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肝經鬱熱型蛇串瘡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紫草、板藍根等。 若發於面部, 加菊花以平肝解毒, 引藥上行;大便幹結者, 加生大黃以通腑瀉下;疼痛劇烈者, 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氣止痛。

證候表現:皮損鮮紅, 皰壁緊張, 灼熱刺痛;伴口苦咽幹, 煩躁易怒, 大便幹或小便黃;舌質紅, 苔薄黃或黃厚, 脈弦滑數。

病因病機:肝氣鬱結, 氣鬱化火, 外炎肌膚, 故皮損鮮紅, 皰壁緊張;氣滯濕熱鬱阻, 則灼熱刺痛;肝為剛髒, 肝經鬱熱, 肝膽火盛則煩躁易怒;口苦咽幹、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數均為熱盛之象。

治則治法:清肝火解熱毒。

方用:龍膽瀉肝東加紫草、板藍根等。

若發於面部, 加菊花以平肝解毒, 引藥上行;大便幹結者, 加生大黃以通腑瀉下;疼痛劇烈者, 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氣止痛。

出處:《中醫外科學》·分論(卷)·第六章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篇)

原文:肝經鬱熱:皮損鮮紅, 皰壁緊張, 灼熱刺痛;伴口苦咽幹, 煩躁易怒, 大便幹或小便黃;舌質紅, 苔薄黃或黃厚, 脈弦滑數。 辨證分析:肝氣鬱結, 氣鬱化火, 外炎肌膚, 故皮損鮮紅, 皰壁緊張;氣滯濕熱鬱阻, 則灼熱刺痛;肝為剛髒, 肝經鬱熱, 肝膽火盛則煩躁易怒;口苦咽幹、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數均為熱盛之象。 治法:清肝火解熱毒。 方藥:龍膽瀉肝東加紫草、板藍根等。 若發於面部, 加菊花以平肝解毒, 引藥上行;大便幹結者,

加生大黃以通腑瀉下;疼痛劇烈者, 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氣止痛。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請問蛇串瘡應該如何治療

    你好 蛇串瘡初生於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皰,痛如火燎。以成簇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作帶狀分佈,伴刺痛為臨床特徵。多見於成年人,好發於春秋季節。相當於西醫的帶狀皰疹。 [詳細答案]

  • 3回答

    蛇串瘡如何治療

    您說的蛇串瘡就是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約有30%以上的患者會留下後遺神經痛,輕的痛數月,重的痛數年。您可以到針灸科就診,局部的理療,比如針灸、拔罐、神... [詳細答案]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