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蠲痹湯由來
出處:《楊氏家藏方》 本方由酒當歸、羌活、片薑黃、赤芍藥、炙黃耆、防風、炙甘草,加生薑組成。主治風痹,症見身體煩痛,項背拘急,肩肘痛重,舉動艱難,手足麻痹等。有益氣和營,袪風除濕之功。 風...
2017-02-19 -
縮泉丸由來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 本方由烏藥、益智仁兩味藥物為末,酒制山藥末糊丸。用於下元虛冷,小便頻數及小兒遺尿症。有溫腎止遺、縮尿固澀之功。 「縮」,有減縮收斂之意;「泉」,原指水泉,這裡形容功...
2017-02-19 -
立冬時節滋補養腎養生系列之蘑菇炒肉
立冬要補腎養腎的話要多吃黑色食物,那今天小三九帶大家來看看什麼蘑菇吧!蘑菇是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食物啦,大家肯定沒想到它居然有這麼大的效用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道簡單菜肴吧! 立冬要補腎...
2017-02-19 -
老人冬季容易感冒 立冬節氣謹防三種病
立冬時應該當心的幾類疾病1中風中風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發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壓,一遇上寒冷天氣,身體就適應不了,血壓便隨之增高,就有發生中風的危險。因此,需要及早預防,切勿掉以輕...
2014-11-05 -
宣白承氣湯由來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生石膏、生大黃、杏仁粉、括蔞皮四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陽明溫病,腑氣不通,肺氣不降,便秘,痰涎壅滯,脈左寸實大者。有宣降肺氣、清化痰熱之效。肺其色應白,與大腸相表裡,...
2017-02-22 -
月華丸由來
出處:《醫學心悟》 本方由天門冬、麥門冬、熟地黃、生地黃、山藥、百部、沙參、川貝母、阿膠、茯苓、獺肝、三七諸藥組成,共為細末,用白菊花、霜桑葉熬膏,將阿膠化入膏內,和諸藥末煉蜜為丸,噙化。用...
2017-02-22 -
百合固金湯由來
出處:《醫方集解》 本方由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百合、芍藥、當歸、貝母、生甘草、玄參、桔梗諸藥組成。用於肺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之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手足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者。有...
2017-02-22 -
午時茶由來
出處:《陳修園醫書全集》 本方由蒼術、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桔梗、麥芽、蘇葉、厚朴、陳茶十九味藥物組成,共為細末,拌勻合糊壓成塊狀,用時加薑...
2017-02-22 -
三甲複脈湯由來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炙甘草、幹地黃、白芍藥、阿膠、麻仁、麥冬、生牡蠣、生鱉甲、生龜板等九味藥物組成。用於治療下焦溫熱,熱深厥甚,脈細數,心中憺憺大動,甚至心中痛者,有滋陰息風之效。 ...
2017-02-22 -
一撚金由來
出處:《古金醫鑒》 本方由大黃、檳榔、黑牽牛子、白牽牛子、人參諸藥組成,共為細末,每服一字,蜜水調下。用於小兒風痰吐沫,氣喘咳嗽、痰涎壅盛、內熱積滯、停食停乳、肚腹膨脹、一 思飲食、二便不利...
2017-02-22 -
四逆湯由來
出處:《傷寒論》 本方由炙甘草、乾薑、附子三味藥物組成。用於少陰病之四肢厥逆,惡寒蜷臥,吐利腹痛,下利清穀,神疲欲寐,口不渴,脈沈微細;以及太陽病欲汗亡陽之證。有回陽救逆之功。 「四逆」者...
2017-02-22 -
達原飲由來
出處:《溫疫論》 本方由檳榔、厚樸、草果仁、知母、芍藥、黃芩、甘草七味藥物組成。用於瘟疫或瘧疾邪伏膜原之憎寒壯熱,胸悶嘔惡,頭痛煩躁、脈弦數,舌邊深紅、苔垢膩等症。有開達膜原,辟穢化濁之功。...
2017-02-22 -
資壽解語湯由來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 本方由羚羊角、桂枝、羌活、甘草、防風、附子、酸棗仁、天麻諸藥組成,加竹瀝、姜汁水煎服。用於治療中風半身不遂,舌強不語者。有扶正袪邪,化痰熄風之功。 本方為治中風證邪...
2017-02-22 -
滋膵飲由來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 本方由黃耆、山茱萸、生地黃、山藥、生豬胰子諸藥組成,前四味藥物煎湯,送服豬胰子。用於治療消渴病。有補腎滋胰、生津止渴之效。「膵」叫胰臟。張錫純接受當時西方有關生理、...
2017-02-22 -
五疳消食丸由來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麥芽、 炒使君子、炒黃連、橘紅、龍膽草、蕪荑(ㄊㄧ / )等藥物,共為細末,米糊為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而見面黃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蟲積下痢,腹痛等症...
2017-02-22 -
八正散由來
出處:《太平惠明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木通、瞿麥、車前子、扁蓄、滑石、炙甘草、大黃、山梔子等諸藥組成,加燈蕊引服。用於濕熱下注,發為熱淋、石淋,證見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小腹脹滿、...
2017-02-22 -
左歸飲、右歸飲由來
出處:《景嶽全書》 左歸飲由熟地、山藥、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諸藥組成。用於真陰不足諸證,有養陰補腎之功。右歸飲由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炙甘草、杜仲、肉桂、制附子諸藥組成。用於腎陽...
2017-02-22 -
清絡飲由來
出處:《溫病條辨》 本方由鮮荷葉遏、鮮銀花、西瓜翠衣、絲瓜皮、鮮竹葉心、鮮扁豆花諸藥組成。用於暑熱耗傷肺經氣分之輕證,或暑溫病經發汗後,余邪未解;證見身熱口渴不甚,但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舌淡...
2017-02-22 -
玉容散由來
出處:《醫宗金鑒》 本方由白牽牛子、團粉、白蘞、細辛、甘扮、白鴿糞、白芨、白蓮蕊、白芷、白術、白僵蠶、茯苓、白附子、鷹屎白、白扁豆、白丁香、荊芥、獨活、羌活、防風諸藥組成,共為細末。用於治療...
2017-02-22 -
至寶丹由來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本方由生烏犀屑、生玳瑁屑、琥珀、朱砂、雄黃、龍腦、麝香、牛黃、安息香、金箔、銀箔等藥物組成。用於中暑,中惡,中風,溫病;以及小兒驚厥屬於痰濁內閉諸症。有化濁開竅,...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