末,清茶調下。用於外感風邪頭痛,證見偏正頭痛,巔頂作痛,或見惡寒發熱,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脈浮者。有疏...
2017-02-22 -
痛瀉要方由來
出處:《醫方考》 本方由白術、芍藥、陳皮、防風四味藥物組成。用於肝鬱脾虛所致之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止,舌苔薄白,脈弦而緩等症。有疏肝補脾之功。肝脾不和之腹痛泄瀉,稱為「痛瀉」...
2017-02-22 -
補中益氣湯由來
出處:《脾胃論》 本方由黃耆、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諸藥組成。用於脾胃氣虛所致之身熱有汗,頭痛惡寒,渴喜冷飲、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舌淡苔白,脈虛軟無力;或中氣不...
2017-02-22 -
蕩胞湯由來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本方由樸硝、牡丹皮、當歸、大黃、桃仁、細辛、厚樸、桔梗、赤芍藥、人參、茯苓、桂心、甘草、牛膝、陳皮、虻蟲、水蛭、附子諸藥組成,共為細末,酒水煎服。用於治療婦人因瘀血阻...
2017-02-22 -
顛倒散由來
出處:《醫宗金鑒》 本方由大黃、硫黃二味各等分組成,研末涼水調敷,用於治療酒齇鼻及肺風粉刺等症。 有清熱解毒、袪風殺蟲之效。 方中大黃苦寒清熱,涼血解毒;硫黃辛熱殺蟲,引火下行。合治肺經...
2017-02-22 -
澄化湯由來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方由生山藥、生龍骨、生牡蠣、炒牛蒡子、生車前子、生白芍藥、粉甘草諸藥組成。用於治療小便頻數、遺精白濁,或兼痛澀等症。有滋陰清熱,利濕化濁之效。方中生山藥益氣滋陰;...
2017-02-22 -
養陰清肺湯由來
出處:《重樓玉鑰》 本方由生地黃、麥門冬、生甘草、玄參、貝母、牡丹皮、薄荷、白芍藥諸藥組成。用於肺腎陰虛,複感疫毒,津液被灼,熱毒薰蒸於上之白喉證;或肺癆、喉痹諸證。有養陰、清肺、解毒之功。...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