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望神之重病失神
關鍵字:重病失神. 重病失身的形象為:兩眼發直,目無神采;面容瘦削,萎黃晦暗,夭然不澤,口唇眼窩發黑。 主病:脾腎俱衰;氣血雙虧;陰精耗傷;陽氣不振。 病例:虛損。脾腎俱衰,氣血耗竭。(風濕性心...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髒躁
關鍵字:髒躁。 髒躁的形象為:淚眼模糊,哭泣面容,面色蒼白,微黃而沉,雖較明潤,儀錶不整,抬上病床,數問不答。 主病:肝氣鬱結,肺氣不足;心氣虛,神不足。 病例:髒躁。心肺氣虛,金不制木(癔病)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虛證少神1
關鍵字:虛證,少神。 虛證少神的形象:目無神采,精神萎靡,面色蒼白,下頦青黑,沉濁色微。 主病:久病氣虛陽虛;氣血雙虧;思傷心脾。 病例:陽虛胃脘痛。脾陽不振,肝木乘脾(十二指腸潰瘍)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虛證少神2
關鍵字:虛證少神。 虛證少神的形象為:目光呆滯,眼瞼下垂,面色淡黃,沉微而散,頭髮作穗。 主病:脾氣虛弱;氣血雙虧。 病例:瞼廢。脾氣虛弱(重症肌無力)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病後陽虛
關鍵字:病後陽虛. 形象:畏寒肢冷,蜷臥喜暖,神疲乏力,嗜睡懶言. 主病:陽虛;氣虛. 病例:上呼吸道感染退燒後,外感風寒傷陽,氣虛低熱。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癲狂1
關鍵字:癲狂 形象:自言自語,喜笑怒駡,有如講演,比比劃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不分時間場合,完全喪失理智。 主病:癲狂失神;痰火擾心。 病例:狂證。氣鬱化火,痰火擾心。(精神分裂證,狂躁型)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癲狂2
關鍵字:癲狂. 形象:自言自語,喜笑怒駡,有如講演,比比劃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不分時間場合,完全喪失理智。 主病:癲狂失神;痰火擾心。 病例:狂證。氣鬱化火,痰火擾心。(精神分裂證,狂躁型)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無神(昏迷)1
關鍵字:無神(昏迷). 形象:目陷睛迷,雙瞼下垂露睛;面色黧黑,沉濁而甚;口開不閉,呼之不應;表情呆板,項強痙攣. 主病:精氣衰竭;神志昏迷;預後不良. 病例:風痰發痙。精氣衰竭,肝風挾痰,迷於心...
2017-03-07 -
中醫望神之神志異常癡呆
關鍵字:神志異常,癡呆. 形象:兩眼發直,內眥距寬,眼裂開大,呈倒八字型。面色粉白(因反射強光而有失真),頭髮作穗. 主病:神志癡呆,智慧不全;氣血不足,心神失養. 病例:癡呆。腎氣不足,心血虧虛...
2017-03-07 -
中醫望“發”辨病
中醫認為,頭髮與人的腎氣和肝血最為相關,故稱發為腎之精華,血之餘。頭髮是腎的花朵,是腎的外觀,腎主要是黑色的,所以,頭發黑不黑與腎的好壞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人的腎氣收斂能力強,頭髮滋潤,不易脫髮,反之...
2017-03-07 -
中醫望診之“望神”
在中醫診斷學中望神這一步驟不能缺少。精、氣、血、津液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臟腑功能的代謝產物,通過望神可以瞭解精、氣、血、津液的盈虧和臟腑功能的旺盛及衰弱,從而瞭解病人的病情輕重,推理出預後...
2017-03-07 -
“舌色”辨病
舌色是指舌質的顏色。正常人舌色為淡紅色。常見的舌色分為幾種: (1)淡白色 表示病人患虛證、寒證、血氣虧虛證。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則屬血氣兩虛;舌淡白而濕潤,舌體胖嫩,有齒痕,多為虛寒證。若舌淡白,毫...
2017-03-07 -
中醫舌診辨病
皮膚健康人的舌頭色淡紅而潤澤,舌苔薄白,沒有裂痕和凹痕。 如有下列情形者往往提示身體不健康: 舌面味蕾絲聚在一起,形成溝和脊,表面長期缺乏維生素B。 舌部運動不靈活,有此僵硬,說話不清,常是腦血管...
2017-03-07 -
飲食喜惡辨病與自測
不同飲食物含有人體所需各種不同的營養物質。正常的飲食應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滿足人體正常活動的需要。正常人對營養的需求量因人而異,其食欲和所愛吃的食物也必有差異,若所願吃的食物與正常同齡人...
2017-03-08 -
癲癇樣痙攣辨病與自測
癲癇樣痙攣是癲癇發作的特徵症狀,作為癲癇病的痙攣具有如下特點: 發作前數小時或數天前出現情緒異常或失控,在意識喪失前的一瞬間,患者感到眩暈、腹部臟器上撞感或幻覺(火光、難聞的氣味、難聽的聲音),繼...
2017-03-08 -
不隨意運動辨病與自測
一、震顫 震顫是兩組拮抗肌交替收縮所引起的一種肢體擺動動作。其伴隨症狀及常見病因如下: 1、靜止性震顫在靜止時表現明顯,多見於手及手指,呈搓丸狀,疲勞、情緒緊張及焦慮時震顫加重、活動時減輕、睡眠時...
2017-03-08 -
說話異常辨病與自測
聲音的發出是在大腦支配下,由喉、肺、氣管、咽、口腔、鼻腔、鼻竇等器官配合才能完成。以上任何部分發生病損都會導致聲音的異常。正常的聲音,發聲自然,音調和暢,清亮圓潤,飽滿豐富,能準確表達自己思想。但...
2017-03-08 -
四肢形態辨病與自測
四肢是兩個上肢及兩個下肢,它們的一些關節形狀異常,皮膚水腫,靜脈曲張等往往與全身或局部疾病有關,這些異常變化顯而易見,下而就按部位向大家介紹絲質形態辨病與自測的方法。 腕關節異常辨病 腕關節是指下...
2017-03-08 -
汗量辨病與自測
正常人在外部環境適宜,情緒平靜,活動量一般的情況下,出汗量一般每天在500~1000毫升左右。在劇烈活動、進食、衣物過厚,氣候炎熱等情況下,往往會出汗多一些,甚至滿身大汗,這都是正常的。在寒冷環境...
2017-03-08 -
盜汗辨病與自測
出汗時間是指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而不該出汗的時候卻出汗的一種反常情況。這裡主要講一下盜汗的問題。盜汗的情況是指人在夜裡睡覺的時候全身出汗,而醒後則汗止的現象,就像小偷專門在人不在家時或察覺不到時進...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