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虛則胖氣虛則瘦
胖補氣 瘦補血 人體要氣血平衡,才會精神抖擻,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氣血是否平衡。 那麼,什麼是氣呢? 從中醫角度來講,人體的氣有肝氣、肺氣、腎氣、脾氣、衛氣、營氣、宗氣等。 其實,氣...
2017-03-04 -
氣虛則多病”十大補氣"食物為您推薦
引導語:氣虛,氣虛的人冬季要如何進補呢?補氣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補氣的10種食物。 土豆補胃氣: 因為對人體有諸多益處,土豆又被稱為“地下水果”。土豆補益胃氣的功能突出,此外還具有益氣...
2017-03-04 -
手太陰型暑溫
證候表現:如上條證,但汗不出者 處方:新加香薷飲主之。 證候表現:證如上條,指形似傷寒,右脈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而言 鑒別診斷:但以汗不能自出,表實為異 處方:故用香薷飲發暑邪之表也。按:香薷...
2017-03-04 -
邪在上中焦太陰陽明氣分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上中焦太陰陽明氣分者。 證候表現:煩渴喜得冷飲,脈右小弱者。 鑒別診斷暑傷氣分,脈必芤虛也,此非結胸。 處方:宜辛寒清解飲。生石膏(五錢)知母(三錢)厚朴(一錢)苦杏仁(三錢)竹瀝...
2017-03-04 -
邪伏上焦手太陰血分型伏暑
證候表現:舌赤,口渴,汗多。 處方:加減生脈散主之。 病因病機:此邪在血分而表虛之證也。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卷)·伏暑(篇) 原文:太陰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減生脈散主之。此邪在...
2017-03-04 -
邪伏上焦手太陰氣分型伏暑
證候表現:舌白口渴,無汗者。 處方:銀翹散去牛蒡、元參加杏仁、滑石主之。 病因病機:此邪在氣分而表實之證也。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卷)·伏暑(篇) 原文:太陰伏暑,舌白口渴,無汗者,銀...
2017-03-04 -
邪伏兩太陰型伏暑
病因病機:暑伏于兩太陰者,舌白口渴,腹脹氣怯,寒熱似瘧,有汗不解,小便已灑然毛聳,右寸虛大,右關弦緩,左關細澀,此兼足太陰濕氣為病也。 證候表現:舌白口渴,腹脹氣怯,寒熱似瘧,有汗不解,小便已灑然...
2017-03-04 -
邪伏上中焦手太陰陽明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上中焦手太陰陽明經者。 證候表現:煩渴引飲,嘔吐噁心,頭目昏暈。 處方:宜枇杷葉飲。枇杷葉(五片)川朴(錢半)香薷(一錢)麥冬(三錢)木瓜(一錢)廣皮(一錢)生甘草(八分)鮮冬瓜皮...
2017-03-04 -
邪在上焦手太陰厥陰營分型伏暑
病因病機:伏暑在上焦手太陰厥陰營分者。 證候表現:病經一月,耳聾神識不清,咳甚痰粘,呼吸喉間有音。 病因病機:夏秋濕熱氣內鬱,新涼引動內伏暑邪。 治則治法:治當清解三焦。 誤治:奈醫者不曉伏氣為病...
2017-03-04 -
含化太陰玄精丸
含化太陰玄精丸 【處方】太陰玄精(細研)半兩,川升麻半兩,玄參半兩,射干半兩,寒水石(細研)半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微赤,銼)半兩,馬牙消1兩(細研)。【制法】上為末,都研令勻,煉蜜為丸,如小彈子...
2017-03-05 -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十二經脈之一。它的循行路線是:在體內,屬脾、絡胃,並與心及舌根相連。在體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內側(由中部轉向前部)、腹部、胸部,止於側胸部,本經有病時,主要有胃痛、嘔吐、腸炎、腹脹、噫氣...
2017-03-08 -
陽虛則外寒
【陽虛則外寒】語出《素問.調經論》。陽虛,指氣虛或命火不足,臟腑功能減弱,尤以脾腎陽虛不能運化精微,吸收營養,以溫養臟腑,因而熱能不足,衛氣不固,影響末梢迴圈,發生外寒的病症。臨床表現為面色晄白、畏...
2017-03-08 -
太陰病
【太陰病】六經病之一。大多由三陽病傳變而來,一般特點是沒有發熱。太陰病常見腹滿、嘔吐、泄瀉、口不渴、食不下、脈緩弱等症狀,與陽明病同為裡證,但性質相反。陽明屬實熱,太陰屬虛寒;陽明病是胃腸燥熱,太陰...
2017-03-08 -
虛則補之
【虛則補之】語出《素問.三部九候論》。證屬於虛的,用補法治療。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不同,補法也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等不同的方法。參見“補法”各條。
2017-03-08 -
手太陰肺經配穴舉例
(1)少商配尺澤。用瀉法,有清肺熱,止喉痛的作用。 (2)尺澤配太淵。瀉尺澤,清肺熱;補太淵,補肺虛。相互結合,有驅邪扶正之效。 (3)尺澤配合穀。此為表裡配穴,既清肺熱,又治外感,均宜用瀉法。 ...
2017-03-08 -
手太陰肺經常用點穴穴位
中府 【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處。 【功效】清宣肺氣,止咳平喘。 【主治】①咳嗽、氣喘,胸痛。②肩背痛。 【手法】按、揉、摩。 【備註】肺之募穴。 雲門 【定位】胸前壁...
2017-03-08 -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指外感發熱病當病邪內傳時南種不同的病理變化。一是患者中氣足,入裡時多傷津化熱,成為胃腸實熱證。胃屬陽明,故稱“實則陽明”。一是患者中氣虛弱,入裡的邪氣不能化熱,寒傷陽氣,以致...
2017-03-10 -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指感受外寒發病後兩種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氣比較充實,感寒後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現頭項強痛,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脈浮等太陽表證,故稱實則太陽;一是正氣虛弱,感寒後寒邪...
2017-03-10 -
實則太陽 虛則少陰
指感受外寒發病後兩種不同的病理更化。 一是患者正氣比較充實,感寒後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現頭項強痛,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脈浮等太陽表證,故稱實則太陽; 一是正氣虛弱,感寒後寒邪內陷少陰,出...
2017-03-11 -
實則陽明 虛則太陰
指外感發熱病當病邪內傳時南種不同的病理變化。 一是患者中氣足,入裡時多傷津化熱,成為胃腸實熱證。 胃屬陽明,故稱“實則陽明”。 一是患者中氣虛弱,入裡的邪氣不能化熱,寒傷陽氣,以致脾陽失運,...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