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芝的人工栽培技術
人工栽培靈芝是將從靈芝子實體中分離出的菌絲直接接種到段木或其他人工培養基上,再進一步生長發育成子實體。 由於野生靈芝是生長在樹木上的,因此有了人工原木栽培靈芝子實體的方法。由於砍伐原木破壞森林資源,故又發展出短段木和枝椏材代替原木的栽培
2017-03-09 28 -
玄參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莖葉能經受輕霜。適應性較強,在平原、丘陵及低山坡均可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忌連作。可與禾本科植物輪作。 栽培技術 用子芽、種子、分株、扡
-
防風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氣候,耐寒,耐乾旱。宜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種植。 栽培技術 用種子、根插繁殖。種子繁殖: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在9-10月進行。條播按行距30cm
-
甘草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甘草地上部分每年秋末死亡,根及根莖在土中越冬,翌年春3-4月從根莖上長出新芽,長枝發葉,5-6月枝葉繁茂,6-7月開花結果,9月莢果成熟。抗寒、抗旱和喜光,是鈣質土的指示植物。宜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砂質壤土栽
2017-03-09 12 -
貝母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溫和氣候,適宜生長在1600-3000m的高寒山區的小灌木林下及草叢中。選擇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栽培。忌積水、高溫。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鱗莖繁殖。 種子繁殖:種子成熟時胚尚處於原胚階段,需用腐殖土或鋸木末層積
-
山茱萸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宜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壓條繁殖和扡插繁殖。種子繁殖;秋季果熟期,採收個大、色紅的果實作種,剝去果肉,清洗出種子,與細沙分層貯藏越冬催芽。育苗移栽
-
連翹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潮濕氣候。適應性強,耐寒、耐瘠薄。喜陽光充足。對土壤要求不嚴,腐殖土及砂質礫土中都能生長。 栽培技術 採用種子、壓條、扡插繁殖。種子繁殖:北方於3月底至4月上旬,南方於3月上、中旬播種。播前將種子在50℃的溫水中浸泡1
-
中藥苦杏仁繁殖栽培管理
生物學特性:適應性強,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鹽鹼。夏季在43.9℃高溫下,生長正常;在-40℃低溫可安全越冬。可栽種於平地或坡地。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培技術:用種子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採摘成熟果實,搓去果肉,大粒每50kg出種子5-1
2017-03-09 19 -
枳實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蔭性強。年平均氣溫要求在15℃以上,發芽有效溫度為10℃以上,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在-5℃以上能安全生長,最低溫度為-9℃,最高溫度40℃。年降雨量1000-2000mm,相對濕度75%。以選陽光充
2017-03-09 34 -
鈴蘭栽培繁殖管理方法
鈴蘭生性強健,管理粗放,若春季萌芽後經常施用腐熟的餅肥,則開花茂盛,花葶抽出後停止施肥,花謝後恢復施肥1~2次能促其根狀莖萌發新蘖。一般用分割根狀莖進行繁殖。於秋季將母株帶芽的根狀莖切段栽種,精心養護即成活。亦可將根基部生出的萌蘖割下來
2017-03-09 15 -
益母草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區者可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向陽,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播種期因品種羽性不同耐異,冬性益母草,必須秋播種均可開花結果。播種按行距27cm,穴距2
-
番紅花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怕酷熱,耐寒。幼苗能耐-10℃左右低溫;開花氣溫14-20℃,土溫14-15℃為宜;地上部分生長適宜溫度為15℃。以向陽、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忌連作,忌雨澇積水。 栽培技術:用球莖繁
2017-03-09 17 -
玫瑰花的栽培養育
玫瑰株高1到2米,莖直立,密生銳刺,稈粗壯,枝叢生,表皮幼為綠色,後呈灰色或白灰色。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葉柄基部有刺常對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先端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稍白粉色,網狀脈明顯,有
2017-03-09 31 -
蒲黃的植物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環境。以選擇向陽、肥沃的池塘邊或淺水處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分株繁殖。3-4月,挖起蒲黃髮新芽的根莖,分成單株,每株帶有一段根莖或鬚根,選淺水處,按行株距50cm × 50cm栽種,每穴栽 2株。 田間
-
桃花的植物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1、桃 喜陽光和溫暖的氣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最好。怕澇,在低窪鹼性土壤中生長不良。幼樹抗寒力弱,容易凍梢。耐修剪,壽命較短。 2、山桃 喜光,在半陰處也能生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貧瘠、荒山均可種植。 栽培
2017-03-09 11 -
丹皮高產栽培的技術
丹皮,又名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藥等,為常用的清熱涼血類中藥。其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腎經,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常用于陰虛發熱,無汗骨蒸及血滯閉經等證。 丹皮喜溫和氣候,較耐寒,耐旱,怕高溫、酷日烈風和積水澇漬。宜種在土層深厚
2017-03-09 10 -
辛夷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耐旱,忌積水。幼苗怕強光和乾旱。以選陽光充足、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嫁接、扡插繁殖,亦可用壓條繁殖。 種子繁殖:應選15年生以上健壯母株採種,用層積法貯藏種子,3月中、下旬
2017-03-09 11 -
土沉香的繁殖方法
一、播種繁殖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消毒
2017-03-09 22 -
安息香的栽培技術
安息香生物學特性越南安息香是陽性速生樹種。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耐短時期霜凍。適於年平均氣溫18~26℃,一月平均氣溫10℃以上,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一3℃的地區生長。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生長較好。喜濕潤,分佈在年降水量120
2017-03-09 29 -
芍藥的栽培技術
一、栽植: 栽植前,先按栽植行距開挖與地平面成35-40°角,25—28釐米深的斜溝,並將斜面的泥土壓實。在已準備好的畦上,以行距50釐米、株距40釐米進行密植。栽植時,芍藥根帶芽不宜過多,一般用2條芍藥根帶1-3個芽,也可用1條芍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