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陰陽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錢,白術2錢,茯苓的功效與作用5錢,香薷1錢,藿香1錢,蘇葉1錢,厚樸的功效與作用5分,陳皮的功效與作用3分,枳殼3分,砂仁1粒,天花粉1錢。【功能主治】和其陰陽之氣,佐以祛暑。主中暑,氣不升降,陰陽拂亂,霍亂吐
-
琥珀射星丸
【處方】辰砂1錢,琥珀1錢,射干1錢,真陳膽星1錢。【制法】上為細末,用豬心血為丸,金箔為衣,如小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迷心竅,癲狂。【用法用量】《青囊秘傳》本方用量:每服五十丸。【摘錄】《外科傳薪集》
-
花乳石散
《聖濟總錄》卷一四一:花乳石散【處方】花乳石1兩(煆、研),乳香(去石,研)、夜明沙(研)、膽礬(研)、地龍(去土,為細末)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五痔。【用法用量】每用時,先以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湯洗拭令淨,以藥幹敷,令痔消釋。
-
黃連梔子湯
【處方】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黃連的功效與作用、梔子、降香、神曲、木香、檳榔、川芎的功效與作用、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芒消。【功能主治】心膈疼。【用法用量】水煎,加薑汁、童便服。【摘錄】《證治寶鑒》卷十一
2017-03-04 14 -
胡蘆巴煮散
【處方】胡蘆巴1兩半,沉香1兩半,馬藺花1兩半,蓬莪術(煨,銼)1兩半,茴香子(炒)1兩半,楝實(取肉,麩炒)1兩,木香1兩,薑黃1兩,檳榔(銼)1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銼)半兩。【制法】上
-
化木湯
【處方】白術60克 附子3克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3克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3克 杜若根30克【功能主治】治木腎。睾丸作痛,後反不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蓋被發汗。【摘錄】《辨證錄》卷九
-
黃連天花粉丸
【處方】黃連的功效與作用30克 天花粉120克 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各30克 連翹60克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山梔子各120克 黃柏180克【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目赤腫痛。【用
2017-03-04 18 -
花火膏
【別名】燈花散、花心散、燈心散【處方】燈花1顆。【功能主治】熱證心躁夜啼。【用法用量】燈花散(《三因》卷十八)、花心散(《普濟方》卷三六一)、燈心散(《東醫寶鑒·雜病篇》卷十一)。【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
黃耆益損湯
《世醫得效方》卷八:黃耆益損湯【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去蘆),石斛的功效與作用(去根)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耆(去蘆)木香 白術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正桂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芍藥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黃(去土,酒炒)山藥
-
肋間神經痛藥膳偏方 13
佛手白芍煲蛤蜊 配方:佛手6g,白芍10g,白術lOg,郁金6g,蛤蜊肉300g,西蘭花50g,料酒20g,薑 lOg,蔥15g,鹽4g,素油30g。 製作:佛手、白術、郁金、白芍潤透切片;蛤蜊洗淨切片;西蘭花洗淨撕成小花朵;姜
2017-03-04 71 -
槐豆散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槐豆散【處方】槐豆(炒)2兩,皂莢子仁3分(炒),枳殼(去瓤,麩炒)1兩,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1兩,桑耳1兩。【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腸風、五痔,下鮮血,多秘結疼痛,成氣痔者。【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煎樗根湯
-
肋間神經痛偏方9
白芍川芎燉魚頭 配方:白芍lOg,川芎lOg,甘草6g,鯉魚頭1只(500g),料酒20g,薑lOg,蔥 15g,鹽4g。 {39YST_@!#$%^&*(_TempStrIMG_0} 製作:白芍、甘草、川芎潤透切片;鯉魚頭洗淨,
2017-03-04 10 -
黃疸立效方
【處方】蒼耳子3錢,薄荷的功效與作用3錢,木通3錢,綿茵陳的功效與作用3錢。【功能主治】黃疸。眼白黃,小便赤,身體軟倦,取黃豆的功效與作用生嚼不噁心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仙拈集》卷一引作“祛黃湯”。小便赤如血者,加川連1錢同煎。【摘
-
槐枝湯
《聖濟總錄》卷一○四:槐枝湯【處方】槐枝(碎銼)2兩,秦皮(銼)半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半兩,蕤仁(去皮)半兩,馬牙消半兩,黃柏(去粗皮,銼)半兩,山梔子(去皮)半兩,古字錢14文,食鹽1分,淡竹葉1握(細切)。【制法】上藥除錢外,
2017-03-04 13 -
藿香定嘔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錢,藿香1錢,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錢,枇杷葉5片(蜜炙),蒼術1錢2分,肉桂的功效與作用7分,木香7分,橘紅7分,桔梗7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分。【功能主治】七情傷感,氣郁於中,變成嘔吐,寒熱眩暈,不進飲食者。【用
2017-03-04 11 -
火龍散
《衛生寶鑒》卷十八:火龍散【別名】火龍湯【處方】艾葉的功效與作用末(鹽炒一半)半兩,川楝子(炒)半兩,茴香(炒)半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心氣痛。【用法用量】火龍湯(《女科切要》卷三)。【摘錄】《衛生寶鑒》卷十八《解圍元藪》
2017-03-04 13 -
胡桐律散
《聖惠》卷八十七:胡桐律散【處方】胡桐津1分,麒麟竭1分,白礬灰1分,黃丹1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小兒口齒疳,(匿蟲)血。【用法用量】每用1字,貼牙齒縫,不拘時候。【摘錄】《聖惠》卷八十七《禦藥院方》卷九:胡桐律散【處方】胡桐
2017-03-04 10 -
火墜散
【處方】益智(連皮炒,取仁)、茴香(淘去沙,炒)、南木香(生用)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疝氣。【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調下,遇病發時服。以熱到疼處為驗。【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
肋間神經痛藥膳方20
馬鈴薯薑橘汁 配方:馬鈴薯400g,生薑50g,橘子4個。 製作:馬鈴薯去皮,生薑共切碎,絞取汁液;橘子去核,絞取汁液;大米淘洗乾淨。大米放鍋加水600ml,置武火燒沸,用文火煮30分鐘,下入紅花、茯苓粉再煮10分鐘即成。 食法
2017-03-04 79 -
還元複氣丹
【處方】升麻、紫草、麻黃、糯米、紅花的功效與作用子。【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疹不出,或痘不出,或將出被風寒所阻。【用法用量】每服隨人大小用蔥白湯送下。取微汗甚效。【摘錄】《治疹全書》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