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
養生之道網導語: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受天氣和地域的影響,出現脾胃濕熱的情況,那麼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您介紹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 中醫認為,人體正氣不足是這個病...
2015-08-27 -
濕熱交蒸型暑溫
症狀:發熱,倦怠,嘔吐,胸痞,頭痛,神昏,尿黃赤澀少,便溏或幹,舌苔膩,或白或黃,脈滑數或濡或細。 病因病機:濕熱交蒸,蔽阻清陽,遏滯氣機。 治則治法: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方藥:甘露消毒丹加減。...
2017-03-04 -
濕熱伏於肺胃型伏暑
證候表現:伏暑惡寒發熱,乍有乍無,或輕或重,如瘧非瘧,舌白脈大。 病因病機:凡伏暑濕,亦有輕重之分。其重者,勢難延緩,乘時竊發;其輕者,直至露冷氣肅,金飆颯爽,陽氣漸收,腠理漸閉,所伏之邪,遂無隙...
2017-03-04 -
濕熱彌溫三焦型伏暑
病因病機:暑溫、伏暑,三焦均受。 證候表現:舌灰白,胸痞悶,潮熱,嘔惡,煩渴,自利,汗出,溺短者。 處方:杏仁滑石湯主之。 病因病機:舌白胸痞,自利嘔惡,濕為之也。潮熱煩渴,汗出溺短,熱為之也。熱...
2017-03-04 -
濕熱下注型尿濁
治療方法: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 證候表現:小便渾濁,色白或黃或紅,或夾凝塊,上有浮油,或伴血塊,或尿道有灼熱感,口苦,口幹,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病因病機:過食肥甘,中焦濕熱,脾失升降,清濁不分...
2017-03-04 -
下焦濕熱型尿血(隱匿型腎小球腎炎)
症狀:小便黃赤帶血,灼熱或澀痛不利;次症:口幹不欲飲、口咽粘膩,脘悶納呆,納穀不香,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中成藥:複方腎炎片、四妙丸、黃葵膠囊等。 方...
2017-03-04 -
肝經熱盛型尿血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桃仁丹皮牛膝玉京。 病因病機:治肝經遺熱 證候表現:淋秘割痛,其證少腹滿,脅肋刺痛,口苦耳聾,或則寒熱往來。 處方:宜龍膽瀉肝東加桃仁、丹皮、牛膝、玉京。 出處:《血證論》·...
2017-03-04 -
濕熱型慢性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
症狀:主證:噁心嘔吐,身重困倦,食少納呆,口幹,口苦。次症: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黃膩。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 中成藥:黃葵膠囊等。 方藥:黃連、黃芩、大黃、枳實、竹茹等。
2017-03-04 -
濕熱蘊結型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症狀:尿少尿閉,噁心嘔吐,口中尿臭,發熱口幹而不欲飲,頭痛煩躁,嚴重者可神昏抽搐,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降逆泄濁。 中成藥:尿毒清,口服,1次10g,1日3次。 方藥:黃連溫膽東...
2017-03-04 -
濕熱毒蘊型丹毒
症狀:發於下肢,皮膚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疽,或反復發作,可形成大腳風;伴發熱,胃納不香;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萆薢滲濕湯(...
2017-03-04 -
肝肺濕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防己散。 證候表現:遍身起皰,遇水濕摶之,透露黃色,恍如有水在皮中,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者,多生腿膝。 病因病機:屬肝肺有熱而夾濕也 處方:宜防己散主之。 出...
2017-03-04 -
脾肺濕熱型丹毒
治療方法:防己散。 證候表現:如初起白斑,漸透黃色,光亮脹墜,破流黃水,濕爛多痛者,多生腿膝。 病因病機:屬脾肺有熱而夾濕也 處方:宜防己散主之。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三(卷)·發無定處...
2017-03-04 -
濕熱內蘊型流注
治療方法:宜服當歸拈痛東加牛膝,外治初搽三妙散,腫痛全消,換搽輕粉散斂之即效。 證候表現:生於腿脛,流行不定,或發一二處,瘡頂形似牛眼,根腳漫腫,若腿脛至晚發熱者。 方用:宜服當歸拈痛東加牛膝,外...
2017-03-04 -
肝經鬱熱型蛇串瘡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紫草、板藍根等。若發於面部,加菊花以平肝解毒,引藥上行;大便幹結者,加生大黃以通腑瀉下;疼痛劇烈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氣止痛。 證候表現: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
2017-03-04 -
濕熱蘊膚型蟲咬皮炎
治療方法:紅斑、丘疹、風團等,可用1%薄荷三黃洗劑外搽。繼發感染,可用馬齒莧煎湯濕敷,然後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顛倒散洗劑。 證候表現:粟米大小至黃豆大小的紅色丘皰疹;或為紫紅色的腫脹或風團,有時可...
2017-03-04 -
濕熱壅盛型蟲咬皮炎
治療方法:紅斑、丘疹、風團等,可用1%薄荷三黃洗劑外搽。繼發感染,可用馬齒莧煎湯濕敷,然後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顛倒散洗劑。 證候表現:皮損呈線狀或條索狀紅腫,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皰或膿皰,自覺灼熱、...
2017-03-04 -
風濕熱蘊型蟲咬皮炎
治療方法:可用橡皮膏粘去患處刺毛,並用新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或塗5%碘酒。 證候表現:皮損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紅色斑丘疹、丘皰疹或風團,劇癢。 療法:可用橡皮膏粘去患處刺毛,並用新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或...
2017-03-04 -
濕熱蘊膚型濕瘡
治療方法:可選用清熱止癢的中藥苦參、黃柏、地膚子、荊芥等煎湯外洗,或用10%黃柏溶液、爐甘石洗劑外搽。 證候表現:僅有皮膚潮紅而無流滋者。 治則治法:以清熱安撫、避免刺激為原則。 方用:可選用清熱...
2017-03-04 -
濕熱浸淫型濕瘡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東加減。 證候表現: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滋;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幹,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病因病機:濕熱浸淫,熱重於濕,故發病急...
2017-03-04 -
濕熱壅盛型濕瘡
證候表現:初生如疥,搔癢無時,蔓延不止,抓破津血者。 治療方法:宜服消風散,外擦青蛤散即愈。 方用:宜服消風散,外擦青蛤散即愈。 處方:消風散。 處方:青蛤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四(卷)·發...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