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利清谷_時病
【下利清穀】“下利”,指一般的腹瀉。“下利清穀“即指瀉下的糞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無糞臭味,並有惡寒肢冷、神倦脈微等脾腎陽虛症狀。
2017-03-10 -
五色痢_時病
【五色痢】痢疾,膿血糞便中雜有多種顏色,故名。有虛症和實症之分。實症是由腸中之滯熱未盡,過早使用止澀藥,或因毒留腸中所致,表規為裡急後重較甚,脈實有力。虛症是由於痢後臟腑之氣已傷,脾腎兩虛,表現為臍...
2017-03-10 -
瘟黃_時病
【瘟黃】本病是由於感受濕熱時毒,毒盛化火,深入營血所致。臨床表現有身目呈紅黃色、高熱神昏、煩渴、腹脹、脅痛、衄血便血,或發斑疹、舌絳苔黃燥等。類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黃疸型鉤端嫘旋體病等。
2017-03-10 -
溫燥_時病
【溫燥】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熱者。臨床表規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咯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幹痛、鼻幹唇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這是肺受溫燥之邪、肺...
2017-03-10 -
溫疫_時病
【溫疫】又稱“瘟疫”。是感受疫癘之邪而發生的多種急性傳染病的統稱。其特點是發病急劇,病情險惡,有強烈的傳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常見的有兩類:一是濕熱穢濁之疫,以惡寒壯熱、頭痛身痛、苔白如積粉、脈數等為...
2017-03-10 -
溫瘧_時病
【溫瘧】內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熱而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先熱後寒、熱重寒輕、汗或多或少、口渴喜涼飲、舌紅、脈輕按浮數重按無力等症。「溫瘧者,其脈如平(指未現瘧疾通常所見的弦脈),身無寒,但熱,骨節...
2017-03-10 -
溫病_時病
【溫病】是感受四時不同的溫邪所引起的多種急性熱病的總稱。古代對於“熱病”,多用“溫病”一語以概括;後人有認為“熱”輕的為溫,重的為熱,但實質上是相同的,故溫與熱往往互稱,又統稱為溫熱病。其臨床特點是...
2017-03-10 -
胃中燥矢_時病
【胃中燥矢】指腸中大便燥結。《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矢五六枚也。」這裡“胃中”是指腸道。胃中有燥矢,說明是胃腸道實熱內結,津液受邪熱煎灼消耗,故腸...
2017-03-10 -
胃家實_時病
【胃家實】語出《傷寒論》。“胃家”是胃與大小腸的簡稱。胃家實指邪熱結于陽明、津液受傷所出現的證侯。主要症狀為壯熱、煩渴、大汗出、脈洪大;因邪熱與腸中糞便互結,可出現潮熱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2017-03-10 -
痰瘧_時病
【痰瘧】較重型瘧疾。臨床表規為發作時寒熱交作,熱多寒少,頭痛眩暈,痰多嘔逆,脈弦滑。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類於腦型瘧疾。
2017-03-10 -
太陽中風_時病
【太陽中風】指太陽經感受風邪,是太陽表證的一個證型,主要症狀有頭項強痛、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等,屬表虛證。指真中風的一型。即中風病有寒熱的證候中表現無汗惡寒,或有汗惡風的稱為“太陽中風”。但這種...
2017-03-10 -
暑瘵_時病
【暑瘵】指感受暑熱而突然咯血咳嗽,狀似“癆瘵”的病症。是因暑熱傷肺,蒸迫肺絡所致。臨床表現有煩熱口渴、咳嗽氣喘、頭目不清、咯血、衄血,脈洪而芤等。如暑熱挾濕的,則口不渴而苔白滑。
2017-03-10 -
暑溫_時病
【暑溫】指夏季感受暑邪而發病的熱性病。臨床表現一開始就發熱身困,汗大出,背微惡寒,形似傷寒,右脈洪大而數,左脈反小於右,頭暈痛,面垢齒燥,口渴引飲,面赤心煩惡熱,大便或秘或瀉,或瀉而不爽等。暑溫易夾...
2017-03-10 -
暑熱證_時病
【暑熱證】廣義指暑天一般熱證。狹義指小兒夏季熱(古稱“疰夏”)。嬰幼兒每逢夏季長時期發熱,或暮熱早涼,或暮熱早涼,伴有口渴、多尿、無汗或少汗等症狀。發病原因,多與嬰幼兒時期,陰氣未充,陽氣未盛,不能...
2017-03-10 -
暑瘧_時病
【暑瘧】因暑邪內鬱,再感秋涼之氣而誘發的一種瘧疾。臨床表現有惡寒壯熱、無汗、煩渴引飲、脈弦數或洪數,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冷,待大汗出後則熱退等。
2017-03-10 -
暑穢_時病
【暑穢】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發的病症。表現為發病急速,頭痛而脹、胸脘脹悶、煩躁、噁心嘔吐、身熱有汗,嚴重的出現神昏、耳聾等症狀。
2017-03-10 -
暑風_時病
【暑風】暑溫病,因熱盛而出現昏迷抽搐症狀的,稱為“暑風”或“暑痙”。表現為突發高熱、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挾濕或痰濕互阻,如濕盛的,胸悶噁心,大便...
2017-03-10 -
暑病_時病
【暑病】暑為六淫之一,是夏季的主氣。凡夏天感受暑熱邪氣而發生的多種急性熱病,統稱為“暑病”。但狹義的一般多是指暑溫、中暑、感暑之類的病症。
2017-03-10 -
手足躁擾_時病
【手足躁擾】指手足擾動不寧。有實證和虛證之別。實證是因內熱熾盛,心中煩躁不寧,故手足躁擾不能安臥。常伴有身熱口渴或腹脹痛、大便秘結等實熱症狀。虛證是因危重病元氣將脫,神不自主,故出現循衣摸床、四肢躁...
2017-03-10 -
食瀉_時病
【食瀉】因傷食而致瀉,故名。臨床表現為吞酸噯臭,惡聞食氣,胸脘痞悶,腹痛則瀉,瀉後痛減,苔膩。是由於飲食不節,傷於腸胃、脾失健運所致。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