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蓽澄茄
蓽澄茄 別名:澄茄、毗陵茄子、畢澄茄。 性味:除去雜質,曬乾。 歸經:歸脾、胃、腎、膀胱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成熟果實。 形態特徵:本品呈類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網狀皺紋。基部偶有宿萼和細果梗。除去外皮
2017-02-18 13 -
蓽茇
蓽茇 別名:蓽拔、鼠尾、蓽撥、阿梨訶他、椹聖。 性味:辛,熱。 歸經:歸胃、大腸經。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形態特徵:本品呈圓柱形,稍彎曲,由多數小漿果集合而成,長約1.5~3.5cm,直徑0.3~0.5cm。
2017-02-18 25 -
辣椒
辣椒 別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紅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 性味:辛、熱。 歸經:歸心、脾經。 入藥部位:茄科辣椒屬植物辣椒,以果實、根和莖枝入藥。 形態特徵:本品呈圓錐形、類圓錐形,略彎曲。表面橙紅色、紅色或深紅色,光滑
2017-02-18 21 -
丁拐的鑒定
指果實上的一種肉質突起呈芒刺狀,如曼陀羅。 果實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主要有:【根據果實來源,可分為單果、聚合果、複果三大類】。 一單果(Simple fruit) 由一朵花的單雌蕊或複雌蕊的子房發育而成的果實。 二聚
2017-02-18 10 -
大貝的鑒定
指浙貝母鱗莖外層單瓣肥厚的鱗葉,因形大而稱大貝。 貝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鱗莖供藥用,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之功。 貝母“家族”按產地和品種的不同,可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三大類。 浙貝母 如果患者表現為咳嗽胸痛、惡寒發熱
2017-02-18 23 -
三岔的鑒定
具有三個側枝的馬鹿茸,稱三岔。四個側枝的稱四岔。 較梅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兩個者習稱“蓮花”,? 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或更多。按產地分為“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 東馬鹿茸“單門”,
-
三花的鑒別
指人參播種後第二年生出的二枚三出複葉,稱三花。 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於晝夜溫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 由於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
2017-02-18 22 -
槽子木香的鑒別
槽子木香指川木香根部有縱槽的半圓柱形個體,稱槽子木香。 據《晶珠本草》記載:川木香清培根熱。同園植藏木香除種類區別外,葉莖亦比藏木香小,根單一,白色,很堅硬,狀如蠅子草根,味很辛辣。《如意寶樹》中記載:布嘎莫拉能使乾瘦者肥胖。《比喻螺
2017-02-18 17 -
蠶羌的鑒別
蠶羌指羌活藥材中一種略彎曲,長4-13cm,環節緊密似蠶狀的根莖,習稱蠶羌。 藥材簡介 羌活一藥,既能發汗解表,又可祛風濕而止痛,但在作為發汗解表藥時, 應將它的祛風止痛功效密切結合起來,即在臨床上用於風寒表症時,必須兼有頭痛或骨節
2017-02-18 22 -
透甲的鑒定
透甲指取牛黃塗於指甲上有清涼感覺,能直透指甲,習稱透甲。 牛黃,是指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囊結石。牛黃(Calculus bovis),別名醜寶。本品為牛科動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乾燥的膽結石
2017-02-18 77 -
癟米的鑒定
癟米指果實或種子未成熟品乾燥後只有外皮,中心空洞偏癟者,稱癟米。 癟米,傣語稱“靠謀”,是傣家人喜食的傳統佳餚,也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食品。 在麻栗坡的南溫河、猛洞和馬關都龍、金廠等地的傣族村寨盛產一種優質稻米——長尾糯。 長尾
-
鵝管白前的鑒定
鵝管白前是柳葉白前的別稱。因根莖細長圓柱形,節明顯,帶間細長,斷面中空形似鵝管而得名。 經驗鑒別 藥材以根多而長,色黃白色,味濃者為佳。 植物特徵:多年生草本,高25-60釐米。生於山谷、溪邊或陰濕處。根狀莖細長,從節處生鬚根。葉
2017-02-18 13 -
賴瓜皮的鑒定
賴瓜皮指天麻塊莖表面皺縮,凹凸不平,狀似賴瓜的外形而習稱賴皮瓜;因又似蟾蜍之外皮,故又稱蟾蜍皮。 【天麻的藥理作用】 1. 對中樞神經的作用:天麻浸膏有明顯對抗戊四氮陣攣性驚厥作用;天麻甙可減輕馬桑內酯誘發的家兔癲癇發作程度。天麻注
2017-02-18 35 -
通絲的鑒定
通絲指五加科通脫木的莖髓經刨成的長短不等,寬約3mm~5mm的細長碎紙片狀。 各家論述 1. 李杲:通草瀉肺利小便,甘平以緩陰血也,與燈草同功,宜生用之。 2.《綱目》:通草,色白而氣寒,味淡而體輕,故入太陰肺經,引熱下降而利小便
-
梯狀膜的鑒定
梯狀膜指通脫木莖髓縱剖時見到的分隔髓,形同梯狀而得稱。 功能主治 功效分類:清熱藥;利水藥。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清勢利水;通乳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拾遺》:通脫木,生山側
2017-02-18 14 -
骰子狀的鑒定
骰子狀指自然銅斷裂的小塊狀似方形的骰子。 自然銅為硫化物類鐵礦族礦物黃鐵礦。又名石髓鉛(《雷公炮炙論》),方塊銅(《藥材學》)。 含二硫化鐵(FeS2)礦石。採挖後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砸碎;或以火煆、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澤消失、
-
楣枝的鑒定
楣枝指鹿茸茸體下部分出的小枝,習稱楣枝。 [性味] 甘、咸,溫。 [歸經] 歸腎、肝經。 [功用] 壯腎陽,補精髓,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 [主治] 腎虛、頭暈、耳聾、目暗、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
2017-02-18 25 -
管黃的鑒定
管黃指取于牛的膽管、肝管中的牛黃,因形似管狀而得名。 牛黃,是指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囊結石。牛黃(Calculus bovis),別名醜寶。本品為牛科動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乾燥的膽結石。牛
-
隔瓤的鑒定
隔瓤指果實藥材縱剖時中心部分凹陷的子房室。 藥材真假鑒別方法 一、看外觀 注意觀察藥材的外表特徵,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等。 二、手摸 用手感受藥材的軟硬、輕重,疏鬆還是緻密,光滑還是粘膩,細緻還是粗糙,以此鑒別藥材
2017-02-18 44 -
羚羊塞的鑒定
羚羊塞又稱骨塞。指羚羊角基部鋸口面內的類圓形骨塞,長約占全形的1/2或1/3,稱羚羊塞。 [效用] [性味] 鹹、寒。 [功用] 清熱鎮痙,平肝熄風,解毒消腫。 [主治] 高熱神昏、譫語發狂、驚癇抽搐、目赤腫痛等症。 [用量
2017-02-1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