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躁_時病
【陰躁】即陰寒極盛所致的躁擾、神志不安的證侯,多屬危重之證。臨床表現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脈微欲絕,躁擾不安。這種煩躁是因陰盛格陽所引起,故稱。可見於休克前期、心力衰竭、尿毒癥等。
2017-03-10 -
陰陽交_時病
【陰陽交】語出《素問.評熱病論》。熱病出汗後,仍發熱,脈躁疾。發熱和脈象不因出汗而見和緩,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狀,前人認為這是陽邪交入于陰分,消耗陰氣所致,故名。屬危重證侯。
2017-03-10 -
陰陽毒_時病
【陰陽毒】語出《金匱要略》。為感受疫毒,內蘊咽喉,侵入血分的病症。分陽毒和陰毒,陽毒因熱壅於上,以面赤斑斑如錦絞、咽喉痛、吐膿血為主要症狀;陰毒乃邪阻經脈,以面目青、身痛如被打傷、咽喉痛為主要症狀。...
2017-03-10 -
陰暑_時病
【陰暑】指夏季因氣候炎熱而吹風納涼,或飲冷無度,中氣內虛,以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侵襲而為病。是由於靜而得之,故名“陰暑”。主要病狀有發熱惡寒、無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黃,脈弦細等。
2017-03-10 -
疫瘧_時病
【疫瘧】凡瘧疾在一個地區引起流行,互相傳染,病情較重的,稱為“疫瘧”。其臨床表現有寒熱往來。每日發作一次或二次,發熱較高,煩渴有汗。
2017-03-10 -
疫毒痢_時病
【疫毒痢】痢疾證候類型之一。又叫“疫痢”。本病或因患者體質素虛,或因毒癘過盛,致疫毒深滯腸胃,易入營血,有較強的傳染性,故名。臨床表現有發病急驟,病情較劇,突然高熱,寒戰,煩渴,腹痛急劇,痢下膿血稠...
2017-03-10 -
陽暑_時病
【陽暑】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長途奔走,感受炎熱曝哂而發病的傷暑證。是由於動而得之,故名“陽暑”。主要病狀有高熱、心煩、口渴、大汗、舌苔黃幹,脈洪數等。
2017-03-10 -
蓄血證_時病
【蓄血證】傷寒太陽腑證的另一種證侯。主要表現為身熱,神志如狂,少腹脹滿,拘急不舒,小便自利。是由表熱隨經入裡,與血相搏,瘀熱阻滯少腹,上擾心神所致。嚴重者少腹硬滿,小便自利,發狂,或身發黃,色瘀暗,...
2017-03-10 -
虛瀉_時病
【虛瀉】由於脾腎陽虛,瀉下日久所致。臨床表現有食下易瀉,大便次數多而稀爛,或完穀不化,神倦無力,面色晄白,唇舌淡白,脈細弱;或天末亮時即瀉下一、二次,並有腰酸肢冷等症。
2017-03-10 -
虛瘧_時病
【虛瘧】由於平素元氣虛弱,再感瘧邪而發病。發作時寒熱交作,自汗倦臥,飲食減少,四肢乏力,脈弦細。本病也可因久瘧未愈,脾胃虛寒而引起。發病時有寒熱交作、飲食減少、倦怠肢冷、腹滿便溏、脈濡弱等。
2017-03-10 -
休息痢_時病
【休息痢】下痢履發履止,日久不愈,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澀太早,治療不當,以致腸中積熱未盡;或因飲食失節;或因過服寒涼,脾腎陽虛所致。
2017-03-10 -
胸脅苦滿_時病
【胸脅苦滿】即胸脅部滿悶不舒。這是足少陽膽經氣機失調所出現的症狀之一。足少陽經絡分佈兩脅,因為氣機鬱結,同時膽火又內郁於胸膈,故出現這種症狀。
2017-03-10 -
胸下結硬_時病
【胸下結硬】“胸下“指膈間,是胸膈間有脹滿痞硬而有疼痛的症狀。可因痰濕和邪熱相結;或因脾胃虛寒誤用瀉下,脾胃受傷而致。
2017-03-10 -
新感溫病_時病
【新感溫病】指四時中感受外邪,隨感隨發的溫病。初起為表寒症的,發熱較輕、惡寒、頭痛、體痛較重,舌質淡、舌苔薄白,口中和,不渴,脈浮緊或浮緩,以後就化熱入裡。初起為表熱症的,發熱較重,惡寒、頭痛、體痛...
2017-03-10 -
心下滿_時病
【心下滿】指胃脘間痞悶脹滿;若兼有氣上逆的感覺,稱為“心下逆滿”。這是由於中陽受傷,運化失常,以致水飲停於中焦所出現的自覺症狀。
2017-03-10 -
心下急_時病
【心下急】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脹滿不舒的感覺。這是因邪熱結於胃,引起劇烈嘔吐後所出現的自覺症狀。常伴有心煩、大便閉等症。可見於急性胃炎、胃腸型感冒等。
2017-03-10 -
泄瀉_時病
【泄瀉】大便稀薄,時作時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傾注,叫“瀉”。但臨床上多合稱為“泄瀉”。其致病原因很多,如風、寒、濕、熱內犯腸胃,飲食不節,脾胃內傷,以及腎陽衰微等均可致病。一般分為“寒瀉”、...
2017-03-10 -
脅熱下利_時病
【脅熱下利】或簡稱“脅熱利”。是指裡寒挾表熱所引起的泄瀉。主要症狀有形寒身熱,心窩部有痞硬的感覺、腹瀉不止等。這是外感寒邪,外邪末除,因誤下傷脾,故外有形寒身熱的表證,內有脾虛腹瀉的裡證,表裡同病。
2017-03-10 -
項強_時病
【項強】指頭部後項的肌肉筋脈牽引不舒的症狀。一般是由於外感風寒,寒邪侵入太陽經絡,經氣不舒所致。項強常與頭痛並見,是太陽病的主症之一。也有由於濕邪阻滯肌肉,或熱邪灼傷筋脈而致者。
2017-03-10 -
項背強兒兒_時病
【項背強兒兒】《傷寒論》。頭項和背部的肌肉經脈俱有牽引不舒之感。是項強病勢進一步的發展,是形容患者頭項伸直稍向後傾,如小鳥學飛之狀。若伴見外感症狀的,為邪犯太陽經絡的證候。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