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虛脫陷型崩漏
治療方法:生化奪命湯、治血崩形脫氣促外用方。 證候表現:若形脫氣促,或有汗暈厥,牙關緊閉,昏亂將絕。 處方:先用韭菜數十莖,細切放酒壺內,以滾醋一碗泡入,將大口塞住,以小口對鼻孔熏之。 處方:先用...
2017-03-04 -
腎虛痰濕型月經過少
症狀:經量少,色淡紅或淡黯,質粘膩如痰,帶多粘膩,胸悶嘔惡,形體肥胖,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苔白膩,脈沉或滑。 治則治法:補腎化痰,除濕調經。 中成藥:五子衍宗丸合二陳丸等。 方藥:①壽胎丸合二...
2017-03-04 -
腎陽虛衰型小產
治療方法:八味丸。 證候表現:王太僕雲: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熱來複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妊娠日月未足而產。 病因病機:是無火也。 處方:八味丸。 出處:《濟陰綱目》·卷之九(卷)·胎...
2017-03-04 -
脾腎陽虛型胎萎不長
症狀:孕婦腹形明顯小於妊娠月份,胎兒存活,症見腰膝酸冷,手足不溫,納少便溏,或形寒畏冷;舌質淡,苔白或薄白,脈沉遲。 治則治法:補益脾腎,填精養胎。 中成藥:滋腎育胎丸等。 方藥:溫土毓麟東加減。...
2017-03-04 -
痰瘀互結型癥瘕
症狀:下腹部包塊按之不堅,時或作痛,月經後期或閉經,經質稠黏,有血塊;形體肥胖,胸脘痞悶,噁心欲嘔,肢體困倦,頭暈嗜睡,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稠;舌暗紫,舌邊、尖有瘀點、瘀斑,苔白厚膩,脈沉滑。 中成...
2017-03-04 -
陽虛生風型子癇
治療方法:理中東加防風鉤藤。 證候表現:忽然昏冒不知,須臾則醒,過時復發,久則變痙。痙即口噤搐搦,背腰反張,如兒童發驚之狀。 病因病機:或因中寒而發者。 處方:宜用理中東加防風、鉤藤。 出處:《產...
2017-03-05 -
脾虛痰飲型子嗽
證候表現:妊娠期間,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甚至喘不得臥,神疲納呆,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濡滑。 病因病機:素體脾虛,孕後氣以載胎,脾虛益甚,運化失職,水濕停聚,聚濕成痰;痰飲射肺,肺失肅降,故咳嗽痰多,...
2017-03-05 -
脾腎陽虛型小兒哮喘(緩解期)
症狀:喘促乏力,動則氣喘,氣短心悸,咳嗽無力,形體消瘦,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面白少華,腹脹,納差,夜尿多,便溏,發育遲緩,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指紋淡。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固攝納氣。 方藥:金...
2017-03-05 -
痰瘀內伏型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
症狀:喘息、氣促、胸悶等症狀緩解,咳嗽減輕,痰液減少,面色如常,二便調,納增,夜寐安。舌淡或淡暗,苔薄膩。脈弦滑。 治則治法:化痰止咳。 方藥:二陳東加桃仁。陳皮、姜半夏、茯苓、桃仁、甘草等。
2017-03-05 -
心陽虛衰型肺炎喘嗽
症狀:面色蒼白,唇指紫紺,呼吸淺促、困難,四肢不溫,多汗,脅下痞塊,心悸動數,虛煩不安,神委淡漠,小便減少,舌質淡紫,脈疾數、細弱欲絕,指紋紫滯。 治則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中成藥:參附注射...
2017-03-05 -
脾陽虛衰型小兒嘔吐
治療方法:益黃散。 證候表現:面色白,無精光,口中氣冷,不思食,吐水。 處方:當補脾益黃散主之。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七脾臟部(上)(集)·吐(篇) 原文:面?白,無精光,口中氣冷,不思食...
2017-03-05 -
脾陽虛寒型小兒汗證
治療方法:理中湯、黃芪固真湯。 證候表現:泄瀉,自汗後而遍身冷,有時遇瀉則無汗,不瀉則有汗。 病因病機:脾虛泄瀉,自汗後而遍身冷,有時遇瀉則無汗,不瀉則有汗。此為大虛之候。 處方:理中湯;待瀉止,...
2017-03-05 -
陽虛陰盛型驚風
治療方法:天南星散、烏蠍四君子湯、沉香散、烏沉湯、定命飲子、四聖散、星香全蠍散。 病因病機:若陽虧陰盛,病已傳過,純屬慢驚。 證候表現:無搐掣反引竄視之證,而但昏沉者。 處方:與星香全蠍散、定命飲...
2017-03-05 -
脾腎陽虛型小兒泄瀉
症狀:久瀉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穀不化,或見脫肛,形寒肢冷,面白無華,精神萎靡,寐時露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指紋色淡。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每8丸相...
2017-03-05 -
脾腎陽虛泄瀉型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症狀:大便稀溏,完穀不化,形體消瘦,或面目虛浮,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則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 方藥: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減,制附子、黨參、炒白術、...
2017-03-05 -
面色蒼白是腎虛?告訴你什麼是陽虛質
腎虛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從風水學方面來說,陰與陽是兩種相對的物質,而從祖國中醫上來說,也是如此,例如男人腎虛就分為腎陰虛以及腎陽虛。但...
2016-10-25 -
腎陽虛衰型口瘡
治療方法:八味丸。 證候表現:口瘡,食少便滑,面黃肢冷。 病因病機:火衰土虛也。 處方:用八味丸。 出處:《口齒類要》·口瘡(二)(篇)·口瘡(段) 原文:食少便滑,面黃肢冷,火衰土虛也,用八味丸。
2017-03-05 -
脾腎陽虛咽失濕煦型喉痹
治療方法:附子理中丸加減。若腰膝酸軟冷痛者,可加枸杞子、杜仲、牛膝等;若咽部不適、痰涎清稀量多者,可加半夏、陳皮、茯苓等;若腹脹納呆者,可加砂仁、木香等。 證候表現:咽部異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
2017-03-05 -
脾腎陽虛型青盲
治療方法:補中益氣東加味。 證候表現:眼症同前,面白形寒,腰膝酸冷,少氣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沉細。 病因病機:久病虛羸,或稟賦不足,脾腎陽虛,則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以上榮頭目及溫煦肢體。目失溫...
2017-03-05 -
痰瘀互結型鶻眼凝睛
治療方法:逍遙散合清氣化痰丸加減。若熱象不明顯者可去黃芩,加郁金、川芎、桃仁以行氣活血化瘀;可加生牡蠣、浙貝母、夏枯草、昆布以軟堅化痰散結。 證候表現:眼珠外突,運轉受限,白睛暗紅,視一為二,羞明...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