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庭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庭丹”在《聖惠》卷九十五 【出 處】《聖惠》卷九十五 【處 方】硫黃1兩,硼砂2兩。 【功能主冶】破宿血,止疼痛。主男子女人,積冷氣塊。 【用法用量】每日服3丸,空心以酒或醋湯送下。 【制 法】上2味,同研如粉,
2012-08-21 10 -
黃鋌子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鋌子”在《雞峰》卷二十三 【別 名】麝香牛黃丸 【出 處】《雞峰》卷二十三 【處 方】天麻1兩,防風1兩,人參1兩,幹蠍(全者)1分,白僵蠶半兩,甘草1分,朱砂1分,雄黃1分,麝香1分,牛黃1分(一方加白附子半兩,火
-
黃土稻花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土稻花湯”在《許氏幼科七種?治驗》 【出 處】《許氏幼科七種?治驗》 【處 方】黃土(純黃無雜色者)1兩,稻花1合(搗熟入藥),人參5分,烏梅肉5分,廣橘皮4分,半夏(薑汁拌)5分,茯苓7分,甘草2分。 【功能主冶】
-
黃土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土散”在《三因》卷十八 【出 處】《三因》卷十八 【處 方】灶中黃土、蚯蚓屎各等分。 【功能主冶】小兒卒客忤。 【用法用量】和水塗兒頭上及五心。 【制 法】上為末。
2012-08-21 13 -
黃土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土丸”在《 普濟方 》卷三八○引《全嬰方》 【出 處】《普濟方》卷三八○引《全嬰方》 【處 方】黃土1兩,陳皮1兩,木香1分,巴豆30粒(不去油)。 【功能主冶】小兒疳積在脾,面黃腹急,咬指甲,揉眉毛,搔口鼻,要吃泥
-
黃丸子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丸子”在《魏氏家藏方》卷一 【出 處】《魏氏家藏方》卷一 【處 方】甘草(炙)3兩,華陰細辛3兩,川烏頭3兩(生),白術(炒)2兩,川芎2兩,縮砂(去殼)2兩,羌活2兩,白芷4兩,雄黃1兩(透明者,別研,水飛)。 【
-
黃雲出毒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雲出毒膏”在《濟眾新編》卷五 【出 處】《濟眾新編》卷五 【處 方】蟾酥、砒霜、龍腦、黃丹、輕粉、巴豆各等分,乳香倍入。 【功能主冶】惡瘡。 【用法用量】真油調用。 【制 法】上為末。
-
黃真君妙貼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真君妙貼散”在《 衛濟寶書 》卷下 【出 處】《衛濟寶書》卷下 【處 方】硫黃(好者)不計多少。 【功能主冶】癰疽。 【用法用量】用井花水調,以熟絹剪如所腫樣貼之,留竅,1日2次。 【制 法】上用蕎麥面為窩子,包
-
黃蒸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蒸湯”在方出《千金翼》卷十八,名見《外台》卷四 【出 處】方出《千金翼》卷十八,名見《外台》卷四 【處 方】黃蒸1升,麥面1升,豬矢1升。 【功能主冶】時行黃疸結熱,面目四肢通黃,幹嘔,大便不通,小便赤黃似柏汁,腹痛
-
黃芷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芷湯”在《 古今醫鑒 》卷十五 【出 處】《古今醫鑒》卷十五 【處 方】大黃5錢,香白芷5錢。 【功能主冶】魚口瘡。 【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次早空心溫服。至午後肚痛,未成者自消;已成未穿者,膿血從大便中出。
-
黃鐘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鐘丸”在《家塾方》 【出 處】《家塾方》 【處 方】大黃40錢,黃芩20錢,黃連20錢。 【功能主冶】大便難,煩悸而心下痞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湯送下。以下為度。若急下,則用酒服之。 【制 法】上
2012-08-20 13 -
內服中藥有那些常見的用藥方法
今以四類藥為例談之,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一、解表藥亦稱發汗藥 系指凡通過發汗解表令人體出汗,以至發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藥物,稱之為解表藥,如麻黃、桂枝、生薑、薄荷、紫蘇、桑葉等。 1.服用該類藥後,當立即臥床休息,根據季節如天氣
-
黃藥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藥湯”在《 聖濟總錄 》卷一一九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處 方】黃藥1兩,甘草(炙,銼)1兩。 【功能主冶】舌腫及重舌。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制 法】上為粗
-
黃藥針砂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藥針砂丸”在《 普濟方 》卷一六八 【出 處】《普濟方》卷一六八 【處 方】針砂4兩,青皮4兩,陳皮4兩,幹漆4兩,黑牽牛4兩,白礬4兩,青礬4兩,綠礬4兩,蒼術半斤(米泔浸)。 【功能主冶】積聚。 【用法用量】每
-
黃藥子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藥子散”在《袖珍》卷三引《經驗方》 【出 處】《袖珍》卷三引《經驗方》 【處 方】黃連5錢,玄參5錢,赤芍藥5錢。 【功能主冶】奶癬瘡經年不愈。 【用法用量】隨多少入輕粉少許,嚼芝麻取汁調,先煎韭菜湯溫洗令淨,以藥
-
黃葉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葉湯”在方出《得效》卷十五。名見《 普濟方 》卷三二九 【出 處】方出《得效》卷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三二九 【處 方】黃芩1錢,黃柏1錢,黃連3錢(去毛)。 【功能主冶】崩漏。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盞.煎取一半
-
黃銀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銀散”在《 聖濟總錄 》卷一七二 【出 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 方】黃連1分(去須),蒲黃1分,生幹地黃2錢(焙),烏頭尖2錢(生),當歸2錢(切,焙),銅綠2錢,細辛(去苗葉)2錢,莨菪子1分(為末),水銀1
-
黃羊腎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羊腎湯”在《聖惠》卷二十七 【出 處】《聖惠》卷二十七 【處 方】羊腎1對(去膜,切作8片),磁石2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黃耆1兩(銼),地骨皮3分,麥門冬1兩(去心),熟幹地黃2兩,五味子3分,人參1兩(去蘆頭),
-
黃楊頭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楊頭湯”在《詳要胎產問答》 【出 處】《詳要胎產問答》 【處 方】黃楊頭7個,白糖1撮,陽春砂仁1粒(研末)。 【功能主冶】寬胸瘦胎易生。主 【用法用量】沖和,臨月朝晨服,不拘次數。
-
黃藥酒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黃藥酒”在方出《圖經本草》引《千金月令》(見《 證類本草 》卷十四),名見《 本草綱目 》卷二十五 【出 處】方出《圖經本草》引《千金月令》(見《證類本草》卷十四),名見《本草綱目》卷二十五 【處 方】萬州黃藥子半斤(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