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經|痛經的症狀
【氣滯血瘀】 【寒濕凝滯】 【氣血虛弱】 【肝腎不足】 痛經是指經期或經期前後發生陣發性下腹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月經初潮即有腹痛者,為原發性痛經,多見於未婚未孕婦女,婦科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初潮後一段時
-
閉經|閉經的症狀
【肝腎不足】 【氣血虛弱】 【氣滯血瘀】 【痰濕阻滯】 年逾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月經週期建立後又停經3個月以上者,稱為閉經。前者為原發性閉經,後者為繼發性閉經。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由於素體肝腎不足或久病體虛,或大出血等,致沖任血少
2012-02-14 20 -
功能性子宮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症狀
【血熱妄行】 【瘀血阻滯】 【脾氣虛弱】 【陰虛火旺】 【腎陽不足】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由卵巢功能障礙引起的子宮出血,生殖系統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臨床上可見經血 諄非時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少淋瀝不淨,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是婦科急症之一。本
-
妊娠水腫|妊娠水腫的症狀
【脾虛】 【腎虛】 【氣滯水停】 妊娠中、晚期,孕婦肢體、面目腫脹者,稱為妊娠水腫。亦稱為妊娠腫脹或子腫。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由於素體陽虛,妊娠期間陰血聚以養胎,妨礙腎陽的溫化,脾陽失運,以致水濕氾濫而為腫脹;胎氣壅塞氣機,水濕不化,
-
產後缺乳|產後缺乳的症狀
【氣血虛弱】 【肝鬱氣滯】 產後乳汁分泌甚少或全無,稱為缺乳,也稱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主要由於氣血虛弱,乳汁化源不足;或情志失暢,肝氣鬱結,氣滯乳絡不通所致。臨床常見氣血虛弱、肝鬱氣滯兩種證型。
-
濕疹|濕疹的症狀
【濕熱蘊結】 【陰傷濕戀】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患,既可泛發全身,又可局限於某些部位。屬中醫“濕瘡”、“濕毒瘡”等範疇。是由於先天特異體質,加之後天失於調攝,嗜食辛辣烤炙或肥甘厚味,致使濕熱內蘊,發於肌膚。臨床辨證主要分為濕熱蘊結
-
皮膚瘙癢症|皮膚瘙癢症的症狀
【風熱外襲】 【風寒束表】 【濕熱內蘊】 【氣血虧虛】 皮膚瘙癢症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中醫稱之為風瘙癢。好發于成年人,多見於冬季,少數亦有夏季發作者。最初瘙癢僅限於一處,進而逐漸擴展到身體大部或全身。瘙癢時發時止,多
2012-02-14 10 -
痤瘡|痤瘡的症狀
【肺胃熱盛】 【熱壅血瘀】 痤瘡,是青春發育期常見的一種皮脂腺疾病。好發於青年人的顏面、上胸、肩、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皮疹為針尖或芝麻大小的毛囊炎性丘疹,周圍紅暈,丘疹頂端有黑色小點,故稱“黑頭粉刺”,擠壓時有糊狀黃白色物排出,可繼
-
動脈硬化症|動脈硬化症的症狀
【肝腎不足】 【陰虛火旺】 【痰瘀阻滯】 【脾氣虛弱】 動脈硬化症是指人體的動脈管壁由於各種原因發生月旨肪沉積、細胞變性、纖維增生等變化,以致動脈彈性減弱的一類病證。臨床主要有冠狀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腎動脈硬化、其他動脈硬化四種類
-
肥胖|肥胖的症狀
【痰濕困脾】 【氣滯血瘀】 【脾胃熱盛】 肥胖是由於人體內脂肪堆積過多所致。臨床上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一般指的肥胖為單純性肥胖,即主要由於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超過標準體重的20%(非內分泌一代謝疾病原因
-
痛風|痛風的症狀
【濕熱壅鬱】 【痰濕阻滯】 【肝腎虧虛】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伴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多於中年以後發病,男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症狀
【肝火亢進】 【心陰虧損】 【痰濕凝結】 【氣血凝滯】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種常見內分泌疾病。其特點是代謝增高和神經興奮性增高。主要表現為神倦乏力,心悸多汗,食欲增加,伴體重減輕
-
乾燥綜合征|乾燥綜合征的症狀
【風熱肺燥】 【濕熱中阻】 【陰虛內熱】 【氣陰兩虛】 【陰虛血瘀】 乾燥綜合征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時可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時存在,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硬皮病等,本病多見於中年女性,以口乾咽燥,目澀少淚為主要症狀
2012-02-10 16 -
低血壓|低血壓的症狀
【腎陽虧虛】 【心脾兩虛】 【中氣不足】 血壓低於正常即稱低血壓。臨床主要表現為思睡,虛弱,兩腿無力,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精力不集中,易於疲勞及心前區悶痛,嚴重者可出現顫抖,面色蒼白或青紫甚則昏厥。 低血壓屬中醫“眩
2012-02-13 16 -
中風後遺症|中風後遺症的症狀
【氣虛血瘀】 【肝腎虧虛】 【脾虛痰濕】 中風後遺症是指中風(即腦血管意外)經治療後遺留下來的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狀的總稱。常因本體先虛,陰陽失卻平衡,氣血逆亂,痰瘀阻滯,肢體失養所致。痰瘀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滯
2012-02-13 10 -
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腎陰虧虛】 【肝腎陰虛】 【脾腎陽虛】 骨質疏鬆症是較常見的一種代謝性骨病,以中老年人較為多見。其特點為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骨骼脆性增加。臨床發病女性多見於絕經期後,男性多在55歲左右。有的無任何自覺症狀,而以四肢某部的骨折或
2012-02-13 12 -
白細胞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的症狀
【氣血兩虛】 【脾腎陽虛】 【肝腎陰虛】 白細胞減少症是指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長期低於4000/立方毫米(4×109/升)以下,臨床以易於疲勞,易於感染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證。其原因一般是由化學和物理因素(放療、化療等)、藥物過敏、細菌
2012-02-13 14 -
再生障礙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症狀
【氣不攝血】 【肝腎陰虛】 【脾腎陽虛】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於骨髓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而引起的一類貧血。臨床常表現為較嚴重的貧血、出血、反復感染和周圍血象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均減少,發病以青壯年居多,男性多於女性。引起再障的原
-
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脾氣虛弱】 【氣血兩虧】 【肝腎虧虛】 【脾腎陽虛】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鐵性貧血便是由於體內缺少鐵質,影響血紅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種最常見的貧血。臨床可出現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頭暈耳鳴,胸悶心慌,食欲減退等症狀,其輕重取
-
脫肛|脫肛的症狀
【氣虛下陷】 【脾腎兩虛】 【濕熱下注】 脫肛是指肛管直腸黏膜脫出肛門以外的一種病證。臨床上多見於老年人。是由於長期習慣性便秘、腹瀉、排尿困難、慢性咳嗽、重體力勞動等使腹腔內壓力增高而致,也可由盆腔底部組織軟弱使直腸易於脫出。中醫學認
2012-02-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