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山梔子(去皮)半兩, 山茱萸半兩, 地榆(洗, 銼)半兩, 桔梗(炒)半兩, 細辛(去苗葉, 炒)半兩, 羌活(去蘆頭)半兩, 獨活(去蘆頭)半兩, 麻黃(去節, 煎, 掠去沫, 焙)半兩,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 銼)半兩, 鹿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 炙去毛)半兩, 虎骨(塗酥, 炙令黃色)半兩, 紫菀(去苗土)半兩, 白芷(微炒)半兩, 槁本(去苗土)半兩, 紅藍花(微炒)半兩,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去叉)半兩, 烏蛇(酒浸, 去皮骨, 炙)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 胡椒1分, 乾薑(炮)1分。
【制法】上為末, 一半為散, 餘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卒中風。
【用法用量】不論破傷風、急風、慢風、攤緩風、洗頭沐浴中風,
【摘錄】《聖濟總錄》卷六
《聖濟總錄》卷七:山梔子丸【處方】山梔子(去皮)半兩, 草烏頭(炮)半兩, 乾薑(炮)半兩。
【制法】上為末, 煮棗的功效與作用肉為丸, 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
【功能主治】攤緩風。
【用法用量】每服3丸, 漸加至7丸。 常服2丸, 不嚼, 茶的功效與作用、酒任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