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正氣丹
【處方】硫黃1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1兩,藿香葉1兩,大附子半兩,水銀砂子1分(水銀砂子即取方內硫黃少許垍碗內盛,慢火上結砂子用)。【制法】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功能主治】下虛,陰陽錯逆,霍亂吐逆,粥食不下。【用
2017-02-19 13 -
白魚酒
【處方】衣中白魚7枚,竹茹1握。【功能主治】小兒癇疾。【用法用量】以酒1升,煎取2合,頓服之。【摘錄】方出《外台》卷十五引《救急方》,名見《本草綱目》卷四十一
2017-02-19 28 -
白駁片
【處方】紫草50g,降香50g,重樓50g,白藥子50g,白薇50g,紅花的功效與作用50g,桃仁的功效與作用50g,生首烏的功效與作用50g,刺蒺藜50g,海螵蛸30g,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5g,龍膽草20g,蒼術20g。【制法】上為細末
2017-02-19 11 -
八仙公延年不老散
【處方】熟幹地黃30兩,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4兩,天門冬12兩(去心,焙),菖蒲6兩,遠志的功效與作用4兩(去心),石韋4兩(去毛),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2兩,桂心2兩。【制法】上為細散。【功能主治】服三十日力倍于常,六十日氣力盛,眾病皆除,
2017-02-19 17 -
白前飲
【處方】白前2兩半,桑根白皮(炙)3兩,桔梗(炒)3兩,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去黑皮)3分,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雙仁皮尖,熬)1兩半,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兩(炙)。【制法】上藥各銼,如麻豆大,拌勻。【功能主治】虛勞咳嗽,上氣壅熱,咯吐膿血。【
-
白豆蔻丸
《聖惠》卷四十七:白豆蔻丸【處方】白豆蔻3分(去皮),乾薑半兩(炮裂,銼),白術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炙微赤,銼),人參的功效與作用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厚樸的功效與作用1兩(去粗皮,塗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炙令香熟),陳橘皮1兩(
-
拔毒黃耆散
【處方】黃耆、大黃(酒浸,煨)、羌活(去蘆)、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芍藥、白附子(炮)、黃岑、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去皮尖)、連翹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一切癰疽發背、瘡腫、便毒,大便秘澀者。【用法用
2017-02-19 10 -
八仙湯
《普濟方》卷三五三:八仙湯【處方】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2錢,麥門冬2錢,知母2錢,前胡2錢,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曲2錢。【功能主治】婦人常服溫補藥而積溫成熱,致發煩渴;血熱,經下少而煩熱;虛熱,煩滿短氣;痰熱,煩渴而嘔吐;或妊娠煩躁;或產後氣虛
2017-02-19 46 -
八寶丸
【處方】琥珀(別研)半兩,沒藥半兩(研),赤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半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酒浸,去蘆)半兩,細辛(去葉)半兩,硇砂半兩,龍骨、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少許。【功能主治】血暈。【用法用量】上為細末,醋的功效與作用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
2017-02-19 58 -
八厘散
《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厘散【處方】蘇木面3克 半兩錢3克 自然銅(醋的功效與作用淬七次)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血9克 麝香的功效與作用0.3克 紅花的功效與作用3克 丁香1.5克 番木鼈(油煠去毛)3克【制法】共為細末。【功能主治】
2017-02-19 27 -
半錢散
【處方】大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枚(銼作4塊),大附子1個(和皮生搗為細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劑,裹芎作四處。如附子末少入面,裹畢以針穿數孔子,用真腦、麝熏有穴處內香,再捏合穴內,如穴內未覺有香,再熏1柱,細羅灰,用罐子內熱炭炮熟,
2017-02-19 13 -
白頭翁散
《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白頭翁散【處方】白頭翁1兩,黃連的功效與作用(去須,微炒)1兩,茜根(銼,焙乾)1兩,蘇妨木1兩,故舊鼓皮(炙令黃焦)1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1分,地榆(炙,銼)半兩,犀角屑半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
2017-02-19 29 -
柏脂醞酒
【處方】煉成柏脂10斤(研為末,煉如松脂法),糯米1石,細曲15斤,石灰1石。【制法】先炒石灰,以木劄著灰中試之,火出為度,以地骨皮銼5鬥,以水1石5鬥,煮取9鬥半,去滓,以淋石灰三次澄,以灰汁和曲與柏脂粉拌米,用外、米、曲、柏脂粉多少,
2017-02-19 29 -
半表半裡中和湯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2錢,陳皮的功效與作用2錢,黃耆1錢5分,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錢5分,白術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的功效與作用、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皂角的功效與作用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節。【功能主治
2017-02-19 26 -
白術六一湯
【處方】白術(去蘆)六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一兩。【炮製】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心腹痞悶,脅肋侾脹,口苦無味,嘔噦噁心,不思飲食,面色萎黃,腸虛自利,肌體瘦弱,膈氣翻胃。常服育神溫胃,逐濕消痰。【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
2017-02-19 14 -
白龍骨丸
《醫統》卷八十七:白龍骨丸【處方】白龍骨、牡蠣的功效與作用(大白者,火煆赤)各等分。【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白濁。【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湯送下。【摘錄】《醫統》卷八十七《普濟方》卷二
2017-02-19 27 -
半瓜丸
【處方】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瓜萎仁各150克 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藥為末,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汁浸蒸餅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湯下。【摘錄】《醫學入門》卷七
-
白虎加桂枝湯
《金匱要略》卷上:白虎加桂枝湯【別名】桂枝白虎湯(《張氏醫通》卷十六)。【處方】知母180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的功效與作用60克 桂枝(去皮)90克【制法】上銼為粗末。【功能主治】清熱通絡止痛。溫瘧,其脈如
2017-02-19 27 -
退熱清氣湯
【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橘皮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 枳殼各2.4克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2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砂仁7粒 木香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各1克【功能主治】理氣和胃。治氣逆身熱,中脘痞滿。【用法用量】加生薑
2017-02-19 12 -
調經柴胡湯
【處方】柴胡的功效與作用1錢,黃芩的功效與作用1錢,人參的功效與作用1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錢,大黃1錢,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錢,白芍的功效與作用1錢。【功能主治】目逐積熱,口幹煩躁,喘,咳嗽。【用法用量】水2鐘,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片,食
2017-02-1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