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開竅於舌
【心開竅於舌】其主要意義在於,心的生理、病理情況,可以在舌的變化中反映出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論述“心”的時候提到:「在色為赤,....在竅為舌。」古人還提到“舌為心苗”。苗,有略微顯露的意思...
2017-03-10 -
腎開竅于二陰
【腎開竅于二陰】前陰指尿道(一說包括精竅),後陰指肛門,這主要是指腎和大小便的關係,因為腎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謝的,這一功能的產生,又和命門之火的氣化功能有關。故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水液的分佈,排泄...
2017-03-10 -
腎開竅於耳
【腎開竅於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腎“在竅為耳”,《靈樞.脈度篇》又指出:「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為腎之官,腎精足則聽覺聰靈,腎精虛則兩耳失聰。通過耳聽覺的變化,一般可以推斷腎氣...
2017-03-10 -
脾開竅於口
【脾開竅於口】《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于口,藏精於脾。」《靈樞.脈度篇》又說:「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說明脾臟的精氣通於口,脾氣功能正常,則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響口味,如脾虛,多覺...
2017-03-10 -
肝開竅於目
【肝開竅於目】《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于目,藏精於肝。」《靈樞.脈度篇》又指出:「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說明肝臟的精氣通於目竅,視力的強弱和肝是有直接關係的。同時《素問.五臟生成篇》...
2017-03-10 -
肺開竅於鼻
【肺開竅於鼻】《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于鼻,藏精於肺」《靈樞.脈度篇》又指出:「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所以說“開竅於鼻”鼻要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必...
2017-03-10 -
豁痰通絡安神治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個全球性精神衛生問題,中醫將其納入“鬱證”“髒躁”等範疇,認為其發病與情志不遂,五臟失調有密切關係。 《丹溪心法·六鬱》有雲:“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
2017-03-10 -
遠志配石菖蒲開竅啟閉寧神
遠志能豁痰開竅,對於痰迷神昏,癲狂、癡呆者,常與菖蒲、郁金等同用。遠志芳香清利,性溫行散,寧心安神,散瘀化痰; 菖蒲辛散溫通,利氣通竅,辟濁化濕,理氣化痰,活血止痛。遠志通于腎交於心,菖蒲開竅啟閉寧...
2017-03-11 -
創傷性腦損傷:補氣化瘀開竅
創傷性腦損傷(TBI)是世界性的多發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TBI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手術治療TBI雖然有效,但中醫藥參與後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致殘率及致死率。陳寶貴...
2017-03-11 -
豁痰息風調和脾胃治癲癇
“本虛標實,痰氣上逆”是小兒癲癇的主要病機。所謂本虛,一為先天稟賦不足,一為後天脾胃失調;所謂標實,即臨床表現的肝風痰熱之見症。癇由痰致,痰自脾生,脾虛痰伏,為小兒癇證的主要病變基礎。 癲癇大發作...
2017-03-11 -
醒腦開竅藥
腦為髓海,稱元神之府,主持人體精神思維活動,靠五臟六腑之精血供養,具有主宰十二官安危的使命。肝風狂越,擾亂神明,損傷腦絡,或血溢腦竅,瘀滯神明之府,病發昏迷、昏憒,九竅閉塞,治用醒腦開竅之法。藥用牛...
2017-03-11 -
生痰生濕健忘多 涼心開竅膏助你清熱利濕
我們常說“動動腦,青春不老”。當我們的頭顱出現了器質性病變的時候,一定要上醫院就診治療。如果是由於平常過於勞累、缺乏鍛煉、懶得工作、自然衰老等原因引起的健忘,用中醫的方法進行調治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3-11-04 -
豁痰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豁痰丸”在《仁齋直指》卷七 【出 處】《仁齋直指》卷七 【處 方】南星90克 半夏60克(各切作大片,用濃皂角水漫一宿,焙乾,為末)白附子 川靈脂 直僵蠶(炒去絲)華陰細辛 白礬(...
2012-07-26 -
豁痰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豁痰湯”在《 萬病回春 》卷五 【出 處】《萬病回春》卷五 【處 方】半夏(制)梔子(炒)各3克 陳皮 海桐皮 枳殼各2.4克 桔梗 赤芍 蒼術(制)香附各2.1克 茯苓(去皮)1...
2012-07-26 -
抗驚厥、開竅閉常用方劑
抗驚厥、開竅閉常用方劑 這一類方劑主要是指應用於癇證發作期及癲癇持續狀態的中醫治療方劑。由於發作期或持續狀態,病情急、時間短,選用成藥治療者多。對這類藥物不宜加熱煮煎,以免藥性揮發。而一般的熄...
2012-01-03 -
豁痰定癇法治療小兒癲癇
12歲的張曉濤是個開朗而上進的孩子,在班裡一直是班長,但是在一年前的一次體育課上,曉濤卻突然發生尖叫,意識喪失,撲倒在地,喉間痰嗚,口角流涎,持續了將近5分鐘之後抽搐才停止,繼而陷入了昏睡。 當...
201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