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根牡蠣湯
【處方】紫草根15克,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粉(包煎)15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9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6克,銀花6克,升麻6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6克,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大黃適量(後下)。【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瀉火。
2017-02-17 145 -
紫草飲
《政和本草》卷八引《經驗後方》:紫草飲【處方】紫草60克【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透疹。治痘疹欲出未出,或疹一起出齊者。【用法用量】上藥用滾開水200毫升浸泡,以物蓋定,勿令洩氣,俟溫,量兒大小服之。出痘,加陳皮的功效與作用、蔥白尤妙,如
2017-02-17 21 -
長清降濁湯
【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8克,升麻6克,桔梗9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0克,豬苓10克,澤瀉的功效與作用10克,車前子10克,木通10克。【功能主治】升清降濁。主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氣化失司,膀胱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2017-02-17 14 -
棗肉豆蔻丸
【處方】鐘乳粉12克(旋入)丁香(不見火)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肉豆蔻(面襄煨)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各60克【制法】上藥為細末,煮棗的功效與作用肉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脾止瀉。治脾虛泄瀉。【用法用量】每服30丸,沸湯送下
2017-02-17 20 -
鐘乳白澤圓
【處方】白檀香(取末)、滴乳香(別研),各一兩;陽起石(煆令通紅.研)、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半鐘乳粉二兩,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別研)一錢。【炮製】十和勻,滴水搜成劑,分作六十圓。【功能主治】治丈夫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真氣不足,元髒
2017-02-17 13 -
止血散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七:止血散【處方】風化石灰20克(細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濾出曬乾,為末)麒麟竭90克(去末,炒令紫色)雞子10枚(取白和風化灰為3丸,入炭火內燒令紅色,取出,放地上出火毒一宿)【制法】上藥細研為末。【功能主治】幹瘡止
2017-02-17 15 -
梔子柏皮湯
【別名】柏皮湯(《雞峰普濟方》卷十)。【處方】梔子10克(劈)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炙)黃柏6克【功能主治】治傷寒身黃發熱。【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摘錄】《傷寒論》
2017-02-17 10 -
蜘蛛散
《金匱要略》卷中:蜘蛛散【處方】蜘蛛14枚(熬焦)桂枝7克【制法】上二味,研末為散。【功能主治】破結行氣,溫肝散寒。治陰狐疝氣,偏有小大,時時上下。【用法用量】每服1克,米飲調下,一日二次。或作蜜丸。【摘錄】《金匱要略》卷中《三因極一病證
2017-02-17 25 -
枳術二陳湯
【處方】枳實(炒)15克 白術(炒)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制)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2克【功能主治】治脾胃痰飲,胸膈不利。【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
2017-02-17 11 -
珍寶三生丹
【處方】火麻仁 大黃 山萸肉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枳殼(炒)檳榔 牛膝各90克 郁李仁 車前子 獨活各105克【制法】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半肢癱瘓,瘂瘋。【用法用量】每服100丸,茶的功效與作用、酒任下
2017-02-17 10 -
紫蘇飲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方》:紫蘇飲【處方】紫蘇 貝母各6克 紫菀3克 麥門冬3克(去心)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5枚(擘)葶藶子3克(熬令黃,別搗)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炙)【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治咳嗽短氣,唾涕稠厚,煩發
2017-02-17 15 -
紫草承氣湯
【處方】厚樸的功效與作用60克 大黃120克 枳實30克 紫草30克【制法】上藥研為粗末。【功能主治】泄熱解毒。治身熱,脈數大,便秘而腹脹,屬熱毒壅遏者;及瘡未出而喘息腹脹,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10
2017-02-17 17 -
滋血湯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滋血湯【處方】赤石脂(火煆紅)、海螵(去殼)、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去枝),各五兩。【炮製】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婦人勞傷過度,致傷臟腑,沖任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或暴下,謂之崩中,或下鮮血,或下瘀血,連日不止,
-
竹葉歸耆湯
【處方】竹葉4.5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3克,白術3克,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6克,炒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5克,麥門冬(去心)2.1克。【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清胃止渴。主胃陰虛虧,胃氣虛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2017-02-17 22 -
止血定痛散
【處方】生南星6克 生大黃9克 降香末9克 蒲黃炭4.5克 血竭6克 煆龍骨6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4.5克 兒茶的功效與作用4.5克 棉花炭9克 陳石灰9克【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治外傷出血。【用法用量】每次用少許,摻患處。【摘錄】《
2017-02-17 19 -
紫歸油
【處方】紫草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功能主治】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繭唇。唇上起白皮,小皰漸腫漸大,如蠶繭,或唇下腫如黑棗的功效與作用,燥裂癢痛者。【用法用量】用麻油熬,去滓,出火氣。以棉蘸油,頻頻潤之。【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二
2017-02-17 42 -
止汗散
《雞峰普濟方》卷二十五:止汗散【處方】牡蠣的功效與作用22.5克 白術30克 白芷10.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9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15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諸虛不足,汗出不止。【用法用量】每服6克,煎水調下,不拘時。【摘錄】
2017-02-17 13 -
滋陰健脾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洗)3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酒炒)2.4克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酒洗)2.4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1克 白術4.5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陳皮的功效與作用(鹽水洗,去白)各3克
2017-02-17 15 -
中行丸
【處方】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5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90克(炙)犀角屑90克 威靈仙(去土)30克【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風濕毒氣,客伏經絡,流注作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溫熟水下,不拘時候。【摘錄】《
-
滋腎涼血湯
【處方】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10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0克,赤芍的功效與作用10克,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0克,茜草10克,阿膠的功效與作用10克,女貞子的功效與作用10克,旱蓮草10克,生地15克,玄參12克,烏賊骨12克,郁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