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毒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會毒散”在《惠直堂方》卷三 【出 處】《惠直堂方》卷三 【處 方】貝母5錢,大黃5錢,角刺5錢,山甲(炙)3錢,槐角3錢,連翹2錢。 【功能主冶】魚口便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
會稽賴分常山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會稽賴分常山湯”在《外台》卷五引《崔氏方》 【別 名】常山湯 【出 處】《外台》卷五引《崔氏方》 【處 方】常山3兩,石膏8兩(碎,綿裹),甘竹葉一把(切),糯米100粒。 【功能主冶】瘧疾。 【用法用量】常山湯(
-
會膿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會膿散”在《廣筆記》卷三 【出 處】《廣筆記》卷三 【處 方】穿山甲(炙)5錢,白僵蠶(炒,去絲嘴)5錢,白芷5錢,大黃2兩,乳香5錢,沒藥5錢,五靈脂5錢。 【功能主冶】腹中腫毒。 【用法用量】每服5錢,酒調下。幼
-
會通靈應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會通靈應膏”在《理瀹》 【出 處】《理瀹》 【處 方】杏仁1兩,玄參5錢,蛇蛻2錢半,蜂房2錢半,木鱉仁1兩,蓖麻仁2錢半,五倍子2錢半。 【功能主冶】癰毒,疔瘡。 【用法用量】鉛粉收膏。
2012-07-27 10 -
會仙救苦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會仙救苦丹”在《 普濟方 》卷六十二引《聖惠》 【出 處】《普濟方》卷六十二引《聖惠》 【處 方】揀甘草1兩,寒水石(燒)1兩,烏魚骨1兩,白僵蠶1兩,縮砂仁(炒)半兩,白茯苓半兩,貫眾半兩,麝香少許,南硼砂1錢,象牙(
-
活調敷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調敷散”在《 普濟方 》卷二八九 【出 處】《普濟方》卷二八九 【處 方】乳香、沒藥、白芷、白蘞、南星、赤小豆、天花粉、芙蓉葉、黃連、貝母、寒水石、地榆、黃蜀葵葉(或花或子)、白及、百合。 【功能主冶】瘡疽,發背。
-
活兒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兒丹”在《 辨證錄 》卷十四 【出 處】《辨證錄》卷十四 【處 方】人參3錢,白術1錢,甘草1分,茯苓2錢,陳皮1分,巴戟天1錢,白芍1錢,柴胡2分,當歸5分,山楂5分,神曲3分。 【功能主冶】健脾開胃,平肝解鬱。主
-
活兒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兒湯”在《 辨證錄 》卷七 【出 處】《辨證錄》卷七 【處 方】白芍3錢,茯苓5錢,人參2錢,白術3錢,梔子5分,麥芽5分,枳殼3分,半夏5分,甘草1分,神曲5分。 【功能主冶】平肝氣,扶脾胃。主小兒吐瀉後,口噤不出
-
茴香煮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茴香煮散”在《 聖濟總錄 》卷九十四 【出 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處 方】茴香子(炒)半兩,木香半兩,芍藥半兩,陳曲半兩,厚樸(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
-
桑癭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百草鏡》 【拼音名】Sānɡ Yǐnɡ 【來源】為老桑樹上的結節。 【功能主治】《百草鏡》:去風痹諸濕。浸酒用,治胃痛。 【附方】治老年鶴膝風:桑樹上結累一塊,以陳米醋磨服,取瀉。瀉後,急服補中益氣湯。(《嶺南采
-
豁痰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豁痰湯”在《 萬病回春 》卷五 【出 處】《萬病回春》卷五 【處 方】半夏(制)梔子(炒)各3克 陳皮 海桐皮 枳殼各2.4克 桔梗 赤芍 蒼術(制)香附各2.1克 茯苓(去皮)1.8克 川芎 薑黃各1.5克 甘草0.6
-
豁痰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豁痰丸”在《仁齋直指》卷七 【出 處】《仁齋直指》卷七 【處 方】南星90克 半夏60克(各切作大片,用濃皂角水漫一宿,焙乾,為末)白附子 川靈脂 直僵蠶(炒去絲)華陰細辛 白礬(煆枯)各30克 全蠍11克(焙) 【功
-
豁脅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豁脅湯”在《產科發蒙》卷四 【出 處】《產科發蒙》卷四 【處 方】芍藥、延胡索、肉桂、牡丹皮、香附子。 【功能主冶】因瘀血留滯,脅肋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2012-07-26 14 -
活鱉煎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活鱉煎”在《雞峰》卷十 【出 處】《雞峰》卷十 【處 方】活鱉1個(重半斤者,以河水養5日,用童便5升,法酒5升,烏梅5個,捶碎,桃、柳枝各銼1合,共用新綿包子慢火同煮令鱉死,便減耗一半,取出綿包子,將鱉去甲腸肚,細切研
-
渾元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渾元散”在《麻疹全書》 【別 名】天元渾元散 【出 處】《麻疹全書》 【處 方】天麻3錢,地龍(用甘草水洗過,再加滑石粉同炒,去粉用)1錢,人中白1錢,鬼臼1錢5分,神曲1錢,(敬馬)木(即幹金木鑿柄是也)1錢5分,辟
-
渾元汁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渾元汁”在《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出 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處 方】紫河車(不拘男女,初胎尤妙)。 【功能主冶】氣虛血熱,痘色紅紫,乾枯黑陷。 【用法用量】氣虛甚者,人參、紫草煎濃湯沖入服之。 【制 法】將紫
2012-07-25 10 -
魂停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魂停湯”在《雞峰》卷十二 【別 名】魂停散 【出 處】《雞峰》卷十二 【處 方】白芍藥1兩,桔梗1兩,人參1兩,茯苓1兩,訶子1兩,丁香1兩,甘草1兩。 【功能主冶】脾臟勞極。 【用法用量】魂停散(《醫統》卷四十六
2012-07-25 18 -
混沌如金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混沌如金散”在《痘疹活幼至寶》卷末 【出 處】《痘疹活幼至寶》卷末 【處 方】雞蛋1個。 【功能主冶】痘癰初起,或潰爛成坑者。 【用法用量】痘癰初起,另以蛋白或醋和敷即消,成者即潰,潰者幹摻,即收口,倘痘爛成坑,幹摻
-
混元丹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混元丹”在《 古今醫鑒 》卷十四 【出 處】《古今醫鑒》卷十四 【處 方】黃耆1錢(蜜炙),人參(去蘆)1錢,縮砂(去皮)2錢,白茯神(去心皮)2錢半,益智(去殼)6錢,莪術(火,煨)3錢,山藥(薑汁炒)2錢半,遠志(甘
-
混元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混元膏”在《金鑒》卷八十八 【出 處】《金鑒》卷八十八 【處 方】羚羊血5錢,沒藥5錢,漏蘆3錢,紅花3錢,大黃2錢,麝香3錢,升麻3錢,白及5錢,生梔子2錢,甘草2錢,明雄黃5錢,白斂3錢。 【功能主冶】消青紫腫痛。
2012-07-2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