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熱熾盛型厥證
治療方法:承氣湯。 證候表現:手足逆冷,脈數。 處方:用承氣。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四(卷)·厥(篇) 原文:熱厥脈數,外感脈沉實,有痰脈弦。因痰者,用白術、竹瀝;氣虛,四君子;血虛,四物;熱...
2017-03-04 -
陰寒內盛型厥證
治療方法:理中湯、四逆湯。 證候表現:始得之身冷,脈沉,四肢逆,足蜷臥,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 處方:治之以四逆、理中之輩。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四(卷)·厥(篇) 原文:所謂陰厥者,...
2017-03-04 -
脾虛氣弱型功能性便秘
症狀:排便困難,雖有便意,用力努掙則汗出短氣,便後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虛。 治則治法:益氣潤腸。 中成藥:便秘通,口服,1次20ml,1日2次。 方藥:黃芪東加減。黃芪15g,火...
2017-03-04 -
三焦熱盛型腹痛
治療方法:黃連解毒湯、大金花丸。 證候表現:時痛時止,熱手按而不散,脈大而數者 病因病機:熱也 處方:大金花丸。 處方:黃連解毒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八(卷)·心腹諸痛(篇) 原文:時痛時止...
2017-03-04 -
肝鬱脾虛型泄瀉(腹瀉型腸晚激綜合征)
症狀:每因情志怫鬱即腹痛腸鳴泄瀉,瀉後痛減,脘痞胸悶,急躁,易怒,噯氣少食,舌邊紅,苔薄白,脈弦。 治則治法:抑肝扶脾。 中成藥:加味逍遙丸、舒肝丸等。 方藥:痛瀉藥方加減。白術、炒白芍、防風、陳...
2017-03-04 -
寒濕風盛型泄瀉
治療方法:藿香正氣散加減。 證候表現:泄瀉清稀,甚則如水樣,脘悶食少,腹痛腸鳴,或兼外感風寒,則惡寒,發熱,頭痛,肢體酸痛,舌苔白或白膩,脈濡緩 病因病機:寒濕內盛,脾失健運,清濁不分 治則治法:...
2017-03-04 -
陰寒內盛型泄瀉
治療方法:附子理中湯。 病因病機:中寒 證候表現: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澄澈清冷,小便清白 處方:附子理中湯。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七(卷)·泄瀉(篇) 原文:鶩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鴨糞,澄澈...
2017-03-04 -
陽虛濕困型泄瀉
治療方法:治濕瀉方。 病因病機:此由陽氣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陰中耳。癸卯歲六七月間,淫雨陰寒,逾月不止 證候表現:一日予體重肢節疼痛,大便泄下,而小便閉塞 處方: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
2017-03-04 -
胃熱壅盛型吐血
治療方法:瀉心湯合十灰散加減。 證候表現:脘腹脹悶,嘈雜不適,甚則作痛,吐血色紅或紫黯,常夾有食物殘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因病機:胃熱內鬱,熱傷胃絡 治則治法:清胃瀉...
2017-03-04 -
胃中寒盛型嘔吐
治療方法:二陳東加藿香砂仁吳茱萸乾薑丁香。 證候表現:寒者,口和身冷,或兼腹痛,脈必遲細,吐出如多有冷氣 處方:宜二陳東加藿香、砂仁、吳萸、乾薑、丁香之類。 出處:《醫學從眾錄》·卷三(卷)·嘔吐...
2017-03-04 -
脾虛氣滯型噎膈
治療方法:下氣湯。 證候表現:氣膈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 處方:下氣湯。 出處:《金匱翼》·卷三(卷)·膈噎反胃統論(篇) 原文:氣膈氣膈病使人煩懣食不下,時嘔沫。淳于意作下氣湯治此疾,一日氣下...
2017-03-04 -
陰寒內盛型噎膈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吳茱萸。 證候表現:食梗澀難下,則口開目瞪氣欲絕。 病因病機:寒月陰氣大助陰邪於外 處方:於正藥內加吳茱萸。 治則治法:大熱大辛苦之味,以瀉陰寒之氣。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
2017-03-04 -
肝熱脾虛型瘧疾
證候表現:伏暑三日一瘧,或臨夜分,面黃食減,腹膨便溏,脈弦,此厥陰瘧也。 處方:故用清脾飲理脾疏肝,合吳氏三甲散,以搜隱伏之邪,則脾元漸複,肝邪漸泄,瘧不攻自止矣。宜用吳又可三甲散合清脾飲。 治則...
2017-03-04 -
腎虛濕摶型黃疸
治療方法:治女勞疸方。 病因病機:因房事後為水濕所摶。 證候表現:故額黑身黃,小腹滿急,小便不利。 處方:以大麥一撮,同活石、石膏末各一錢煎服。 出處:《丹溪心法》·卷之三(卷)·疸(篇) 原文:...
2017-03-04 -
疫毒熾盛型黃疸
治療方法:《千金》犀角散加味。 證候表現:發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膚瘙癢,高熱口渴,脅痛腹滿,神昏譫語,煩躁抽搐,或見衄血、便血,或肌膚瘀斑,舌質紅絳,苔黃而燥,脈弦滑或數 病因病機:...
2017-03-04 -
陽虛水盛型鼓脹
治療方法:附子理苓湯或濟生腎氣丸加減。 證候表現:腹大脹滿,形似蛙腹,朝寬暮急,面色蒼黃,或呈?白,脘悶納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腫,小便短少不利,舌體胖,質紫,苔淡白,脈沉細無力 病因病機:脾腎陽虛...
2017-03-04 -
氣分熱盛型頭痛
治療方法:白虎東加白芷。 病因病機:陽明頭痛 證候表現:陽明頭痛,發熱惡熱而渴 處方:白虎東加白芷。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八(卷)·頭痛(篇) 原文:陽明頭痛,發熱惡熱而渴,白虎東加白芷。
2017-03-04 -
脾虛食滯型頭痛
治療方法:香砂枳術丸。 病因病機:傷食頭痛 證候表現:頭痛,胸滿咽酸,噫敗卵臭,惡食,雖發熱而身不痛 處方:香砂枳術丸。 出處:《醫宗必讀》·卷之八(卷)·頭痛(篇) 原文:傷食頭痛,胸滿咽酸,噫...
2017-03-04 -
肝火亢盛型眩暈(原發性高血壓)
症狀:眩暈、頭痛、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幹、口苦、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則治法:清肝瀉火,疏肝涼肝。 中成藥:牛黃降壓丸、龍膽瀉肝軟膠囊等。 方藥:調肝降壓方加減。柴胡、香附、佛手、...
2017-03-04 -
陰虧燥盛型萎黃
治療方法:梔子柏皮湯。 病因病機:燥也 證候表現:身黃,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飲。 處方:梔子柏皮湯。 出處:《證治準繩·雜病(5-8冊)》·第五冊(卷)·雜門(門) 原文:幹黃,燥也,小便...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