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心爽神湯
【處方】石菖蒲(去毛)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黃)12克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皮)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各9克 南星(炮)0.3克 橘皮(去白)幹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紫菀(去蘆)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七次)川芎
2017-02-17 12 -
增損逍遙散
【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0克,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0克,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5克,清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0克,羌活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0克,以白酒作引。【功能主治
2017-02-17 30 -
增損腎瀝湯
【別名】腎瀝湯(《外台秘要》卷十一)。【處方】羊腎1具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幹地黃 桂心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龍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芎藭各6克 生薑的功效與作用18克
2017-02-17 10 -
增液湯
【處方】元參30克 麥冬24克(連心)細生地24克【功能主治】增液潤燥。治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日不大便,其陰素虛,不可用承氣湯者。【用法用量】上藥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口幹則與飲令盡。不大便,再服。【備註】方中重用元參,養陰生津
2017-02-17 37 -
鎮逆承氣湯
【處方】芒消18克 赭石60克(研細)生石膏60克(搗細)潞黨參的功效與作用15克【功能主治】治寒溫陽明府實,大便燥結,當用承氣下之,而嘔吐不能受藥者。【用法用量】上藥四味,用水800毫升,先煎後三味,湯將成,再加芒消,煎一兩沸,取清汁4
2017-02-17 12 -
竹茹酒
【處方】青竹茹60g 阿膠的功效與作用20g 黃酒的功效與作用400ml【炮製】1. 將青竹茹切碎與阿膠一同放入黃酒中;2. 上火煮數10沸至阿膠烊化,去渣冷卻,裝瓶備用。【功能主治】解痛,舒經,止血,安胎。適宜於妊娠失墜,胎損腹痛而見下
2017-02-17 14 -
長生保命丹
【處方】地骨皮(去梗,酒浸)2兩,牛膝(去蘆,酒浸)2兩,甘菊花的功效與作用2兩,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酒浸)2兩,石菖蒲(竹刀切,曬乾)2兩,遠志的功效與作用(去心,酒浸)2兩,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忌鐵器)2兩。【制法】上為細
2017-02-17 26 -
自生飲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9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6克 枳殼(炒)6克 益母草的功效與作用3克 白芷1.8克 火麻仁(炒,去殼)3克【功能主治】治臨產生育艱難。(難產)【用法用量】上銼一劑。水煎,空腹時溫服。【摘錄】《古今醫鑒》卷十二
-
增損四物湯(易簡方)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川芎的功效與作用、人參的功效與作用、乾薑(炮)、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等分。【炮製】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婦人氣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氣。兼治產後下血過多,榮衛虛損,陰陽不和,乍寒乍熱,
2017-02-17 26 -
赭決九味湯
【處方】黃芪的功效與作用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決明24克,黨參的功效與作用15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5克,法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2克,陳皮的功效與作用6克,白術9克,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克。【功能主治】益氣化痰。主氣虛痰濁阻滯。【用
2017-02-17 11 -
紫石英天門冬丸
【別名】紫石英丸(《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處方】紫石英 天門冬 禹餘糧各120克 蕪荑 烏頭 蓯蓉 桂心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柏子仁 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 杜仲的功效
2017-02-17 14 -
紫霞膏
【處方】明淨松香(研細)500克 銅綠(研細)60克【制法】用麻油120克,入銅鍋內先熬數滾,滴水不散,方下松香熬化,次下銅綠,熬至白煙將盡,其膏已成,候片時,傾入瓷罐。【功能主治】治瘰鬁,頑瘡,臁瘡,新久棒瘡,疼痛不已者。【用法用量】用
2017-02-17 42 -
諸瘡一掃光
【處方】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黃柏各500克 煙膠500克 木鱉肉 蛇床木 點紅椒 明礬 枯礬 硫黃 楓子肉 樟冰 水銀 輕粉各90克。白砒15克【制法】共為細末,熟豬油1.12千克,化開,入藥攪勻,丸作龍眼大,瓷瓶收貯。【功能主治】清熱燥濕
2017-02-17 13 -
紫蘇子圓
【處方】紫蘇子(揀淨)、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去白),各二兩。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高良薑(炒),各一兩。【炮製】上五味為細末,煉蜜和圓,如彈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胸膈噎悶,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不消
2017-02-17 18 -
追疔奪命丹
【處方】羌活 獨活 青皮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赤芍的功效與作用 細辛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節 蟬蛻 僵蠶 金線重樓 澤蘭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各等分【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毒消腫。治疔瘡。【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先將二貼,加澤蘭
2017-02-17 11 -
醉仙湯
【處方】羌活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蒼術 白芷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生地 黃柏(鹽水炒)牛膝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鹽水炒)香附的功效與作用(醋的功效與作用炒)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功能主治】治時行害眼,並暴
2017-02-17 19 -
皂獨附姜湯
【處方】皂刺30克,獨活9克,附子9克,肉桂的功效與作用6克,薑黃15克,蒼術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主風寒濕邪凝滯,經絡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呂廣振方
2017-02-17 15 -
紫參散
【處方】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紫參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 桔梗各15克 米殼(蜜炒黃色)60克【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飲止嗽。治形寒飲冷傷肺,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臥。【用法用量】每服12克,入白湯點服。嗽住止
2017-02-17 14 -
紫蘇子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七:紫蘇子湯【別名】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降氣湯(《普濟方》卷一八三)。【處方】紫蘇子27克 前胡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27克 橘皮9克 大棗的功
2017-02-17 14 -
枳殼防風丸
【別名】枳殼丸(《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處方】枳殼(麩炒)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獨活(去蘆)大黃(煨)前胡(去蘆)麻黃(去節)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制法】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兒龜背。【用法用量】每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