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垂部分穴位

為敘述方便在屏間切跡軟骨邊緣處劃一條水平線, 向下再劃二條平行線, 把耳垂分成三個等分;再在第一條水平線上引二條垂線, 把它分成三等分, 這樣, 便把耳垂分成九個不相等的區域, 由內向外, 由上而下, 依次命名為1、2、3、4、6、6、 7、8、9個區。

1.扁桃體4

【位置】在8區中央。

【功能】可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等咽喉部的疾病。

本穴是診斷扁桃體炎、咽喉炎的參考穴。

2.內耳

【位置】在6區的中央。

【功能】可治療內耳的疾患, 如內耳眩暈症、頭昏、頭暈、聾、耳鳴、聽力減退、中耳炎等。

本穴是診斷內耳疾患的參考穴。

3.眼

【位置】在5區的中央, 即耳垂的中央。

【功能】可治療急性結膜炎、麥粒腫、霰粒腫、角膜炎、翼狀胬肉、屈光不正、電光性眼炎、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等。

本穴是診斷眼部疾患的參考穴.

4.拔牙麻醉點1

【位置】在1區的外下角。

【功能】用於拔下頜牙時的耳針麻醉, 亦可治療牙痛、齲齒等齒疾。

5.拔牙麻醉點2

【位置】在4區的外下角。

【功能】用於拔上頜牙的耳針麻醉。 其他功能與拔牙麻醉點1大致相同。 臨床上作耳針麻醉拔牙時, 常以拔牙麻醉點1和拔牙麻醉點2同時應用。

6.神經衰弱點

【位置】在4區的中央。

【功能】可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多夢、頭暈、頭昏、健忘等。

本穴是診斷神經衰弱的參考穴。

7.上頜

【位置】在3區的中央。

【功能】可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 如下頜關節炎、頜下淋巴結炎, 以及耳針麻醉拔牙等。

8.下頜

【位置】在8區上線中點。

【功能】大致與上頜穴相同。

上頜和下頜兩穴在針法上常採用斜刺, 上頜透下頜或下頜透上頜。

9.上齶

【位置】在2區外線的下1/4稍內側。

【功能】可治療口腔炎、牙周炎等口腔疾患, 以及齶裂修補術的耳針麻醉。

本穴是診斷口腔疾患的參考穴。

10.下齶

【位置】在2區上線內1/3稍下。

【功能】大致與上齶穴相同。

作耳針麻醉齶裂修補術時, 針法多用上齶透下齶或下齶透上齶。

11.舌

【位置】上齶與下齶兩穴之間偏上。

【功能】可治療舌炎、舌裂、口腔炎等。

本穴是診斷舌疾的參考穴。

12.面頰區

【位置】在5、6區交界線的周圍。

【功能】可治療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腮腺炎、面頰部痤瘡或癤腫等。

本穴是診斷面部疾患的參考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