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煩_時病
【內煩】指內熱(實熱或虛熱)而引起心胸煩悶的症狀。因心煩引起意識錯亂的,叫“煩亂”。煩亂同時又有悶悶不樂感覺的,稱為“煩冤”。
2017-03-10 -
目中不了了_時病
【目中不了了】語出《傷寒論》。了了,是清楚分明的意思。目中不了了,是形容看東西時模糊不清,是由於陽明腑熱過盛,津液受傷,邪熱上蒸所引起的症狀。
2017-03-10 -
牡瘧_時病
【牡瘧】此種瘧疾多因平素元陽虛弱,邪氣伏于少陰而致。臨床表規為發病時寒戰較甚,無熱或微熱,面色淡白,每日定時發作,脈沉而遲等。
2017-03-10 -
芒漕_時病
【芒漕】即“寒瀉”。又稱“鴨溏”或“鶩泄”。形容瀉下的大便水糞相雜,色青黑如鴨糞,小便清,脈沉遲。此屬寒濕之證,因脾氣虛,大腸有寒而致。如瀉下僅是一般清稀垢穢的糞便,則稱為“溏泄”或“泄利”。
2017-03-10 -
脈疹_時病
【脈疹】俗稱“痧子”。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傳染病,是由於感受時邪癘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肺胃。初起先見肺衛風熱症狀,以咳嗽、眼結膜紅赤、畏光、眼淚汪汪為其特徵。皮疹出現時,疹點先從耳後、髮際及頭部出現,...
2017-03-10 -
涼燥_時病
【涼燥】指感受秋涼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寒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而寒,類似感受風寒,但本病有津氣乾燥的現象,如唇燥嗌幹、乾咳連聲、胸滿氣逆、兩脅竄痛、皮膚乾痛、舌苔白薄而乾等症。...
2017-03-10 -
痢疾_時病
【痢疾】古名“滯下”,亦稱“腸澼”。滯下,是形容大便次數增多,雖急欲排便,但不能通暢,肛門重墜,如有物阻滯的感覺。腸澼,是形容腸內有積滯,排便時澼澼有聲。本病為夏秋季常見的腸道急性傳染病,臨床以腹痛...
2017-03-10 -
裡急後重_時病
【裡急後重】痢疾的主要症狀之一,未大便前腹痛,欲大便時迫不待,叫“裡急”。大便時窘迫,但排出時不暢,肛門有重墜的感覺,叫做“後重”。
2017-03-10 -
勞熱_時病
【勞熱】指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中出現的發熱現象,如五勞七傷所產生的虛熱。因中氣不足,肺氣虛弱,稍事勞累,即出現低熱的症狀。
2017-03-10 -
勞瘧_時病
【勞瘧】因瘧疾日久而使身體虛弱,將成虛勞,又稱“瘧勞”。或因多病勞損,氣血兩虛而患瘧疾,均稱勞瘧。其特點為微寒微熱,或發於晝,或發於夜,氣虛多汗,飲食少進,或停止發作後遇勞即發。
2017-03-10 -
爛喉痧_時病
【爛喉痧】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冬、春兩季。由口鼻吸受疫毒之氣,與肺胃蘊熱相蒸而發。以咽喉疼痛腐爛,肌膚發生紅色疹子(丹痧)為主證,故又名“爛喉丹痧”。因具有傳染性,能引起流行,故為“疫喉”之一,...
2017-03-10 -
酒疸_時病
【酒疸】語出《金匱要略》。黃疸類型之一。因酒食不節,以致脾胃受傷,運化失常,濕濁內鬱生熱,濕熱交蒸而成。主要症狀有身目發黃、胸中煩悶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小便赤澀、脈沉弦而數等。
2017-03-10 -
久痢_時病
【久痢】痢疾日久不愈,又稱“遷延痢”。多因脾腎虛弱,中氣不足所致。臨床表現為大便常帶粘液血液,排便時腹部隱痛,排出無力,甚或脫肛,食欲減退,形體消瘦等。
2017-03-10 -
痙病_時病
【痙病】熱性病過程中出現的背強反張,口噤不開的病症。主要表現:身熱足寒(惡寒時覺頭熱、面赤、目赤),頸項強急,背反張,卒口噤,獨頭動搖,脈沉細或勁急等。本病是由六淫侵襲,化燥、化風所致。如陽明熱盛,...
2017-03-10 -
噤口痢_時病
【噤口痢】痢疾,飲食不進或嘔不能食者,稱為“噤口痢”。多由疫痢、濕熱痢演變而成,或見於疫痢,濕熱痢病程中的某一階段,是痢疾比較嚴重的證候。多因濕熱毒邪蘊結腸中,毒盛而傷害胃氣,胃陰受劫;或因久病脾胃...
2017-03-10 -
結胸_時病
【結胸】語出《傷寒論》。指邪氣結於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狀有兩類:一類為胸脅部有觸痛,頭項強硬,發熱有汗,脈寸浮關沉等;一類為從心窩到少腹硬滿而痛,拒按,大便秘結,口舌乾燥而渴,午後稍有潮熱,脈沉結等。...
2017-03-10 -
角弓反張_時病
【角弓反張】病人的頭項強直,腰背反折,向後向曲如角弓狀。這是風病或熱極動風的一種症狀。可見於驚風、破傷風及多種病因所致的腦炎、腦膜炎等。
2017-03-10 -
急黃_時病
【急黃】本病是因脾胃素有積熱,濕熱之毒熾盛,灼傷津液,內陷營血,邪入心包所致。是陽黃的重證。它的特點是發黃急驟,身目呈紅黃色,高熱頃渴,胸滿腹脹,神昏譫語,衄血便血,或出斑疹,舌絳,苔黃燥,脈弦滑數。
2017-03-10 -
霍亂_時病
【霍亂】古代把上吐下瀉同時並作的病都包括在霍亂的範圍內。認為這是一種胃腸揮霍撩亂的規象,故名。因此,它既包括著烈性傳染病的“霍亂”,也包括一般夏秋間常見的急性胃腸炎。分為二類:一是因其能將胃腸中病理...
2017-03-10 -
黃汗_時病
【黃汗】語出《金匱要略》。以汗出沾衣,色如黃柏汁,故名。症見口渴發熱,胸部滿悶,四肢頭面腫、小便不利、脈沉遲等。病因是由於風、水、濕、熱交蒸所致。濕熱傷及血分時,又可併發瘡瘍。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