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米巴痢疾簡介
阿米巴痢疾是一種傳染病,其病原體為痢疾內變形蟲(又名溶組織阿米巴,Amoebahistolytica)為人體唯一致病性阿米巴,屬於原生動物門,肉足綱,根足亞綱。身體僅由一個細胞構成,沒有固定的外形,...
2017-03-05 -
盤尾絲蟲病的簡介
盤尾絲蟲病由盤尾絲蟲寄生於人體皮下組織引起的疾病。流行於非洲中部和墨西哥、南美北部等地。流行病變乃致失明,故本病又稱河盲症。盤尾絲蟲成蟲大於淋巴型絲蟲,寄生於胸、腹、腰、腿、頭部皮下組織。周圍形成...
2017-03-05 -
膽道蛔蟲症簡介
膽道蛔蟲症(biliary tract ascariasis,biliary ascariasis)是腸道蛔蟲病中最嚴重的一種併發症。多見於6-8歲學齡兒童、農民和晚期孕婦。它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
2017-03-05 -
血胸的簡介
胸膜腔積聚血液稱血胸,由胸部銳器傷、槍彈傷等穿透性損傷或擠壓、肋骨骨折等鈍性胸部傷所引起的血胸叫創傷性血胸。繼發於胸部或全身性疾病或醫源性凝血功能紊亂或原因不明的血胸特(原)自發性血胸,又稱非創...
2017-03-05 -
簡介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原本系胎兒時期肺動脈與主動脈間的正常血流通道。由於該時肺不司呼吸功能,來自右心室的肺動脈血經導管進入降主動脈,而左心室的血液則進入升主動脈,故動脈導管為胚胎時期特殊迴圈方式所必需。出生後,肺...
2017-03-05 -
妊娠劇吐的病症簡介
妊娠嘔吐又稱惡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現的噁心、嘔吐,頭暈厭食,甚或食入即出者。在妊娠早期,少數孕婦會出現出現頻繁而劇烈地噁心嘔吐,並會持續存在、進行性加重,常常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還會危及孕婦的...
2017-03-06 -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表現及治療簡介
平時百姓們常說的長了“耳朵底子”就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醫學上講是中耳粘膜、粘膜下層的慢性化膿性炎症,以鼓膜穿孔、長期流膿、經久不愈為表現特徵,應及早進行治療。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 1.耳...
2017-03-06 -
鼻癤腫病的預防及護理
1、普及個人衛生常識,改掉挖鼻和拔鼻毛的習慣。2、積極防治鼻炎和鼻竇炎。3、一旦發病,在初、中期切忌暴力擠壓。4、多飲開水。多休息,忌激烈勞動或運動,特別是低頭位工作。5、保持大便通暢。忌一切辛辣、...
2017-03-06 -
鼻癤為什麼不能擠?
鼻癤是指鼻孔附近皮膚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所發生的急性化膿感染。如果經常用手指挖鼻孔、拔鼻毛或捏擠鼻尖及周圍的粉刺,就容易使毛囊、皮脂腺遭受細菌感染,進而發展為鼻癤。鼻癤起病初期,局部有脹痛、灼熱及紅...
2017-03-06 -
鼻癤治療方案
1、癤未成熟者,或局部熱敷,或氦-氖鐳射局部照射,或超短波、透熱療法,以消炎止痛;用10%魚石脂甘油棉栓或軟膏敷其表面,促其成熟穿破;同時應給予足量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劇痛者可適當服用鎮痛劑。 2、...
2017-03-06 -
鼻癤用藥提示
鼻癤是指鼻孔附近皮膚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所發生的急性化膿感染。因部位近“人中”穴,故俗稱“人中療”。如果經常用手指挖鼻孔、拔鼻毛或捏擠鼻尖及周圍的粉刺,就容易使毛囊、皮脂腺遭受細菌感染,進而發展為鼻...
2017-03-06 -
鼻癤治療和療效評價
治療 1.控制感染,預防顱內併發症發生。嚴禁擠壓癤腫,癤未成熟時忌作切開引流。 2.癤腫未成熟者,局部熱敷、超短波、透熱療法,促進癤法,促進癤腫成熟穿破。 3.癤腫已成熟者,待癤腫自行穿破或用探針蘸...
2017-03-06 -
鼻癤的表現和治療
表現:局部有脹痛、灼痛、紅腫等表現,可伴有低熱和全身不適。可見一側鼻前庭內有丘狀隆起,周圍浸潤發硬,發紅,癤腫形成期有明顯跳痛,成熟後,頂部出現黃色膿點,潰破則流出膿液,有時排出黃綠色膿栓。鼻癤如經...
2017-03-06 -
鼻癤主要臨床表現
鼻癤是鼻部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症。多發生於鼻前庭、鼻尖和鼻囊處。臨床表現 局部紅腫、脹痛或跳痛,可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 2.病變局部隆起,周圍浸潤發硬、發紅;癤腫成熟後頂部有黃白色...
2017-03-06 -
鼻癤病理生理
併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病機理:癤腫被臍壓或不慎被撞擊,使感染沿鼻前庭和上唇豐富的血管網擴散;由於面部靜脈無瓣膜,血液可正逆向流動,故癤腫擴散經小靜脈流入內眥靜脈,又經眼上、下靜脈逆向流動匯入海綿...
2017-03-06 -
鼻癤為什麼不能擠壓
鼻癤是鼻腔前半部皮膚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局限性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因部位近“人中”穴,故俗稱“人中療”。 它常由於慢性鼻前庭炎,或因不良習慣如挖鼻,拔鼻毛造成皮膚損傷發炎,或因患糖尿病抵抗力弱而引發。...
2017-03-06 -
鼻癤問題不容小視
鼻癤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症,多發生在鼻前庭,偶可發生在鼻尖或鼻翼處。鼻癤主要是因為摳鼻子、撥鼻毛、擠壓鼻尖部皮脂腺或鼻部外傷等,造成皮膚損傷,導致細菌從皮膚毛囊根部進入皮下...
2017-03-06 -
鼻癤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需要區分鼻癤和鼻腔庭囊腫。 首先從病因上有區別:鼻癤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而鼻前庭囊腫是由於粘液腺開口堵塞而引起的粘液腺瀦留引起的;從病程上看,鼻癤是急性的,而鼻前庭囊腫是慢性的;症狀也不同,鼻癤多有疼...
2017-03-06 -
鼻癤可以併發哪些疾病?
鼻癤(furuncle of nose)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症。亦可發生在鼻尖和鼻翼處。 外鼻及上唇部血管豐富,癤腫感染擴散,經內靜脈及眼上、下靜脈進入海綿竇,引起海綿竇血栓性...
2017-03-06 -
小兒鼻癤家庭護理要點
1.鼻癤並非嚴重的疾病,一旦膿頭破潰引流就會不治自愈。可以適當使用抗生素清除感染,在鼻癤未成膿頭時,可採用熱敷鼻部,理療促使鼻癤成熟。關鍵在於不要用手擠壓、按摩和濫用切開引流,以防炎症擴散。 2.防...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