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
養生之道網導語: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受天氣和地域的影響,出現脾胃濕熱的情況,那麼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您介紹脾胃濕熱吃什麼調理。 中醫認為,人體正氣不足是這個病...
2015-08-27 -
營血熱盛型暑溫
症狀:灼熱煩躁,夜寐不安,時有譫語,甚或昏迷不語,或猝然昏倒,身熱肢厥,氣粗,牙關微緊,或出血,舌紅絳,脈細數。 病因病機:暑入營血,心神被擾,內閉心包。營熱陰傷。 治則治法:涼營解毒,清心滌暑。...
2017-03-04 -
胃熱移膽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中下焦陽明少陽經者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嘔苦不眠,《經》所謂胃移熱於膽也。 證候表現:心下痞硬,嘔苦不眠 處方:宜黃連生薑溫膽湯。黃連(一錢)生薑(二錢)半夏(二錢)竹茹(三錢)枳實...
2017-03-04 -
營血熱盛型伏暑
證候表現:伏暑煩熱,舌赤神昏譫妄。 病因病機:上條將欲傳營,此條已傳營分;故熱而煩亂,舌赤昏譫。此邪已入營。 處方:非用玉女煎之生地、石膏、知母、麥冬、沙參、元參、菖蒲、郁金、牛黃丸清營透邪,必致...
2017-03-04 -
暑濕內伏脾胃型伏暑
病因病機:暑兼濕氣,伏于足陽明太陰者。 證候表現:舌白脈弦緩而大,無汗或但頭汗出。 處方:香薷飲主之。 出處:《伏邪新書》·伏暑(節)·暑兼濕氣伏于足陽明太陰 原文:暑兼濕氣,伏于足陽明太陰者,舌...
2017-03-04 -
陽明熱盛型伏暑
病因病機:迨至汗已外達,不惡寒而惡熱,口轉渴而便閉溺黃,苔轉黃燥,脈轉浮數,此伏暑由膜原而轉陽明外潰之候。 證候表現:不惡寒而惡熱,口轉渴而便閉溺黃,苔轉黃燥,脈轉浮數。 處方:宜與涼膈散(連翹、...
2017-03-04 -
脾胃陰寒型伏暑
鑒別診斷:便下泄瀉,糞質黃臭,大腹疼痛拒按,脈沉弦搏指,或滑沃不暢者,雖見肢冷,亦是熱證。 證候表現:若便清腥臭,腹不知痛,脈虛欲脫,而又汗出肢冷者,便是寒證無疑矣。 病因病機:原因由於髒體陰寒,...
2017-03-04 -
肝經熱盛型尿血
治療方法:龍膽瀉肝東加桃仁丹皮牛膝玉京。 病因病機:治肝經遺熱 證候表現:淋秘割痛,其證少腹滿,脅肋刺痛,口苦耳聾,或則寒熱往來。 處方:宜龍膽瀉肝東加桃仁、丹皮、牛膝、玉京。 出處:《血證論》·...
2017-03-04 -
心經熱盛型尿血
治療方法:導赤飲加炒梔連翹丹皮牛膝。 病因病機:治心經遺熱 證候表現:淋秘割痛,虛煩不眠,或昏睡不醒,或舌咽作痛,或怔忡懊憹。 處方:宜導赤飲加炒梔、連翹、丹皮、牛膝。 出處:《血證論》·第四卷血...
2017-03-04 -
怎麼看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症狀 脾胃出了毛病,常見這種有: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叫“便溏”。如發現自己有這幾...
2015-04-10 -
肺胃熱鬱型丹毒
治療方法:升麻葛根湯。 證候表現: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 處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出處:《外科正宗》·卷之四(卷)·雜瘡毒門(門) 原文:先從頭額起者,名天奪丹,以升麻葛根湯母子同服。
2017-03-04 -
膽胃熱毒型乳癰
治療方法:加味逍遙散、人參敗毒散、神效瓜蔞散。 病因病機:屬膽胃二腑熱毒,氣血壅滯。 證候表現:故初起腫痛發於肌表,肉色焮赤,其人表熱發熱,或發寒熱,或憎寒頭痛,煩渴引冷。 處方:用人參敗毒散。 ...
2017-03-04 -
正虛熱盛型乳癰
證候表現:腫痛,令人寒熱往來,煩躁口渴,其腫消之不應者,將欲作膿。 治療方法:透膿散。 處方:即用透膿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二(卷)·胸乳部(篇) 原文:其腫消之不應者,將欲作膿,即用透膿散。
2017-03-04 -
脾胃血瘀型濕瘡
治療方法:法以燈草刮瘡處,令血出即愈。 證候表現:生於眼胞之裡,色黃形軟,眼皮裡有紅絲堆累者。 病因病機:乃血熱有瘀也。 療法:法以燈草刮瘡處,令血出即愈。 出處:《外科心法》·卷二(卷)·眼部(...
2017-03-04 -
氣虛熱盛型囊癰
治療方法: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食少者。 病因病機:若氣怯食少者。 方用:宜服托裡透膿湯,外用二味拔毒散圈敷腫根。 處方:...
2017-03-04 -
脾胃氣虛型脫疽
治療方法:用如聖金刀散止之。余腫以離宮錠塗之。 證候表現:多生足指之間,手指生者間或有之,血流不止者。 治則治法:用如聖金刀散止之 方用:用如聖金刀散止之。余腫以離宮錠塗之 處方:如聖金刀散。 處...
2017-03-04 -
夏天太熱吃不下飯怎麼辦 揭6款值得收藏的健脾胃食物
夏季吃6種食物 健脾養胃最有效據世界健康管理聯盟統計,全球胃病患者已經從1985年的1.5億人增加到今年的5億人,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達7億。怎樣防治胃病呢?專家稱,從中醫的角度看,胃病發病率...
2014-07-16 -
脾胃氣虛型疔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湯。 病因病機:若攻利太過 證候表現:以致發渴、六脈虛大者 處方:宜服補中益氣湯。 出處:《外科心法要訣》·卷七十二(卷)·發無定處(上)(篇) 原文:若攻利太過,以致發渴、六脈...
2017-03-04 -
毒蘊熱盛型疔
治療方法:琥珀膏。 證候表現:俱生於手指頂尖,蛇頭疔自筋骨發出,根深毒重,膿熟。 治則治法:外貼琥珀膏煨膿生肌治之 處方:琥珀膏。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手部(篇) 原文:膿熟開之,外貼...
2017-03-04 -
熱盛陰虛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滋陰內托散。 證候表現:腎囊生瘡,身發寒熱,口幹飲冷,膿勢將成也。 處方:急服滋陰內托散。 出處:《外科心法》·卷三(卷)·下部(篇) 原文:不應者,膿勢將成也,急服滋陰內托散。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