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心當歸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切,焙)羚羊角(鎊)各60克 龍齒(碎)90克 茯神(去木)120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0克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芎藭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湯,去皮、尖、雙仁,炒)各60克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浸,洗去滑,七遍)
2017-02-17 18 -
朱衣滾痰丸
【處方】礞石(煆)30克 沉香15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21克 大黃30克【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朱砂為衣。【功能主治】豁痰清熱。治小兒痰癇。平素痰盛,偶因驚熱,遂致成癇。發時痰涎壅塞喉間,氣促昏倒,口吐痰沫。【用法用量】用量據年齡大小
2017-02-17 12 -
豬脊羹
【處方】豬脊骨1具 紅棗的功效與作用150克 蓮子(去心)100克 木香3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0克【制法】豬脊骨洗淨剁碎,木香、甘草兩味以紗布包紮,然後與紅棗、蓮子同放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煮4小時。【功能主治】補陰益髓,清熱生津。適用
2017-02-17 12 -
竹黃酒
【處方】竹黃60g 白酒1000ml【炮製】將竹黃放入乾淨的器皿內;倒入白酒浸泡,密封;5日後開啟,裝瓶備用。【功能主治】化痰止痛。主治咳嗽痰多,胃氣痛。【用法用量】每次5~10ml,每日2次。【注意】灰指甲、鵝掌風等皮膚病患者忌服。【摘
2017-02-17 12 -
滋唇飲
【處方】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12克 鮮石斛的功效與作用9克 竹茹 石膏(生,研)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生)各6克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功能主治】治脾熱,唇上乾燥,漸裂開縫作痛。【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加白蜜少許和服。【備註】
2017-02-17 18 -
棕灰散
【處方】棕櫚皮(燒灰)原蠶砂(炒)各30克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炙燥)22克【制法】上三味,搗羅為散。【功能主治】治妊娠胎動,下血不止,臍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溫酒調下,不拘時服。【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2017-02-17 11 -
逐瘀至神丹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 大黃6克 生地9克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9克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3克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3克 丹皮3克 敗龜版3克【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治跌打損傷。【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酒250毫升,煎服。【摘錄】《石室秘
2017-02-17 13 -
珍珠天麻丸
【處方】天南星(炮)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白附子(炮)各3克 膩粉1.5克 巴霜0.3克 蕪荑(炮炒)全蠍 滑石各4.5克【制法】上藥為末,水煮麵糊為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功能主治】截風定搐,清化痰熱。治小兒急驚風,痰熱壅盛。【用法用量
2017-02-17 12 -
紫莧粥
【處方】紫莧葉(細銼)1握 粳米的功效與作用100克【功能主治】治產前後赤白痢。【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先煎莧葉,取汁去滓,下米煮粥,空腹時食之。【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九○
2017-02-17 15 -
燥腸丸
【處方】附子1個(炮)龍骨15克 乾薑30克 吳茱萸15克 米殼15克 訶黎勒皮15克【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傷寒汗下後,大小便自利,膻中痛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水下。利止勿服。【摘錄】《雲岐子保命集
-
鎮經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4.5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黃柏各2.1克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珠 條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知母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子(制)薑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各2.4克 白
2017-02-17 10 -
增明丸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芍藥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熟幹地黃 木香 連翹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檳榔各30克 山梔子 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各15寬 大黃60克 芒消23克 牽牛(輕炒,取頭末)45克【制法】上藥同為細末,燒飯為丸
-
重劑排石湯
【處方】三棱 莪術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牛膝 白芷 枳殼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 車前子各15克 穿山甲 皂角的功效與作用刺 乳香 沒藥各9克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 青皮各12克 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薏苡仁各30克【藥理作用】1.290,本方對大白鼠
2017-02-17 36 -
枳縮二陳湯
【處方】枳實(麩炒)3克 砂仁2.1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貝母(去心)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蘇子(炒)瓜蔞仁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薑汁炒)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童便炒)各2.1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4克 木香 沉香各1.5克 甘草的功效與
2017-02-17 39 -
增損理中丸
【別名】枳實理中丸(《類證活人書》卷十八)、加減理中丸(《聖濟總錄》卷二十五)。【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60克 白術6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0克(炙)乾薑45克(炮)枳實4枚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0克【制法】上藥研末,以蜜和為丸,如彈子大
2017-02-17 10 -
紫葳散
【處方】紫葳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 延胡索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劉寄奴 丹皮各等分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少許【功能主治】活血調經。治經水不來,發熱腹脹。【用法用量】上藥用酒一份,水二份,煎服。【摘錄】《婦科玉尺》卷一
-
竹瀝飲
【處方】淡竹瀝60毫升 粳米的功效與作用100克(炒,以水300毫升同研,去滓取汁)【功能主治】治霍亂,狂悶煩渴,吐利無度,氣欲絕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勻,頓服。【摘錄】《聖濟總錄》卷三十九
2017-02-17 20 -
增損柴胡湯
【處方】北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等分【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治產後虛羸,寒熱如瘧,食少腹脹。【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
2017-02-17 31 -
竹茹石膏湯
《醫宗金鑒》卷五十九:竹茹石膏湯【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薑制)赤苓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 竹茹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石膏(煆)【功能主治】治小兒麻疹嘔吐。【用法用量】生薑的功效與作用為引,水煎服。【摘錄】《醫宗金鑒》卷五十九《疫喉淺論》卷上
2017-02-17 19 -
知母石膏湯
【處方】知母9克 石膏12克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萎蕤各6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升麻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各4.5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治風溫之病,因發汗後,身體不惡寒而反惡
2017-02-1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