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氨酸的功效與作用
儘管精氨酸相對于成年人來說並不是必需的氨基酸,可是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機體發育不成熟或者在某特定的嚴重的應激條件狀態下,一旦缺乏精氨酸,人體內的氮便會失去維持人體機能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導致了人體體內的血氨升高,繼而導致昏迷。嬰兒如果是
-
白葉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散瘀止痛。主肺熱咳血;肺癆咯血;胃出血;癰腫;瘡毒;跌打刀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能。用於肺熱咳血、胃潰
2017-03-09 14 -
扁豆藤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濕和中。主暑濕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治風痰迷竅,癲狂亂語,同朱砂為末姜湯下。 2.《綱目》:治霍亂,同蘆蘀、人參、倉米等分煎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9 15 -
百解馬兜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利尿;清熱解毒。主水腫;淋病;風濕痹痛;腳氣濕腫;腸炎;痢疾;腮腺炎;乳腺炎;過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醋調搽。 摘錄 《中華本草》
-
鱉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氣助陽。主久痢;脫肛;產後子宮下垂;陰瘡。 用法用量 內服:焙研,3-6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燒灰研末敷。 附方 ①洽小兒積冷久下瘥後,脫肛不瘥,腹中冷,肛中疼痛不得人者:鱉頭二枚(炙令侯),小蝟皮一枚(炙令焦),磁石四
2017-03-09 13 -
濱海前胡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止咳;利尿角毒。主肺熱咳嗽;濕熱淋痛;瘡癰紅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注意 內服不宜超量。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日本用此作防風用藥。 摘錄 《中華本草》
-
白線薯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祛風止痛;清熱解毒。主胃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癰癤腫毒;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研末服酌減。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9 14 -
巴茅果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順氣,發表,除瘀。 附方 ①治月經不調:巴茅果五錢至一兩。泡酒半斤,每次服五錢。 ②治小兒疹出不透:巴茅果三個。煎水服。 ③治小兒疝氣:巴茅果三個,茴香根五錢,香附米三個。蒸甜酒服。 摘錄 《*辭典》
2017-03-09 15 -
白婆婆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鮮毒;涼血止血。主癰癤紅腫;血熱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有消腫止血的功能。用於癰癤紅腫。 摘錄 《中華本草》
-
艾納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溫中止瀉;活血解毒。主風寒感冒;頭風頭痛;風濕痹痛;寒濕瀉痢;寸白蟲病;毒蛇咬傷;跌打傷痛;癬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 陰虛血熱者慎用。 附方 治蛇傷方《
2017-03-09 18 -
凹朴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散寒止咳。主風濕痹痛;風寒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臨床應用 治因受水濕風寒所引起的咳嗽、氣急、口渴、四肢微浮。以幹樹皮一兩,加芫荽、山油麻(陰行草)各五至六錢,老薑三片,甘草三錢,水煎,沖紅糖,早
-
白飯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滋養,解熱,利尿,消腫。治水腫,腳氣病。 附方 治水腫:白飯豆四兩,蒜米五錢,白糖一兩。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陸川本草》) 摘錄 《*辭典》
2017-03-09 11 -
爆仗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續筋接骨;活血被動瘀。主跌僕閃矬;刀傷金瘡,骨折筋傷。 用法用量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外用於治骨折。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9 12 -
白楊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行氣消積;解毒斂瘡。主腹痛;腹脹;症塊;口吻瘡。 用法用量 內服:浸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綱目》:消腹痛,治吻瘡。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9 20 -
鞭葉耳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乳癰;癤腫;腸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用於腸炎、乳癰、下肢癤腫。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9 25 -
八月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通脈;行氣止痛。主小便短赤;淋濁;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乳汁不通;疝氣痛;子宮脫垂;睾丸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摘錄 《中華本草》
-
背花瘡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痰化瘀。主肺熱咳喘;肺癆久咳;咯血;瘡瘍腫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白毛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治小關節疼痛。 【附方】治小關節疼痛:白毛草三錢,煮水內服,長期服用或加桑椹三錢同煮,效果更好。也可製成散劑服用。 【摘錄】《*辭典》
2017-03-09 12 -
包袱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瘀止痛。主咽喉腫痛;癰腫;疔瘡;肺炎;腮腺炎;毒蛇咬傷;瘰鬁;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2g;磨汁或浸酒塗,搗爛敷或研末調敷患處。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03-09 10 -
柏子仁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養心安神;斂汗;潤腸通便。主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盜汗;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便溏者制霜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注意 便溏及痰多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牡蠣、桂、瓜子為
2017-03-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