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血吸蟲病的治療方法
慢性血吸蟲病可由未治癒的急性血吸蟲病轉變而來,也可一開始就是慢性。在該病流行區發現的病人,絕大多數是慢性早期病人。慢性病人大多數沒有症狀,治療的目的在於殺滅體內的血吸蟲,防止鑌鐵請向晚期發展。同時控...
2017-03-05 -
晚期血吸蟲病的治療方法
晚期血吸蟲病病情複雜,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根治病原、改善症狀、預防和控制併發症。 病原治療:除併發上消化道出血、高度腹水和肝昏迷者外,咄咄書晚期病人都能接受治療。 併發症治療:對於晚期病人出現的各種併發...
2017-03-05 -
洪澇災害期間怎樣預防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疫區居民在洪澇災害期間和洪澇災害以後應積極做好血吸蟲病預防工作。 洪水期間,除了抗洪搶險必須接觸疫水外,不要做接觸疫水的其它活動;不直接飲用疫水。飲用水一定要消毒,可採用燒熱法或化學法殺滅水...
2017-03-05 -
流動人口的血吸蟲病應該如何防治
近年來,大批疫區青壯勞動力外出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做工,同時也有很多經濟發達地區(非疫區)的廠商到疫區投資開工廠,經商貿易。上述人員有的從疫區流向非疫區,有的從非疫區流向疫區,也有的從一個疫區流向另一...
2017-03-05 -
為什麼沒有症狀的血吸蟲病人也要治療
經過診斷,確診為患有血吸蟲病的人,一部分有明確的疫水接觸史和明顯的症狀和體征,這部分人固然要進行治療。但是,還有一部分人,經檢查確診感染了血吸蟲,然而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身體檢查時也沒有發現任何陽性...
2017-03-05 -
家畜在血吸蟲病傳播中的作用
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獸)共患病,除了人之外,血吸蟲還能寄生在牛(包括黃牛和水牛)、豬、綿羊、山羊、馬、騾、驢、狗、貓等家畜和家養動物,以及野豬等數十種野生哺乳動物體內。 在湖沼和洲灘型血吸蟲病流行區...
2017-03-05 -
血吸蟲病的預防
(1)管理傳染源:在流行區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診。一般慢性患者可採用單劑吡喹酮療法,可使人群感染率顯著下降。病牛可用硝硫氫胺(2%混懸液)一次靜脈注射法,水牛的劑量為1.5mg/kg,黃...
2017-03-05 -
血吸住蟲病的臨床表現
根據患者的感染度、免疫狀態、營養狀況、治療是否及時等因素不同而異。日本血吸蟲病可分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當尾蚴侵入皮膚後,部分患者局部出現丘疹或蕁麻疹,稱尾蚴性皮炎。當雌蟲開始大量產卵時,少數患者...
2017-03-05 -
小兒肺吸蟲病的治療
腹腔肺吸蟲病是以肺部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臨床表現複雜,症狀輕重與入侵蟲種、受累器官、感染程度、機體反應等多種因素有關。起病多緩慢。因準確感染日期多不自知,故潛伏期難以推斷,長者10餘年,短者僅數天...
2017-03-05 -
腦型肺吸蟲病的病理生理
人類通常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水生貝殼類如淡水蟹或蟲剌蛄(均為肺吸蟲第二中間宿主)被感染,幼蟲在小腸脫囊而出,穿透腸壁在腹腔移行,穿過膈肌達肺內發育為成蟲。成蟲可從縱隔沿頸內動脈周圍軟組織上行如顱,侵犯...
2017-03-05 -
腦型肺吸蟲病的併發症
腦型肺吸蟲病是由衛氏並殖吸蟲和墨西哥並殖吸蟲寄生人體所引起的疾病,通常在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水生貝殼類如淡水蟹後而被感染,成蟲可從縱隔沿頸內動脈周圍軟組織上行入顱侵犯腦部。腦型肺吸蟲病容易合併胸肺型、...
2017-03-05 -
腦型肺吸蟲病的發病機制
腦型肺吸蟲病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主要是成蟲或童蟲移行所致,蟲卵所致病變意義不大。嚴重感染者蟲體可循縱隔而上,由頸動脈上升,經破裂孔進入顱內。蟲體多自顳葉或枕葉底部侵入大腦,以後也可侵犯白質,累及內囊、...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預防常識
並殖吸蟲病是主要寄生於肺部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蟲病。臨床上有咳嗽、胸痛、咯棕紅色果醬樣痰等症狀,亦可由成蟲、童蟲、蟲卵的異位寄生或侵入腦、脊髓、腹腔、腸、腎、皮下等組織,產生相應的症狀。因此本病是一種全...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治療原則
肺吸蟲病是主要寄生於肺部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蟲病。臨床上有咳嗽、胸痛、咯棕紅色果醬樣痰等症狀,亦可由成蟲、童蟲、蟲卵的異位寄生或侵入腦、脊髓、腹腔、腸、腎、皮下等組織,產生相應的症狀。因此本病是一種全身...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病原診斷
衛氏肺吸蟲病臨床表現以胸肺型為主,次為皮下肌肉型。斯氏肺吸蟲病以皮下肌肉型為主,呈游走性皮下結節,常見於胸腹、腰背及大腿部。X線典型的肺部囊腫陰影較少見,僅有肺內小片狀浸潤及滲出性胸膜病變。肺吸蟲病...
2017-03-05 -
吃什麼易患肺吸蟲病
肺吸蟲病是由衛氏、斯氏並殖吸蟲寄生於人體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蟲病。蟲體可寄生於肺部、腦、脊髓、腹腔、皮下等組織。感染蟲體的病獸、病畜或病人均為本病傳染源。本病的傳播途徑須經過中間宿主,流行區...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發病機制
肺吸蟲囊蚴當被吞食後,約30~60分鐘即在上段小腸內經膽汁等消化液的作用而脫囊,脫囊後尾蚴穿過腸壁到達腹腔,在腹腔內幼蟲先鑽入腹壁肌肉內,稍稍發育,約一周後再逸出到腹腔內。可暫時侵入肝臟或穿透橫膈到...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病理改變
肺吸蟲病(paragonimiasis)又名並殖吸蟲病,為一種稱人獸共患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咳嗽、胸痛、咳痰等,因病變多發生在肺部故稱肺吸蟲病。肺吸蟲病有些蟲體可以在縱隔內遊竄,進入心包致成心...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預防措施
並殖吸蟲病(paragonimiasis)又名肺吸蟲病,為一種稱人獸共患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咳嗽、胸痛、咳痰等,因病變多發生在肺部故又稱肺吸蟲病。這種疾病要想得到很好的控制就必須要有好的預防措...
2017-03-05 -
肺吸蟲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當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蟲活囊蚴的蟹、蜊蛄、沼蝦、水生昆蟲紅娘華等可獲得感染。肺吸蟲致病,主要是童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