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液承氣湯(瀉下劑)
增液承氣湯 方歌:增液承氣用黃硝,玄參麥地五藥挑,熱結陰虧大便秘,增水行舟此方宜。 方義:本方主治熱結陰虧,燥屎不行之證。溫熱之邪,最易傷津耗液,熱結胃腸,津液被灼,腸腑失調,傳導失常,故燥屎不...
2017-04-01 -
怎麼用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是宋代官方確定的成方,主要由藿香、蘇葉、白芷等十多味中藥組成,有解表和中、理氣化濕功效。雖多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及四時感冒,但對夏季暑濕感冒效果尤為顯著。夏季濕氣較盛,濕傷于頭目,則頭...
2012-04-18 -
承氣養榮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承氣養榮湯 【出 處】《瘟疫論》卷上 【組 成】知母、當歸、芍藥、生地、大黃、枳實、厚樸。 【功 用】潤燥兼下熱結。 【主 治】瘟疫下證,以邪未盡,不得已而數下之,間有兩目加澀...
2012-04-28 -
調胃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調胃承氣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瀉下類 【組 成】大黃(五錢) 甘草(三錢) 芒硝(一錢半) 【主 治】治傷寒不惡寒但熱,十餘日過經譫語,當和胃氣。 【用 法】上...
2012-04-28 -
小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小承氣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大黃12克(酒洗) 厚樸6克(炙,去皮)枳實9克(大者,炙)。 【功 用】輕下熱結,除滿消痞。 【主 治】傷寒陽明腑實證。譫語潮熱,大...
2012-04-28 -
增液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增液承氣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 成】玄參30克(一兩),麥冬(連心)、細生地各25克(各八錢),大黃9克(三錢),芒硝5克(一錢五分) 【方 訣】增液承氣參地冬,硝...
2012-05-02 -
大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承氣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瀉下劑-寒下 【組 成】大黃(12克) 厚樸(15克) 枳實(12克) 芒硝(9克) 【方 訣】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伍枳朴瀉力強,痞滿燥...
2012-05-03 -
藿香正氣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藿香正氣散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 成】藿香去土,三兩 白芷一兩 紫蘇一兩 茯苓去皮,一兩 半夏曲二兩 白術二兩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二兩 苦桔梗二兩 炙甘草,二兩半...
2012-05-10 -
宣白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宣白承氣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 成】生石膏15克、生大黃9克、杏仁粉6克、栝樓皮4.5克。 【功 用】清肺定喘,瀉熱通便。 【主 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寧...
2012-05-14 -
導赤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導赤承氣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 成】赤芍藥9克、細生地15克、生大黃9克、黃連6克、黃柏6克、芒消3克。 【主 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煩渴甚,脈左尺牢...
2012-05-14 -
桃核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桃核承氣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 12g 12g 6g 硝 6g 6g 【方 訣】桃核承氣五般施,甘草硝黃並桂枝,瘀熱互結小腹脹,如狂蓄血功最奇。 【功 用】逐瘀瀉...
2012-05-23 -
茴香化氣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茴香化氣散”在《醫略六書》卷三十 【出 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處 方】小茴3兩(炒),白術1兩半(炒),枳殼1兩半(炒),青皮1兩半(炒),大茴3兩(炒),香附3兩(酒炒),烏...
2012-08-02 -
方劑小承氣湯的臨床應用
小承氣湯由大黃、厚樸、枳實組成,可以輕下熱結,主治是陽明腑實輕證,譫語潮熱,大便秘結,胸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者。 大承氣湯是治療痞滿燥實四症,而小承氣湯則...
2013-08-21 -
痰熱伏結型魚鱗病患者治選桃核承氣湯
魚鱗病,中醫稱蛇皮癬,與遺傳有關,多幼年發病,以患者皮膚以乾燥,附著鱗屑為主,中醫辨證論治,痰熱伏結型魚鱗病治療可用桃核承氣湯與增液湯合方加減。 痰熱伏結型魚鱗病患者皮膚粗糙如魚鱗,若伴有身熱,...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