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蘭簡介
澤蘭與澤瀉相伍,散瘀調經之功甚著。治療婦女月經延期,色黑有血塊或月經閉止不通者,名曰桃紅四物二澤丸,方用:澤蘭、澤瀉、當歸、赤芍、川芎、生地、桃仁、紅花、雞血藤、丹參、三棱、莪術、水蛭、桂枝、地鱉蟲各50克,大黃、甘草各20克。共研細末
2017-03-11 12 -
蘇木簡介
蘇木善於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治療跌打損傷,腦外傷後遺症,餘常用《醫宗金鑒》中的八厘散。方用:蘇木面3克,半兩錢3克,自然銅(醋淬7次)9克,乳香9克,沒藥9克,血竭9克,麝香0.03克,紅花3克,丁香1.5克,番木鼈(油炸,去毛)3克。
-
半夏簡介
半夏和胃降逆,善治嘔吐。治療妊娠惡阻,泛吐清涎,不思飲食者,常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安胃飲。方用:清半夏50克(溫水淘洗兩次,待毫無礬味,然後入煎),淨青黛9克,赤石脂50克。煎取清汁1大碗,調入蜂蜜100克,徐徐溫飲,一次只飲一口,
-
天南星簡介
天南星生用外敷,最能散結消腫,治療疔毒。治療癰疽發背,諸般疔腫,跌撲損傷,濕痰流毒,大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赤腫,幹濕腳氣,婦女乳癰,小兒丹毒,凡外科一切頑惡腫毒及蛇蟲咬傷,蜂蠍螫毒,癬疥濕癩,皮膚瘙癢,凍瘡癢痛,常用《外科
2017-03-11 17 -
白芥子簡介
白芥子,善化寒痰,能止咳平喘。治療頓咳(百日咳)餘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鷺鷥咯丸。方用:麻黃12克,苦杏仁60克,石膏60克,甘草12克,細辛6克,紫蘇子(炒)60克,白芥子(炒)12克,牛蒡子(炒)30克,瓜蔞皮60克,射干3
-
白附子簡介
白附子善祛風通絡,治療口眼歪斜。面神經麻痹,中醫稱之為口僻,俗稱吊線風。是由於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顧,風邪乘虛入中脈絡,氣血閉阻所致,治療以祛風通絡,養血和營為法。用《楊氏家藏方》的牽正散和《審視瑤函》的正容東加減治之,方用:白附
-
皂莢簡介
皂莢善於祛風痰,止抽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載有醫癇丸一方,重用皂莢、白礬祛風化痰,定癇止搐,治療痰阻腦絡所致的癲癇有效。方用:生白附子40克,天南星(制)80克,半夏(制)80克,豬牙皂400克,僵蠶(炒)80克,烏梢蛇(制)80
-
旋覆花簡介
旋覆降氣止嘔之良藥也。其代表方為旋覆代赭湯,出自《傷寒論》,主治太陽證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方用:旋覆花、代赭石、黨參、清半夏各15克,生石膏3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50克,天麻、鉤藤、陳皮、竹茹各15克,甘草10克,乾薑5
2017-03-11 18 -
貝母簡介
貝母有川貝母、浙貝母兩種,化痰止咳、散結消癰的功效雖同,然其藥性略有差異。川貝母長於潤肺止咳,多用於治療燥咳、久咳之症;浙貝母長於散結消癰,多用於治療肺癰、乳癰等症。治療肺燥有痰,咳痰不爽,澀而難出,咽喉乾燥等症,常用《醫學心悟》中的貝
-
前胡簡介
前胡為治療肺熱咳嗽之要藥,有搜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前胡止小兒夜啼,首見於《外台秘要》引《小品方》的一物前胡丸。方用:前胡研細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每服1丸。每日3次。加至5~6丸,以愈為度。至明代李中梓著《本草通玄》,亦謂前胡“止小
-
白前簡介
白前乃肺家要藥,止咳功臣。治療風邪犯肺之咳嗽,症見咳嗽咽癢,微惡風發熱,舌苔薄白,常用《醫學心悟》止嗽散,方用: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36克,甘草12克,陳皮18克,共研細末,做成散劑,每次服6~9克,一日服2次。風寒咳嗽,加生
-
瓜蔞簡介
瓜蔞既能清熱,亦善軟堅。《醫宗金鑒》瓜蔞牛蒡湯,乃善用瓜蔞者也。方用:瓜蔞仁、牛蒡子(炒研)、花粉、黃芩、梔子(生研)、連翹(去心)、皂刺、金銀花、陳皮、青皮、柴胡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治療乳癰,確有特效。餘常用之,加入生石膏50
-
天竺黃簡介
天竺黃,其性寒,故有清熱之功。治療鼻腔時流濁涕的鼻淵(多見於急慢性副鼻竇炎),當用祛風清熱之法,餘常用《古今醫鑒》中的天竺黃丸。方用:當歸、川芎、白芷、人參、茯苓、麥門冬、防風、荊芥、薄荷、蒼耳子、香附子、蔓荊子、秦艽、甘草各60克,天
-
竹茹簡介
竹茹性寒,善清胃熱,能降氣逆,故止嘔呃。治療呃逆、嘔吐,餘常用《濟生方》中的橘皮竹茹湯。方用:赤茯苓(去皮)9克,橘皮(去白)9克,枇杷葉(拭去毛)30克,麥門冬(去心)9克,青竹茹9克,半夏(湯洗7次)9克,人參9克,甘草(炙)5克。
-
海蛤殼簡介
海蛤殼,頗具清熱化痰、軟堅散結之功。治療肝肺實熱,頭暈耳鳴,咳嗽吐衄,肺痿肺癰,咽膈不利,口渴心煩等症,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黛蛤散。方用:青黛30克,蛤殼300克。粉碎成細粉,每次服6克,日1次。本方有清肝利肺、降逆除煩之功效
-
礞石簡介
礞石有豁痰之功,善治癲狂。癲狂的病機為七情內傷,氣機不暢,痰火擾心,蒙蔽心包而成。五志之火不得宣洩,煉液成痰,痰結日久,清竅閉塞,神明逆亂。治療此種病症,常以名醫董建華創制的加味礞石滾痰湯治之,有一定的療效。方用:礞石15克,琥珀粉1.
-
海藻簡介
海藻常與昆布相伍,消癭瘤有功。治療痰火鬱結所致的癭瘤初起,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消癭丸。方用:昆布300克,海藻200克,海蛤殼50克,浙貝母50克,桔梗100克,夏枯草50克,陳皮100克,檳榔100克。粉碎成細粉,煉蜜為丸,
-
昆布簡介
昆布,有軟堅散結、去瘀生新的作用。治療氣虛血瘀所致的產後惡露不絕,症見產後出血過多,淋漓不斷,神疲乏力,腰腿酸軟,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產複康顆粒。方用:益母草、熟地黃各150克,當歸、人參、黃芪、何首烏各100克,桃仁、蒲黃、
2017-03-11 18 -
黃藥子簡介
黃藥子,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故今人用以治療癌症。治晚期胃癌、食道癌患者痰濕瘀阻及氣滯血瘀證,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金蒲膠囊。方用:人工牛黃、蟾酥各5克,蜈蚣10克,金銀花、蒲公英、半枝蓮、山慈菇、莪術、白花蛇舌草、苦參、龍葵、
-
膨大海簡介
膨大海,善清肺熱,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治療風熱外束、痰熱內盛所致的急、慢性咽喉炎,症見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幹灼熱,咽中有痰,或寒熱頭痛,或便秘尿赤者,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黃氏響聲丸。方用:薄荷、蟬蛻、兒茶、訶子肉、大黃(酒
2017-03-1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