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補中益氣湯由來

出處:《脾胃論》

本方由黃耆、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諸藥組成。 用於脾胃氣虛所致之身熱有汗, 頭痛惡寒, 渴喜冷飲、少氣懶言, 四肢乏力, 飲食無味, 舌淡苔白, 脈虛軟無力;或中氣不足, 氣虛下陷之證。 有益氣升陽, 調補脾胃之功。 本方為補氣升陽的代表方。 李東垣認為:「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 「內傷脾胃, 乃傷其氣……傷其內為不足, 不足者補之」。 乃制本方。 趙養葵曰:「後天脾土, 非得先天之氣不行, 此氣因勞而下陷於腎肝, 清氣不升, 濁氣不降, 故用升柴以佐參耆。 是方所以補益後天中之先天也……」(《古今名醫方論》)本方調補中焦脾胃,

益不足之氣, 故名「補中益氣湯」。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