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邪阻滯型泄瀉
治療方法:胃苓湯。 證候表現:濕瀉者,如水傾下,腸鳴身重,其腹不痛。 處方:胃苓湯主之。 出處:《血證論》·第六卷失血兼見諸證(卷)·瀉泄(篇) 原文:濕瀉者,如水傾下,腸鳴身重,其腹不痛,胃苓湯...
2017-03-04 -
痰濕阻肺型泄瀉
治療方法:以藥探吐。其人神志不瘁,色必不衰,或二陳東加蒼術、木香。 病因病機:痰留於肺,大腸不固 證候表現:脈必弦滑 方用:以藥探吐。其人神志不瘁,色必不衰,或二陳東加蒼術、木香 處方:二陳東加蒼...
2017-03-04 -
濕熱傷中型泄瀉
治療方法:葛根芩連東加減。 證候表現: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病因病機:濕熱壅滯,損傷脾胃,傳化失常 治則治...
2017-03-04 -
小腸濕熱型泄瀉
治療方法:承氣湯、芍藥柏皮湯、黃連解毒東加當歸芍藥。 證候表現:便膿血,小腹痛 病因病機:即火乘濕也 處方:承氣湯下之,再以黃連解毒東加歸、芍治之,次以芍藥柏皮湯止之。 出處:《類證治裁》·卷之四...
2017-03-04 -
濕邪犯胃型泄瀉
治療方法:當灸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 病因病機:水漬入胃 證候表現:渴能飲水,水下複泄,泄而大渴 療法:當灸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六冊(卷)·大小腑門(...
2017-03-04 -
中焦氣滯型泄瀉
治療方法:戴法用大七香丸。久而不愈者,五膈寬中散吞震靈丹,仍佐以米飲調香附末、調氣散。《金匱》訶梨勒散。 證候表現: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稍可,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 病因...
2017-03-04 -
外感暑濕型嘔吐
症狀:突發嘔吐,脘腹滿悶,可兼有胸脘痞悶,身熱心煩,口渴,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病因病機:外感暑濕,胃失和降。 治則治法:清暑化濕,和胃降逆。 方藥:外感暑濕,黃連香薷飲加減。香薷9g,厚樸9...
2017-03-04 -
暑濕傷胃型嘔吐(急性胃炎)
症狀:胸脘滿悶疼痛,噁心嘔吐,頭身重痛,發熱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膩,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質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 治則治法:清暑化濕,益胃止嘔。 中成藥:藿香正氣滴丸、藿香正氣軟膠囊等。 方藥:...
2017-03-04 -
暑濕傷陽型濕溫
病因病機:陰邪外鬱,故頭重頭痛而畏寒;陽氣被遏,故蒸熱煩燥而口渴。暑必兼濕,故自汗內幹,太陰則吐利。李時珍曰:有處高堂大廈而中暑者,緣納涼太過,飲冷太多,陽氣為陰邪所遏,故見頭痛惡寒之證。暑月乘涼...
2017-03-04 -
暑濕傷中焦氣分型暑溫
病因病機:暑溫傷中焦氣分足陽明經者 證候表現:面赤身熱惡熱,渴喜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閉,此暑與水飲結於胸也,舌苔黃膩而滑,脈洪滑 病因病機:此暑與水飲結於胸也 處方:...
2017-03-04 -
暑濕食滯傷脾型伏暑
病因病機:然亦有暑濕食滯內傷脾臟。 證候表現:汗出肢冷,泄利後重,而又口渴心煩,舌苔黃厚齷齪,脈滑沃洪澀,口氣粗臭,病氣滿室者。 處方:當以連朴飲苦辛通解。 誤治:桂附誤投,禍不旋踵矣。 出處:《...
2017-03-04 -
暑濕內伏脾胃型伏暑
病因病機:暑兼濕氣,伏于足陽明太陰者。 證候表現:舌白脈弦緩而大,無汗或但頭汗出。 處方:香薷飲主之。 出處:《伏邪新書》·伏暑(節)·暑兼濕氣伏于足陽明太陰 原文:暑兼濕氣,伏于足陽明太陰者,舌...
2017-03-04 -
暑濕阻遏型流注
治療方法:五神東加藿香,鮮佩蘭、六一散,醒消丸3g分2次吞服。熱重,加金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膿成者,加當歸、炙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膿。 證候表現:多發于夏秋之間,初起惡寒發熱,胸悶嘔惡,頭痛頭暈...
2017-03-04 -
暑濕熱蘊型黃水瘡
治療方法:清暑東加減。熱重煩躁者,加黃連、山梔等以清熱除煩;大便幹結者,加生大黃以瀉滯導熱。 證候表現: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伴有口幹,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 ...
2017-03-04 -
暑濕熱蘊型天皰瘡
證候表現:天泡瘡形如水泡,皮薄而澤,或生頭面,或生遍身,故見於皮毛肌肉之間;如外多毒水。 治療方法:金黃散。 處方:金黃散。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天泡瘡(七十)(...
2017-03-04 -
經行泄瀉
【概述】 每逢月經來潮時大便溏薄或泄瀉次數增多,經後大便恢復正常者稱“經行泄瀉”。本病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3日即開始泄瀉,至經淨後,大便即恢復正常,也有至經淨後數日方止。這種證候可持續數年,日久對...
2017-03-05 -
經行泄瀉辨證論治
【概述】 每逢月經來潮時大便溏薄或泄瀉次數增多,經後大便恢復正常者稱“經行泄瀉”。本病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3日即開始泄瀉,至經淨後,大便即恢復正常,也有至經淨後數日方止。這種證候可持續數年,日久對...
2017-03-05 -
治療經行泄瀉
【概述】 每逢月經來潮時大便溏薄或泄瀉次數增多,經後大便恢復正常者稱“經行泄瀉”。本病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3日即開始泄瀉,至經淨後,大便即恢復正常,也有至經淨後數日方止。這種證候可持續數年,日久對...
2017-03-05 -
脾虛型經行泄瀉
症狀:經期或經行前後,大便溏薄,勞累後加重,進食後可加重,月經量多,色淡,質薄;脘腹脹滿,神疲肢軟,面浮肢腫,納呆;舌淡胖,苔白,脈濡緩。 治則治法:健脾益氣,化濕止瀉。 中成藥:參苓白術丸人參健...
2017-03-05 -
腎虛型經行泄瀉
症狀:經期或經行前後,五更泄瀉,便質清稀如水,月經量少,色淡暗,質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腹部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則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中成藥:金匱腎氣丸。 方藥:健固...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