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茹膏
【處方】真麻油60克 青木香60克 青竹茹9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20粒(去皮、尖)【制法】上藥人麻油內,慢火煎令杏仁黃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功能主治】治黃泡熱瘡。【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擦瘡上。【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
梔子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梔子湯【處方】梔子14枚 常山9克 車前葉27枚(炙幹)秫米14粒【制法】上四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瘧經數年不愈者。【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未發前一服,發時一服,發後一服.以吐利四五行為
-
醉頭風餅兒
【處方】僵蠶(去絲、嘴)天南星【功能主治】治婦人頭眩而冒,挾痰多嘔吐,狀若醉頭風。【用法用量】上藥各等分,為細末,生薑的功效與作用自然汁和作餅,厚五分,陰乾,每服1餅,用平胃散(四味者)9克、水1升、生薑5片、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
2017-02-17 16 -
正舌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正舌散【處方】蠍稍(去毒.二七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一兩)【功能主治】治中風,舌木強難轉,語不正,神效。【用法用量】上挫分二貼,每貼水二盞,生薑的功效與作用五片,棗的功效與作用一枚去核,煮八分,去滓,不拘時服。【
2017-02-17 20 -
竹瀝粥
【處方】淡竹瀝180毫升 粟米15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煩悶。【用法用量】以水煮粟米成粥,臨熟下竹瀝再煎,令稀稠適度,溫服。【摘錄】《壽親養老新書》卷四
2017-02-17 27 -
知柏天地煎
【處方】知母 黃柏 天門冬 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治陰虛火旺之齒痛。【用法用量】同煎三至四次,沖玄武膠收膏服。【摘錄】《症因脈治》卷一
2017-02-17 15 -
追風丹
【處方】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 荊芥穗 蒼術(米泔浸一宿,焙乾)苦參的功效與作用各等份【制法】上為細末。用好肥皂角的功效與作用1.5千克(去皮、弦),於瓷器內熬為膏,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白癜風。【用法用量】每服30丸
2017-02-17 16 -
髒頭丸
【處方】槐子30克 牙皂2.1克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120克 糯米750克【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用雄豬大腸1條,去油洗淨,將前藥入內,兩頭紮住,砂鍋內煮爛、搗勻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腸風下血,脫肛。【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米
2017-02-17 10 -
燥陰散
【處方】蒼術(鹽、酒炒)青皮 烏藥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 吳萸(鹽、酒炒)小茴(鹽、酒炒)橘核 青木香各等分【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治疝氣因濕而成,陰汗瘙癢。【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鹽、酒調下。【摘錄】《醫林繩墨大全》卷五
2017-02-17 12 -
正元丹
《雞峰普濟方》卷十四:正元丹【處方】附子 乾薑 良薑 烏頭各120克 胡椒 蓽澄茄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紅豆蔻 白術 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訶子、川椒各30克,無桂枝)【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冷
2017-02-17 18 -
皂角圓
【處方】皂角的功效與作用(捶碎.以水一十八兩六錢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幹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槐角,各五兩。青橘皮(去瓤)、知母、貝母(去心.炒黃)、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七次)、威靈仙(洗)、白礬(枯過)、甘菊(去枝),各一兩。牽牛
2017-02-17 14 -
枳殼煮散
【處方】枳殼(去瓤,麩炒黃)細辛(去葉)桔梗(炒)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釵股)川芎的功效與作用各120克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4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60克(炙)【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悲哀煩惱傷肝,兩脅疼痛,筋脈緊急,腰腳重滯,兩股筋
-
展筋丹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珍珠 琥珀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冰片 乳香 沒藥 三七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血竭6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0.9克 牛黃0.3克【制法】共為細末,收貯瓶中,置陰乾處。【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止痛。治損傷局部疼痛。【用
-
針頭散
【處方】赤石脂15克 乳香 白丁香各6克 砒(生)黃丹各3克 輕粉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蜈蚣的功效與作用1條(炙幹)【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治一切頑瘡瘀肉不盡,及鬁核不化,瘡口不合。【用法用量】搽瘀肉上,其肉自化。若瘡口小,或
-
資壽解語湯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一錢半)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蘆.一錢半)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一錢半)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一錢半) 羚羊角(一錢) 官桂(一錢) 羌活(一錢)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五分)【功能主治】治心脾中風,舌強不
2017-02-17 46 -
珍奇散
【處方】珍珠 爐甘石(煆)紫草茸各9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 枯礬各0.6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耳瘡並耳內流膿。【用法用量】吹入耳內。【摘錄】《丹台玉案》卷六
-
滋陰地黃丸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滋陰地黃丸【處方】熟地黃30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2克 山茱萸15克 甘菊12克 牡丹皮12克 何首烏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黑豆的功效與作用蒸三次)黃柏各12克【制法】上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陰
2017-02-17 11 -
止眩湯
【處方】鉤藤30克,菊花的功效與作用10克,法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0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0克,竹茹5克,白術10克,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12克,生地30克,車前子30克,懷牛膝的功效與作用15克,珍珠母30克,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子的功效與作用
2017-02-17 16 -
竹龍散
【處方】五靈脂 黑豆的功效與作用(生,去皮)各15克【制法】上二味,搗羅為散。【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5克,煎冬瓜湯調下。無冬瓜,冬瓜苗、葉、子俱可,一日二服。【注意】渴定後,不可服熱藥,只宜服八味丸,用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
-
止淚補肝散
【處方】白蒺藜(炒,去刺)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黃各6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木賊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各30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童便制)60克【制法】研末為散。【功能主治】治肝虛,迎西北風流淚不止。【用法用量】每服
2017-02-17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