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心理健康 須具備六大品質
一、智力發育正常。正常發育的智力指個體智力發展水準與其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 二、穩定的情緒。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樂觀、滿意等積極情緒體驗方面佔優勢。儘管也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消極情緒出現,但不會持續長久,他們能
-
寶寶怕生心理的發展
寶寶怕生心理的發展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裡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並表現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
2015-03-27 10 -
9-12個月寶寶的心理特點
9個月的寶寶是喜歡受表揚的孩子,因為一方面他(她)已能聽懂你常說的讚揚話,另一方面他(她)的言語動作和情緒都發展了。他(她)會為家人表演遊戲,如果聽到喝彩稱讚,就會重複原來的語言和動作。 這是他(她)能夠初次體驗成功歡樂的表現。而成功後的
2015-03-27 10 -
孩子很害羞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產生害羞的原因主要有: 1、缺少社會交往。 有的家長很少帶孩子出去玩耍,與人接觸少,缺少鍛煉。對於這類孩子,首先家長要對他多鼓勵,少批評,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多鼓勵孩子出門與小朋友一起玩,孩子通過與小朋友的交往,會找到自
-
警惕嚴要求致孩子患強迫症
很多家長往往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孩子標準來要求子女,要他們建立起完美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結果卻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陷入完美主義中,做事過於謹慎,以致出現不停洗手、關門、反復核對功課,不能自抑的強迫行為。 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學習至
-
5個孩子動作顯示“我很無聊”
1.眼神發呆 充滿活力的眼神傳達了興趣盎然的心態,發呆疲乏的眼神傳達了無所事事的心態。當媽咪發現寶貝的眼神並不是在觀察、在思考、在專注有趣地做遊戲的時候,而是疲乏地坐在那裡、愣愣地站在那裡,寶貝可能是感覺無聊了,需要媽咪的關注了。 2.吮
2015-03-27 15 -
學會如何引導寶寶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一個寶寶都有的,在父母覺得他們還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什麼都想動手幹幹,什麼都想試試了。這些,在大人看來,只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寶寶氣而已,因為它往往是以強烈的淘氣形式表現出來的。 其實不然,即使大人看來是一種很難管教
-
三句話,解除寶寶安全感
導讀:安全感對寶寶的成長至關重要,這是許多父母都知道的。但父母們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就傷害了孩子的安全感,這些話,你說過嗎? 從寶寶降臨媽媽肚子裡那天起,媽媽就對寶寶充滿無限疼愛。然而當生活瑣事把媽媽弄得筋疲力盡,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媽媽都或多或
-
寵物死了,怎麼告訴孩子?
導讀:給寶寶養一個寵物對寶寶的成長是件好事。但是,當寵物生病,快要去世了,怎麼告訴寶寶這樣的消息呢?合理運用這件事,對寶寶的成長反而是個促進作用。 平平媽媽為了獨生女寶寶能成為更有愛心,更有責任心的小寶寶,在平平生日的時候送給了平平一隻小
-
在外起爭執請照顧寶寶感受
[導讀]: 家長在公共場合難免和人發生爭執,可是如果孩子在一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專家為你支招。 在公共場合難免和人發生爭執,可如果孩子在一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不和人爭吵吧,心裡咽不下這口氣;和人爭吵吧,孩子會不會受傷害呢?而現實生
2015-03-27 10 -
親子不應忽略“心理撫養”
專家稱,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較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與其幼年心理有密切關係。她建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對子女的心理撫養,培養兒童健康心理。 一些人認為,子女最需要的是健全的家庭結構,李玫瑾對此表示,家庭健全不等於健全的家庭教育。家庭撫養
-
寶寶樂觀情緒的養成
專家研究發現,快樂的人們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點:樂觀的世界觀,親密的家庭關係,善解人意,眾多好友,堅信自己的人生有意義等等。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能發現,寶寶的情緒變化直接影響著其求知欲、智力及上進心發展。舉個例子來說,有兩位同在一個班
-
幫寶寶擺脫自卑要做好三功課
難道那麼小的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卑嗎?那當然。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劃分的人格發展的八個階段中的第二個階段——兒童早期(1.5-3歲),就認為在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感和疑慮感。 如果幼兒對自己的疑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自卑
-
培養孩子自尊心的注意事項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父母們都花了很多心思,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來。可是,雖然父母都很用心,但也許方法是不恰當的。那麼,對孩子的心理、行為習慣、自尊心、自信心都有影響。下面,我們就要說一說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是一項重要
-
睡眠不足,寶寶易患抑鬱症
[導讀]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使年幼孩子超重的危險加倍,並且日後患焦慮、抑鬱的危險也會增加。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美國麻塞諸塞州的915名兒童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出生頭兩年,每天睡眠不足12小時的兒童,到3歲時超重的危
-
一味挑錯致孩子患心理疾病
有些家長,一味地給孩子挑錯,即使孩子再怎麼努力,在他們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無是處。比如,孩子學習已經很努力了,考試成績全班第二,他們馬上會說,人家怎麼能第一,你怎麼不能第一。這種挑錯教育有幾大弊端: 一、不利於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
-
揭秘孩子最怕家長的10句話
專家認為,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 孩子最怕家長的10句話: 1、“傻瓜、沒用的東西。” 2、“你簡直是個廢物。” 3、“
-
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異常
兒童在生長發育期,爸爸媽媽們除了要注意孩子身體的發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有些孩子的心智發育水準在同齡孩子面前會顯得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平時及時的觀察和預防。啟稚搖籃的專家告訴您一些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異常的五大障礙表現。 1.五
-
兒童心理不健康5大表現
3-6歲的學前兒童正處在心理成長發展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塑性大,現代心理學表明:心理健康是一個人智力和人格發展、潛能開發、道德品德形成、積極適應社會的前提,是一個人整體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下面來介紹一些兒童心
2015-03-27 16 -
孩子的笑臉和智商成正比
“愛笑的寶寶長大後多性格開朗,有樂觀穩定的情緒,這非常有利於其發展人際交往能力,使其更樂於探索,好奇心強,會使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更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寶寶笑臉和智商成正比 專家認為笑是測量孩子智慧和情感發展的重要標誌。正常的孩
2015-03-27 22