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痰要藥--藜蘆
藜蘆,又名山蔥、憨蔥、鹿蔥、藜盧、山白菜、蘆蓮、豐蘆等。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和其他同屬植物的根莖與根。其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肺、胃經。藥用最早見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載有:“主蠱毒,咳逆,泄,頭瘍,疥癬,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
2017-03-09 13 -
合歡解忿萱草忘憂
《養生論》記載“合歡解忿,萱草忘憂”,指的是食用這兩味藥能夠起到讓人歡樂、解除憂煩的作用。 合歡,即歡皮(花),為合歡的樹皮(花或花蕾),性平、味甘,具有安神解鬱、活血消腫的功效,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合歡皮(花)“主安
2017-03-09 20 -
美食佳藥魚腥草
“魚腥草”別名側耳根、豬鼻孔等,“涼拌魚腥草”是民間的一道傳統佳餚。“魚腥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作用,常與蘆根、桔梗、瓜蔞等同用於治療肺膿瘍,痰熱喘咳。用於熱毒瘡瘍時,可與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等同用,亦可單用鮮品搗爛
2017-03-09 13 -
玄參止痛亦良藥
玄參是傳統的清熱涼血類中藥,其性寒,味苦甘鹹,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瀉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溫邪入內及溫毒引起的煩躁發斑、神昏、便秘,實毒與虛火引起的咽喉腫痛,陰虛火旺引起的骨蒸勞熱、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鬁痰核、癰腫瘡毒等證,常用量
-
艾葉巧治皮膚病
治蕁麻疹:生艾葉10克,白酒100克。共煎至50克左右,頓服。每日一次,連用3日;艾葉30~50克,水煎,先熏後洗患處,每日3~4次。 治皮膚潰瘍:艾葉、茶葉、女貞子葉、皂角各15克,水煎外洗或濕敷患部,每日3次。 治皮膚瘙癢:艾葉、千里
2017-03-09 15 -
利咽消腫的牛蒡
牛蒡別名“大力子”,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型蔬菜。作為一種粗纖維植物,它能清除體內垃圾和毒素,改善體內迴圈,有一定的利尿清熱、抑制發炎的作用。牛蒡所含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150倍,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居根莖類菜之首。 人們常吃的牛蒡根,主要功
-
紫蘇葉茶可治海鮮過敏
紫蘇又名白蘇、紅蘇、雞冠紫蘇。紫蘇含有揮發油、脂肪、維生素B1、紫蘇醛、精氨酸、丁香油酚等。中醫認為,紫蘇葉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之功效。當吃海鮮出現過敏反應時,可取幹紫蘇葉(中藥店有售)10~12克,放
2017-03-09 42 -
紅花可治皮膚病
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的花。又名剌紅花、紅藍花、草紅花、紅花草等。性味辛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的功效。可治血滯經閉、痛經、癥瘕、難產、跌打損傷、瘀痛等症。現代臨床研究中發現,紅花還可用來治療多種皮膚疾病。現介紹驗方如下: 治扁
2017-03-09 37 -
益壽妙藥黃精
黃精,屬百合科植物,又名救窮草、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經,具有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壯筋骨等功效。自古以來被視為益壽珍品。可用於脾胃氣虛、倦怠乏力,肺癆咳血,病後虛弱,筋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癩癬疾等。本品始載于《名醫別錄》中,有“補中益氣
-
滋陰潤肺話玉竹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又名萎蕤、尾參、黃芝、委萎、鈴鐺菜、竹節黃、筆管菜、竹根七、地節、麗草、山玉竹、山薑等。以條長、肉肥、黃白色、光澤柔潤者為佳。 中醫學認為,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用於熱病傷
-
解酒的中藥
現代人應酬多,少不了在酒桌上談生意、會朋友。飲酒過度,會引起脂肪肝、高血脂、酒精性肝病等。因此,建議大家還是適度飲酒。本文推薦幾種可以解酒的中藥: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
2017-03-09 13 -
雞內金化結石
雞內金,又名雞中金、雞肫皮等。為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的角質內壁,剝離後洗淨曬乾,生用或炒用。其味甘、性平,有健胃消積、澀精止遺、化結石之功效。臨床尤以治結石諸症見長。 胃結石:雞內金粉10克,飯前一小時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 膽結石:雞內金
-
白及配三七止血不能少
白及,別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白及苦、甘、澀,微寒。入肝、肺、胃經。《神農本草經》記載,白及“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本草綱目》記載,白及“氣味 (根)苦、平、無毒”。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
2017-03-09 37 -
外用良藥五倍子
五倍子蟲為同翹目蚜蟲科之昆蟲,寄生於鹽膚木上,剌激葉組織或嫩枝時,畸形生長,膨大成癭,一般於9~10月間將蟲癭采下,殺其內部寄生之蟲,乾燥備用。 五倍子又名文蛤、百蟲倉、木附子。其味苦酸,性平,入肺、胃、大腸經。中醫認為它具有斂肺澀腸、止
2017-03-09 21 -
芍藥甘草湯治急痛症
中醫認為,不少急性疼痛症(非器質性)、抽搐痙攣常與肝陰不足、津傷血虛有關。芍藥甘草湯為柔肝解痙、和營止痛之良方。此方僅由芍藥(白芍)、甘草兩味藥組成,白芍味酸,養陰柔肝,調和營衛;甘草味甘,緩急止痛,且能補虛。酸甘化陰以養肝,肝得柔養,氣
2017-03-09 21 -
利尿良藥車前子
車前子,又名車前實、蝦蟆衣子、鳳眼前仁等。它是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乾燥成熟種子。夏、秋兩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果穗,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即得。本品性微寒,味甘。歸肝、腎、肺、小腸經,功能清熱除濕,利尿通淋,明目和竅,祛痰肅肺。主治水腫脹
2017-03-09 27 -
消積行淤蘋果花
蘋果花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花,花開呈白色而帶紅暈,有股清香氣。據測定,蘋果花含有揮發油、蛋白質、有機酸、氨基酸、鈉離子、原花青素、酚類物質及維生素E等成分。古籍記載,有潤肺悅心,生津開胃的功效,還可用來醒酒。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蘋果花還具有消
2017-03-09 10 -
利水消腫解毒的赤小豆
赤小豆分兩種,一種叫赤小豆,一種叫赤豆。在古人的眼裡,赤小豆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它是辟邪的東西之一,一般辟邪的東西是水、火、銅鏡等等,還有赤小豆。《歲廣記》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我們可以看出,古人連服用赤小豆的日子
2017-03-09 23 -
收斂固澀五味子
五味子為五味子科植物五味子或中華五味子的果實。臨床使用的五味子有生用、炒用、炙用、蒸用之分。用於滋補多為熟炙;用於治療多用生品。 五味子味酸、性溫,歸肺、腎、心經。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養心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於肺虛久咳及肺腎不足之喘
2017-03-09 17 -
滑石治病驗方
滑石味甘、淡,性寒,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祛濕斂瘡等功效。以下介紹幾則滑石入藥驗方: 中暑吐瀉:滑石100克,藿香100克,共研細末混勻。每次服15克,每日兩次,1~2天即可治癒。 反流性食管炎:滑石30克,黃連5克,枳殼10克,赭石20
2017-03-0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