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經兩安湯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洗)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5克(酒炒)大熟地15克(九蒸)山萸肉6克(蒸)人參的功效與作用9克 白術15克(土炒)麥冬15克(去心)黑芥穗6克 巴戟肉3克(鹽水浸)升麻1.2克【功能主治】治經前大便下血。【用
-
三香散
《醫學入門》卷七:三香散【處方】沉香 紫蘇 白豆蔻各等分【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胃冷呃逆,經久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柿蒂煎湯調下。【摘錄】《醫學入門》卷七《景嶽全書》卷五十一:三香散【處方】丁香 川椒(取紅。
2017-02-19 11 -
生梔子韭菜
【處方】生梔子、生韭菜各等量。【功能主治】據報導,20年來,用本方治療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小腿挫傷、踝關節扭傷腫痛共382例,療效均佳。【用法用量】混合搗爛後,用雞蛋的功效與作用清調勻,呈糊狀,均勻敷於患處,厚度為2~4毫米(如有骨折,固定
2017-02-19 16 -
十灰散
出《修月魯股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一五○):十灰散【處方】大薊 小薊 柏葉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茅根 茜根 大黃 山梔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治勞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用法用量】上藥燒灰存性,研
2017-02-19 14 -
中醫提醒:喝中藥要注意這6個禁忌
喝中藥要注意這6個禁忌 辛辣類: 在喝中藥的時候,我們在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辛辣的食物,此類食物多辛熱,有通陽健胃之功效,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故該類飲食僅適合於寒證疾病者,而不適於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瘺、
2017-01-02 11 -
山梔子丸
《聖濟總錄》卷六:山梔子丸【處方】山梔子(去皮)半兩,山茱萸半兩,地榆(洗,銼)半兩,桔梗(炒)半兩,細辛(去苗葉,炒)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半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銼)半兩,鹿茸的
2017-02-19 26 -
陳皮炒枳殼治闌尾炎
說到闌尾炎,大家都不陌生。身邊有很多人都患過闌尾炎的症狀,常用的療法是做手術直接將闌尾切除就好。這裡小編介紹一個中醫偏方陳皮炒枳殼給大家,陳皮炒枳殼的效果在治療闌尾炎方面還是不錯的。來看陳皮炒枳殼的用法! 功能主治 理氣泄熱,解毒
2016-06-30 28 -
三灰散
【處方】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焙,為末)15克 棕櫚(煆存性,勿令白色)9克 桐子(燒作炭)6克【制法】上藥為末,分作二服。【功能主治】治腸風髒毒,血色談濁者。【用法用量】空腹時用米飲調下。【摘錄】《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2017-02-19 10 -
生血清熱方
【處方】當歸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酒炒)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牡丹皮 桃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木香 玄胡索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制法】上銼。【功能主治】養血清熱,化瘀調經。治
-
攝陰煎
【處方】活磁石30克 地黃 首烏的功效與作用 龜版 鱉甲各15克 山茱萸肉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各6克 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4.5克【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滋陰潛陽。治高年元陰虛損,風陽上擾,耳鳴者。【用法用量】上藥水煎二次,去
2017-02-19 11 -
蘇脾散
【處方】良薑9克 縮砂30克(去殼)陳皮的功效與作用24克(去生白)白術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0克 草果15克(去殼)京三棱15克 蒼術15克【制法】上藥研細末。【功能主治】溫中祛寒,健脾消積。治脾胃虛弱,多食冷物,胸隔不快。【用法用
-
芍藥地黃湯
【別名】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處方】芍藥12克 地黃30克 丹皮9克 犀角屑3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治熱盛動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蓄血發熱,漱水不欲咽,腹不滿,但自覺痞滿,大便黑而
2017-02-19 21 -
熟地黃散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一:熟地黃散【處方】熟幹地黃30克 黃耆30克(銼)麥門冬30克(去心)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5克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0克(去蘆頭)石膏30克(或助克)芎藭15克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克 甘草的功
2017-02-19 21 -
蛇蠍湯
【處方】烏梢蛇10克,炒地龍10克,僵蠶10克,桂枝10克,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0克,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0克,全蠍6克,制川烏6克,制草烏6克,蜈蚣的功效與作用4克。【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主風寒侵襲,脈絡阻滯。【用法用量】川、草烏
-
十全苦寒救補湯
【處方】生石膏24克 青子芩18克 生綿紋9克 川連9克 白犀角6克 真樸3克 小枳實4.5克 芒消9克 生川柏12克 白知母18克【功能主治】治瘟病,熱盛體臭,不省人事,舌見黑苔者。【用法用量】上藥水煎頻服,不拘時刻。【摘錄】《重訂廣溫
2017-02-19 13 -
生幹地黃湯
【處方】生幹地黃 熟幹地黃各30克(並洗)麥門冬子(去心)15克 川當歸的功效與作用7.5克 枳殼(米泔浸一宿,麩炒)7.5克 杏仁的功效與作用(湯泡,去皮、尖,麩炒令赤)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各7.5
-
神效暖臍膏
【處方】肉桂的功效與作用45克(去皮)丹皮24克 黃耆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歸身 生地各60克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蓯蓉 附子(炮)木鱉子各30克(去殼)荊芥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 麻黃 桂枝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前胡 升麻 葛根的功效與作用 蘇葉
-
蘇葉黃連湯
【處方】川連0.9~1.2克 蘇葉0.6~0.9克【功能主治】清熱化濕,和胃止嘔。治濕熱症,嘔惡不止;亦治妊娠惡阻。【用法用量】煎湯服。【備註】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中醫婦科學》補。【摘錄】《濕熱病篇》
2017-02-19 53 -
三仁丸
《腳氣治法總要》卷下:三仁丸【處方】柏於仁30克 松子的功效與作用仁60克 麻子仁90克【制法】上藥研成膏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津液不足,大便秘滯。【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米飲送下。【摘錄】《腳氣治法總要》卷下《重訂嚴氏濟
2017-02-19 140 -
石楠膚子酒
【處方】石楠葉50g 地膚子50g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50g 獨活50g 白酒500ml【炮製】將上述4味藥材一起搗為粗末;與酒共置於鍋中,上火煎煮數10沸;冷卻後,過濾去渣,裝瓶備用。【功能主治】除風濕,和血止癢。主治風毒癮疹。【用法用量
2017-02-1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