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薦 人體足部穴位圖詳解
人體足部穴位圖解 湧泉穴 太溪穴 足臨泣 高血壓點 大敦穴 申脈穴 行間穴 第二厲兌 太沖穴 丘墟穴 裡內庭 第三厲兌 太白穴 昆侖穴 下痢穴 阿基裡斯腱 相關穴道...
2011-01-06 -
頭部側面穴位圖解知識詳解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移1寸凹陷處。 主治:醒腦明目,袪風鎮痛,清堵除煩。適用於頭痛頭暈、偏頭痛、神經衰弱、感冒、視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有酸脹感,重按較痛...
2012-11-16 -
頭部背面穴位圖解知識詳解
百會穴 位置:頭頂正中,兩耳尖直上與頭正中線交叉點處。 主治:升陽固脫,振奮陽氣,清熱開竅,健腦通絡。適用於健忘失眠、精神不振、頭昏腦脹、目眩耳鳴、中氣下陷、內臟垂脫、頭痛、高血壓、中風、久...
2012-11-16 -
一起來瞭解頭部穴位圖解知識
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健腦醒神,安神定志,明目開竅。適用於前頭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壓等病症。 感覺:按壓有酸脹感。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
2012-11-16 -
附分穴刺灸法
這個附分穴的刺灸法是比較簡單的。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穴位的相關知識,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穴位的取穴方法和解剖方法吧!大家要仔細閱讀哦! 〖刺灸法〗 斜刺0.5...
2016-02-24 -
解密足少陽膽經穴位圖
【循行】 ①起始於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額角(頷厭、懸顱、懸厘、曲鬢、會頭維、和髎、角孫),下耳後(率穀、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 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沿頸旁...
2011-01-06 -
薦 足太陽膀胱經穴位圖
【循行】 ①起始於內角(睛明),上行額部(攢竹、眉沖、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會於頭頂(五處、承光、通天;會百會)。 頭旁一支:②從頭頂分到耳上角(會曲鬢、率谷、浮白、頭竅陰、完骨)。 直行主...
2011-01-06 -
附分穴
附分穴名解 附,隨帶、附帶也。分,分開、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經的氣血物質在此形成一條經脈的附屬分支。 附分穴的準確位置 定位: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解剖:在肩胛崗內端邊緣,有...
2017-02-27 -
腰椎疼按什麼穴位圖
一、腰椎疼按什麼穴位圖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有腰部酸痛的毛病,通過腰部按摩,可以舒筋通絡,消除腰肌疲勞,緩解腰肌痙攣與疼痛,使腰部活動靈活,強健有力。揉命門穴。命門穴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與...
2016-08-22 -
三角窩後隆起部分穴位
脊髓1 【位置】在三角窩後隆起的內側緣,耳根上緣。 【功能】可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脊髓炎以及各種癱瘓。 用穴位探測儀探測耳穴診斷疾病時,試以此穴測定基礎電阻,此穴的電阻值常與耳穴敏感點電阻值...
2017-03-07 -
耳輪腳後溝部分穴位
中背 【位置】在上、下背兩穴之間,於耳輪腳後溝中。 【功能】可治療背部疼痛、 胃炎、 膽囊炎、 皮膚叛癢症等。 失眠穴 【位置】在耳輪腳後溝尾部與對耳輪後溝交界處。 【功能】可治療失眠。 ...
2017-03-07 -
耳輪腳後溝上支部分穴位
耳迷根 【位置】耳輪腳後溝上支同頭皮交界處。 【功能】可治療頭痛、頭暈、失眠、胃痛、單純性腹瀉、竇性心動過速、落枕、高血壓、尿滯留、膽道蛔蟲症等。 針法可順頭皮與耳輪腳之間刺5分。
2017-03-07 -
耳舟後隆起部分穴位
脊柱 【位置】平上背穴,耳舟後隆起偏外側處。 【功能】可治療脊椎骨質增生或退化、扭傷等。 背脊 【位置】平中背穴,耳舟後隆起偏外側處。 【功能】可治療腰、背、肩部疼痛, 也用於治療坐骨神經...
2017-03-07 -
對耳輪後溝部分穴位
降壓溝 【位置】耳後上溝與耳輪腳後溝之間的對耳輪後溝部。 【功能】可治療高血壓。 本穴是診斷高血壓和低血壓的參考穴。若降壓溝上段和 升壓點同時出現陽性反應,可能是低血壓,若降壓溝下段,升壓點,降壓...
2017-03-07 -
耳甲艇部分穴位
1.腎 【位置】在耳甲艇上緣,對耳輪下腳下方,盆腔穴直下。 【功能】此穴有壯陽、益精、強腰脊、補腦髓、利水道、聰耳明目等功能。適用於治療各種慢性虛弱性疾病,此穴可治療腎炎、腎功能減退、膀胱炎...
2017-03-07 -
耳舟部分穴位
1.鎖骨 【位置】在耳舟的下端約平頸椎穴。 【功能】可治療肩周炎、肩、背、頸疼痛、風濕病等. 本穴是診斷肩背疼痛的參考穴。 2.指 【位置】在耳舟上頂,耳輪下緣,約平耳輪結節上緣。 【功能...
2017-03-07 -
耳屏部分穴位
1. 腎上腺 【位置】在耳屏下面一個隆起處,稍偏外側,如耳屏呈單峰狀,則在其下緣稍偏外側。 【功能】此穴有調節腎上腺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功能,具有消炎、消腫、抗過敏、抗風濕、抗休克、調節血管、...
2017-03-07 -
屏間切跡部分穴位
1. 內分泌 【位置】在屏間切跡的底部。 【功能】此穴具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可治療因內分泌紊亂而引起的疾患:如月經不調、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腦垂體機能減退症等。此穴還可治療過敏性疾患、風濕...
2017-03-07 -
耳垂部分穴位
為敘述方便在屏間切跡軟骨邊緣處劃一條水平線,向下再劃二條平行線, 把耳垂分成三個等分;再在第一條水平線上引二條垂線,把它分成三等分,這樣,便把耳垂分成九個不相等的區域,由內向外,由上而下,依次命名...
2017-03-07 -
附分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附分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附分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附分穴 Fù fēn 取穴方法 附分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功能作用 運化膀胱經水濕上行天部。 主治疾病 頸...
201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