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膈停水型眩暈
治療方法:半夏加茯苓湯。 證候表現:卒嘔吐,心下痞,眩悸者。 病因病機:膈間有水 處方: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諸風門(門) 原文:《金匱方》:卒嘔...
2017-03-04 -
肝火上逆型眩暈
治療方法:當歸蘆薈丸、小柴胡東加菊花、大柴胡湯。 病因病機:火逆 證候表現:暈痛者,煩渴引飲,見火增劇,掉頭更痛、口苦嗌幹,溺赤便閉,左手脈數,是火症也 處方:大柴胡湯治之,當歸蘆薈丸亦治之。輕則...
2017-03-04 -
暑傷脾胃型眩暈
治療方法:十味香薷飲、消暑丸、黃連香薷飲。 病因病機:暑則脈洪大而虛 證候表現:眩暈,脈洪大而虛,自汗煩悶。 處方:黃連香薷飲。 處方:十味香薷飲。 處方:消暑丸。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
2017-03-04 -
陽氣虧虛風寒入腦型眩暈
治療方法:不換金正氣散加芎、芷、白芍藥,甚則姜附湯、《濟生》三五七散。 病因病機:寒則脈緊無汗 證候表現:眼黑眩,脈緊無汗,筋攣掣痛。 處方:不換金正氣散加芎、芷、白芍藥。 方用:不換金正氣散加芎...
2017-03-04 -
中虛風動型眩暈
治療方法:白術附子湯。 病因病機:風虛頭重眩 證候表現: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 治則治法:暖肌補中益精氣 處方:白術附子湯主之。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諸風門(門)...
2017-03-04 -
眩暈病證簡述
眩暈是由於情志、飲食內傷、體虛久病、失血勞倦及外傷、手術等病因,引起風、火、痰、瘀上擾清空或精虧血少,清竅失養為基本病機,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
2017-03-04 -
眩暈的辨證論治
1、辨臟腑眩暈病位雖在清竅,但與肝、脾、腎三髒功能失常關係密切。肝陰不足,肝鬱化火,均可導致肝陽上亢,其眩暈兼見頭脹痛,面潮紅等症狀。脾虛氣血生化乏源,眩暈兼有納呆,乏力,面色觥白等;脾失健運,痰...
2017-03-04 -
眩暈的預防護理
保持心情開朗愉悅,飲食有節,注意養生保護陰精,有助於預防本病。 患者的病室應保持安靜、舒適,避免雜訊,光線柔和。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
2017-03-04 -
經行發熱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病因病理】 1、...
2017-03-04 -
經行發熱辨證論治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辯證分型】 1、...
2017-03-04 -
治療經行發熱
【概述】 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以發熱為主證,經淨後發熱自然退淨或稍退者,稱為“經行發熱”。以育齡期婦女多見。常伴發於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本病屬中醫經行前後諸證範圍。 【中成藥】 1、補...
2017-03-04 -
肝腎陽虛型經行發熱
證候表現:經期或經後,午後潮熱,經量少色紅;兩顴紅赤,五心煩熱,煩躁少寐;舌紅而幹,脈細數。 病因病機:經行或經後,陰血既泄,陰虛不能斂陽,陽氣外越,則見午後潮熱,陰血不足,則月經量少色紅;虛火上...
2017-03-04 -
血氣虛弱型經行發熱
證候表現:經行或經後發熱,熱勢不揚,動則自汗出,經量多,色淡質薄;神疲肢軟,少氣懶言;舌淡,苔白潤,脈虛緩。 病因病機:氣血虛弱,衛外之陽氣失固,故發熱形寒自汗;氣虛中陽不振,則神疲肢軟,少氣懶言...
2017-03-04 -
瘀熱壅阻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血府逐瘀東加丹皮。 證候表現:經前或經期發熱,腹痛,經色紫黯,挾有血坱;舌黯或尖邊有瘀點,脈沉弦數。 病因病機:瘀熱交結阻礙血行,經行瘀阻不通,營衛失和,則經前、經期發熱,腹痛;瘀熱煎熬...
2017-03-04 -
血虛肝熱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紫菀湯、逍遙散。 病因病機:月經血虛發熱論其症,因婦人性急,或行經時遇事觸傷脅中。 證候表現:結一塊如雞蛋大在左右兩脅;月水不行,變成五心煩熱,頭痛目暗,咳嗽生痰。 預後:若半年一年不醫...
2017-03-04 -
血滯不行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莪術散。 證候表現:經來未盡潮熱氣痛,此症經來一半又覺口渴,小腸痛。 病因病機:此因傷食生冷,血滯不行,有餘血在內。 治則治法:不可用補劑,只宜涼藥。 處方:若補用莪術散,熱去經盡,痛止...
2017-03-04 -
少陽經熱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小柴胡湯。 證候表現: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 病因病機: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處方:宜小柴胡湯。 出處:《婦人大全良方》·卷六(卷)·婦人熱入...
2017-03-04 -
氣虛邪侵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川芎防風。 病因病機:薛氏曰:前證若客邪所侵。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處方:補中益氣加川芎、防風(客邪而補中益氣,須細心體認,證脈相參,...
2017-03-04 -
肝虛血虧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六味地黃丸。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病因病機:肝虛血少。 處方:六味地黃丸。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一(卷)·調經(門) 原文:肝虛血少,六味地黃...
2017-03-04 -
脾胃伏火型經行發熱
治療方法:錢氏瀉黃散。 證候表現:其狀上焦胸膈之間虛熱,口燥心煩,手足壯熱者是也。 病因病機:胃火飲冷。 處方:錢氏瀉黃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一(卷)·調經(門) 原文:胃火飲冷,錢氏瀉黃...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